习俗的作文600字

时间:2023-11-10 14:48:28 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秀)习俗的作文600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习俗的作文600字7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习俗的作文600字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1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在广州生活了十几年,自然也对这里的风俗了如指掌。我觉得广州的春节不仅有着独特的风俗,而且还分外热闹。

  除夕前一天,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准备除夕夜团圆饭的饭菜,还得进行一次大扫除,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夜,到处都弥漫着过年的气息,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准备着这一年中最丰盛,且最有意义的团圆饭。饭菜端上来了,桌面上有鱼有肉,各具特色的广州名菜尽收眼底:红烧猪手,黄埔蛋,烧鹅……应有尽有。吃饭时,大人们聊着这一年中的趣事与下一年的计划,孩子们也不甘示弱,聊得热火朝天,不过他们聊的一般都是吃饱饭后玩些什么?去哪放鞭炮不会被大人发现?总之,此时每家每户都过着一年中最幸福,韵意最深的时光。

  吃完团圆饭后,老人家打开电视,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年轻人负责洗碗,贴春联,小孩子们这时是最开心的,他们用大人给的钱去街上买新年礼物,买灯笼,买沙炮,一边走,一边玩了起来。

  这一天,长辈们还要给晚辈们红包,听说这意味着一年都富富裕裕。除此之外,这一天晚上,男女老少都不准睡觉,大家都要守岁,快活地玩上整一夜,盼望着美好的.新一年到来。

  元宵是春节的尾声,也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这一天,大家都要去赏花灯,无论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这些花灯形态各异,上面印着许多五花八门的图案,五颜六色的花灯将广州城装扮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另外,大家还要在这一天里吃汤圆,据说这意味着全家幸福安康,团团圆圆。

  就这样,春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大家都还沉浸在新年热闹的气氛中,大人们念念不忘地回单位上班,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回学校上学,一切又平静了下来。广州虽然是城市,但并不机械化,它也是有自己的节日风俗的,尤其是热闹非凡的春节。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2

  我的家乡是一个小小的乡镇——张家港市合兴镇。但在这个小镇中,却流传着许多风俗。比如新娘离开娘家时,一定要痛哭,意示对娘家的依恋;来迎接新娘的新郎不能直接进入新娘家中,而要在新娘家门口等候多时,表示对新娘的`真心。而使我印象最深的却是过年时做馒头与吃馒头时的情景。

  在我的家乡,每逢过年都要做馒头。馒头做得越多越大就说明来年的运气越好,财气越旺。一般做馒头会选在过年前的某一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围着一张圆桌坐在一起,会包馒头的包馒头,会做馒头馅的做馒头馅,分工明确,井井有条。只见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年人,一手抓起一个面团,在手心里来回的一搓一揉,然后两手一合,就压成一个扁扁的圆形,把馅放入其中,再把四周的边一拗一拧,一个馒头就做成了。那些不熟练的人,就连抓起一团面疙瘩也要一段时间。做完了馒头,就把馒头一个一个地放入蒸笼中。大约蒸了一个多小时,馒头就可以出炉了,一个个馒头热气腾腾,那么丰满,活像一个个挺着大肚子耀武扬威的将军。这时,我们就会冲上去,抢馒头吃,不管馒头烫手不烫手,抢到以后就一个劲地往嘴里塞,哟,新出炉的馒头又软又香,别提有多好吃!有的小孩长得矮小,还没来得及挤上去抢就被别人抢光了,只能在一旁伤心地哭。每当这个时候,大人就会拿着一个大馒头,逗他说:“你不哭,我就把这个大馒头给你。”那小孩便立即停止哭声从大人手中抢过馒头就吃,这时周围的人看见那小孩狼吞虎咽的样子,都会忍俊不禁的大笑起来。

  可见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多么富有乐趣呀!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3

  听爸爸说,竹溪的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地处十堰市西南部山区,这里的地域文化多元化,婚礼更是具有规模庞大、礼节繁多、风俗独特等鲜明特点。去年十一那天,我随爸爸一起去表哥家喝喜酒,就目睹了表哥的婚礼。

  天刚蒙蒙亮,接亲队伍敲锣打鼓出发了。接亲队伍中,有押礼、知客、媒人、抬嫁妆人等,人数多少根据新娘家陪嫁物品的多少而定,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

  我们准时到达新娘家。知客便唱礼,然后向厨房和梳头娘分发红包,接受筵席款待。

  随着清脆的鞭炮声,新娘的母亲宣布发亲,哥哥背着妹妹走出家门,新娘便嚎啕大哭,意为“哭嫁”,以此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倾诉骨肉离别之情。抬嫁妆人将家具、家电等大件物品用两根涂着红漆的木杠绑好,被子、衣服、盆等日用品则由接亲队伍用木制挑盘端到新郎家。 一路上,鞭炮阵阵,唢呐声声,锣鼓咚咚,引来无数路人驻足观看。

  真正的重头戏要数“拜堂”了。新郎新娘在知客的引导下,新郎双亲端坐于高堂之上,新郎新娘结对拜天地、拜高堂、拜来宾。拜高堂时,新郎新娘跪呼爹娘,每叫一声,两位老人分别给新郎新娘发一个红包,叫得越多,红包越多:叫得越甜,红包越大。为了活跃气氛,知客常常紧跟时代步伐,创设一些“家和万事兴”“促和谐奔小康”的'喜段子将拜堂仪式不断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拜堂后,新郎便用红缎带将新娘牵入洞房。

  此时,亲朋好友便在知客的安排下各就各座,流水席便开始了。一轮吃过,更换餐具,另一轮便重新上菜,喝酒,流水席一轮接一轮。

  闹洞房更是其乐无穷。参加人员不分年龄、不论辈份,想着法子和新郎新娘逗乐:猜谜语、喝交杯酒、讨喜糖、唱情歌、咬苹果……怪招百出,令新郎新娘防不胜防。

  夜深了,热闹了一天的宾客纷纷散去,整个婚礼便也宣告结束。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4

  我的家乡在江门,那里,每年春节,市民们举行的活动可多了!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除夕,江门习俗称“过年”。

  除夕前人们就忙碌各式年货了:买鸡、鸭、鹅、鱼肉、衣饰、家具、器皿、画、春联……样样都有。餐桌上摆的大鱼大肉和糖果,让人直流口水。

  人们还会买柑桔、青橄榄那些象征吉祥如意的水果。

  旧俗过后,男的必新理发,女的必“挽面”。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除,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

  春节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赶回来团聚。家里还会吃团圆饭。

  如果是晚农家的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这样才能年年好运气。

  农历二十三晚,俗称小年夜,人们为表示灶君一年来保护各家各户灶火不断、饮食平安的谢意,在灶君向玉皇大帝述职时,特地给他贱行。谢灶要摆设贡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几棵带尾叶的甘蔗,还有炒米饼、柑桔、红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灶君疏”,大意是向灶君请罪,请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就是谢灶。

  说了这么多,也该说花市上了。

  临近春节,香港人都喜欢按照习俗购买年花,取其“花开富贵”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门的.花市有什么不同?人们可以趁到香港过新年的时候去人潮拥挤的地方年宵花市凑凑热闹,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药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据说桃花能为未婚男女带来“桃花运”,连着叶子的柑桔则代表姻缘“开花结果”……

  哎!不说这么多了,喉都干了,喝点水,自己查阅吧!我们江门可是有数不清的习俗哦!~~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5

  “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

  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

  “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6

  “过年喽!”我们一大早就怀着喜悦的心情准备迎新年。奶奶煮猪头、鸡、鸭、豆腐、米饭。爷爷烧火,并准备红纸和柏树枝;这些都是用来祭拜祖宗用的。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爸爸贴门神,写对联。我呢也来凑热闹,嚷着要写几张对联,于是我拿起毛笔写了几张:“川流不息”、“五谷丰登”、“猪肥牛壮”、“金鸡凤凰”,我还想写对联,可是爸爸早已写好,我本来想写:“家家喜庆兔年到,人人欢庆新春来。”

  中午,我们匆匆扒了几口饭,就抬着奶奶煮好的'祭品到了祖宗墓前祭拜了一番。回家后爸爸又在门口放鞭炮,爷爷烧纸钱点香,我们抬着祭品轮流在堂上、灶前、猪栏、牛栏、鸡舍……前跪拜,爷爷边拜边祈祷一家老少健康平安,六畜兴旺……

  下午我们大家又开始忙了,妈妈掌勺,爸爸切菜,我烧火……我们忙得不亦乐乎。

  傍晚,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年夜饭就要开始了,只见爷爷奶奶把菜摆满了整张八仙桌,接着摆上碗筷,然后在每个碗里都倒上了米酒。我问妈妈:“妈妈我又不喝酒,干吗把所有的碗里都倒满酒?”妈妈笑着说:“傻瓜,轮到我们吃饭还早得很呢,我们还要请祖宗大人先吃呢!”我心想:不是吃过了,怎么还吃呢?可我没敢说。

  很快,爷爷点燃了一对蜡烛,烧了许多纸钱,还点了三柱香,让我们每个人都向祖宗大人跪拜,并许愿。奶奶说:“这样祖宗大人会保佑我们的,会帮助我们实现愿望的。”

  终于可以吃年夜饭了,我在碗里倒了些饮料举起杯对大家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干杯!”

  吃完年夜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给了我许多压岁钱,呵呵,我发财啦!

  春晚来了,我们一个个坐在电视机前边吃着茶点边看着精彩的节目。

习俗的作文600字 篇7

  除夕夜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而此时也是让孩子了解传统春节,接受传统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天晚上一家人要做三件事情:祭祀、吃年夜饭、守岁。

  祭祀

  即祭祖,华人过节总不会忘记自己家族中已故的先人,春节也不例外。这时我们会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是我国华人普遍采用的仪式,祭祖的形式或许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

  这个传统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有意义。这个活动,不仅能使孩子对自己的家族有所了解,还能教育孩子尊敬各位先人和长辈。

  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各式各样的年夜饭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

  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南方新年有吃馄饨习俗,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

  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习俗的作文600字】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01-22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9

习俗的作文【精选】09-18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

(经典)习俗的作文09-09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