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描写的作文

时间:2022-10-05 14:19:00 细节 我要投稿

有关细节描写的作文合集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细节描写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细节描写的作文合集5篇

细节描写的作文 篇1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作文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就应对细节进行描写,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1.生发故事。典型的细节是生活中最集中、最活泼的因素,能抓住某些典型的细节,就可生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构思出一篇作品。《鸡毛信》关于海娃逃跑的情节,就是通过一系列描写实现的:“鸡叫二遍了,海娃哪还躺得住,他坐起来一看,门口的哨兵正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起来,踮起左脚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轻轻拨开,从小胡子身边跳过去,闪到门边,又轻轻地迈过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边的路上。”“哪一个?”街那头的哨兵吼起来。“喂牲口的!”海娃装着大人的声音回答。那个哨兵就不理会他了。海娃走进牲口圈,一把抱住那只老绵羊,把它尾巴下的鸡毛信解下来,揣进口袋,撒开两腿就跑,一口气跑上庄后的山梁。”

  2.深化主题。典型的细节能够深化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如《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伸出两个指头,示意挑掉一根灯草的暗示;《孔己己》中孔己己的长衫,“多乎哉,不多也”的话;《阿Q正传》中阿Q临刑前画圈唯恐画不圆的遗憾;《荷花淀》中水生嫂叫苇眉子划破手指的描写……这些都是典范的细节描写。这些成功的细节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无疑起到了突出、深化的作用。

  3.刻画人物。在作文中要塑造典型人物,赋予人物以丰满的血肉和活泼的生命,这就需要细节。细节是对人物进行典型化、赋予人物以血肉和生命的主要手段。如《孔乙己》写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却不肯散去,眼睛盯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一边伸手保护碟里的豆子,一边说:“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孔乙己贫穷迂腐而又善良的性格特点得到了深刻的表现。

  二、细节描写注意的问题

  1.细节描写要真实。优秀作文之所以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发人深省的艺术魅力,离不开作者巧妙的构思。然而艺术的成功更离不了真实而生动的细节,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细节的生命。古今中外的写作大家,都很重视细节的真实性。

  2.细节描写要典型。《水浒》第七回写高衙内调戏林冲妻子未成,与其父高俅密谋陷害林冲。这时林冲正为在街上买到一把宝刀而欣喜若狂,作者通过细节反映了林冲的心情:“林冲把这把刀翻来覆去看了一回,喝彩道:‘端的把好刀!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因为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宝刀,慢慢和他比试。’林冲当晚不落手看了一晚,夜间挂在壁上。未等天明,又去看刀。”这个“喜极看刀”的细节,是林冲后来误入白虎堂的铺垫,林冲买得宝刀如获至宝,所以很容易上高俅父子的圈套。如果没有这一细节,情节的发展就会显得突兀,或不可能那样合情合理。同时这一细节也深化了全书“逼上梁山”的主题。

  3.细节描写要生动。记叙文都有故事,故事是生活中发生的事,写故事当然也是再现生活的一个手段。但是,它只是作文的一个梗概、一个骨架,要把它写成作品,还要靠生活细节来丰富、充实,才能感染人。作文能使读者身临其境,能使读者在头脑中造成“真实感”、“现场感”的,还是生动、具体的细节。没有具体、生动的生活细节描写,作文就难以感动人、感染人。

  三、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1.在课文中积累细节。细节给文章注入的活力和光彩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从学生接触课文开始,细节刻画就已经渗透在课文之中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看得细一些、深一些,让学生懂得,这样写会使文章更生动、更具体、更能反映人物的内心,在无意识中渗透细节描写的概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其作用。如都德《最后一课》对老师的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韩麦尔先生与平时截然不同的穿着,从而把他的爱国精神表现了出来。

  2.在生活中观察细节。学会观察是学生作文成功的.一把钥匙。会者,细枝末节历历在目;不会者,粗枝大叶也未必看得清。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如描写夏天的一个夜晚,一学生写的这一段文字:在一个静谧的夏夜,我独自走在乡村小道上。抬头仰望,银河闪闪发光,一轮皎洁的明月像玉盘镶嵌在星空中,月光泻在树林中,一团团树影躺在地上。清脆的蛙声,在夜里特别响亮,一个宁静的夜晚也因此生动起来了。

  3.引导学生仿写课文中的细节。在语文课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值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如《荔枝》:“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充分显露出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欣喜与激动之情,可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某一个人吃东西时候的神态、动作等方面写一段话。

细节描写的作文 篇2

  以前,在指导学生写写人的作文中,总觉得学生习作不生动,写的是一些俗话套语,根本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释放.甚至有些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写什么.是生活中缺少关爱,还是身边的人没有值得可歌可颂的呢?当然都不是,而是学生缺少感受,缺少发现.

  在一次以“温暖”为题材的习作中,开始同学们都不知道写什么.我让他们回忆一下身边的人给予他们的关心与帮助.我叫刘浩同学站起来给大家说说他想写什么?他回答说自己还没有想好.这时,我忽然想起一次上晚自习时,他妈妈来给他送了一件衣服.我问同学们都还记得吗?大家都说:“记得”.我说:“刘浩,你就把这件事的经过给大家说说,好吗?”他说:“好!上晚自习时,妈妈来给我送衣服.我走出了教室,穿上衣服,就走进了教室.”他漫不经心的说,像是在说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我知道他没有感受到妈妈给他送衣服是对他的爱.

  “妈妈送衣服时是怎样对你说的?”

  “妈妈说,刚才叫你加衣服,你不加,现在冻坏了吧.快穿上!”

  “妈妈给你送的是什么衣服?”

  “一件黄色的毛衣.”

  “妈妈一边说,一边做了些什么呢?”

  “她把衣服给我穿上了.”

  “好!你能把妈妈是怎样给你穿衣服的动作给大家详细说说”

  “妈妈把毛衣往我头上一罩,再轻轻地拉下来,接着把衣袖给我穿好,再把前后的衣角拉平.”

  “这时,你看妈妈了吗?她的脸、手是怎样的?你注意到了”

  “看了,她的脸冻红了.手在给我穿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挨到我的脸上,我觉得冷冷的.”

  “那么,你想到了为什么妈妈会这样子吗?”

  “她为了给我送衣服,一路上冒着风寒,而自己却穿得不多,”

  这时,刘浩同学说不下去了,他哭了,而其他的同学也纷纷落泪了.

  瞧,这就是孩子们.他们并不是不能体会别人的关爱,而是

  需要有人引导他们从细节处品味自己的幸福.这样,感受到了爱,

  他们也才会爱他人,才会写出发自肺腑的文字。

细节描写的作文 篇3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他们的成长。

  记得那年春晚他们稚气的宣言:“我们的学校很小,但我们的成绩不差”“我们不和城里的孩子比爸爸”“北京的20xx,也是我们的20xx!”他们逐渐成熟,告别昨天的羞怯,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虽然,他们还在为不多的学费而苦恼;虽然,学校还是交不上水电费;虽然,还有好多体制还不够完善……虽然有好多个“虽然”,但是,只有一个“但是”就足够了,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照亮了城市的尽头,照亮了他们的生活。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简评】

  上海卷这篇满分作文,最大的优点是怀着深厚的感情去关注农民工子女,去表现他们,为他们忧,为他们喜,为他们感动,为他们骄傲。文章点睛之笔就是最后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考生没有一味抱怨,写出了变化和希望。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时尚的包装,但是立意高,角度新,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一名现代高中生,就要以一腔热情去关注生活,用爱去表现真善美,用恨去表现假恶丑,歌颂公平与正义,批判偏见与邪恶,这是良知,这是使命。

  二是发掘和捕捉生活中的动情点。

  生活中的动情点,于人来说,可以是神情,可以是语言,可以是行动,还可以是思想;于事来说,可以是意义,可以是作用,可以是影响。我们既要善于捕捉普通人和平凡事中的动情点,更要善于发掘普通人和平凡事所蕴含的价值

细节描写的作文 篇4

  俗话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因此一个人要想成功,必然要关注细节。这正如你决定人生的高度不是渊博的知识,而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又好比决定装多少水的不是桶有多高,而是最低的木板有多低。所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不是有多少才华而是是否可以注重细节。细节决定一人的成败。细节是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如果当初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他不以为意那又何来今日的万有引力定律,若不是瓦特细心又怎能从水开中得到启示。

  因为牛顿的细心,为物理学这座大厦夯实了基础。由于瓦特的注重细节,使英国率先进入科技革命。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往往由细节决定谁注意到了细节谁就找到了开启智慧的钥匙。

  古人云:千里之足,始于足下。即使是千里之行也要一步一步走出,试问如果我们不注意每一步,那么我们的千里之行又要多做多少无用功呢。刘备也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意在告诉我们注重细微方面才能得以服人。

  细节仿佛是一块埋在沙子中的金子,只有细心的人才会发现并得到这笔财富,细节恰似风暴中的木板,抓住这块木板的人才有机会去创造精彩因而细节很重要。

  记住,细节决定成败决定人生。

细节描写的作文 篇5

  孩提时,迷恋西瓜,现在长大啦,有时还真怀念那种透心凉的感觉。街头小摊抑或是屏幕画面的瓜影映入眼帘,童年吃瓜的那一刻又浮现在眼前:

  夏日里,余日的光辉沉入天角,燥热也渐渐消逝。在晚风的吹拂下,人们的精神格外舒畅。这时西瓜的清香气息弥漫在街道里,时强时弱,若有若无。我(大概五六岁)双手合抱膝盖,如猫逮耗子似的,蹲坐在小板凳上,乌黑的小眼睛瞟着西瓜在水中上下打转儿。透过水面,脸上的汗珠早已风干,一道一道的,像瀑布一样遥挂“前川”。蚊子在耳边“周游”,心里也丝毫不在意。一张灿烂的笑脸下,有一颗期待的心在等待—瓜囊的甜丝丝。

  待到西瓜切成一块块的:只见西瓜子如黑珍珠镶嵌在红彤彤的瓜肉中;而瓜肉透着些许凉意;瓜汁顺着明镜似的瓜面流下来,一滴,两滴;瓜面的纹理就像彩瓷表面工笔细描的线条……

  最最幸福的时刻是:冰镇的西瓜捧在手里,全身似乎有一股寒流来回飘荡。

【细节描写的作文】相关文章:

描写细节的作文06-05

作文的细节描写09-07

细节描写的作文08-22

描写细节的作文「精选」08-08

描写细节作文06-17

细节描写的作文07-18

描写“细节”的作文11-04

描写细节的作文:母爱只在细节间08-07

描写亲情细节的作文09-06

作文的细节描写片段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