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民俗作文

时间:2022-08-25 18:29:30 [第二单元]民风民俗 我要投稿

家乡的民俗作文汇总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民俗作文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民俗作文汇总七篇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1

  欢歌笑语辞旧岁,载歌载舞迎新春。农历正月十四,舞钢市一年一度的花社大赛在温州路北段拉开帷幕。我作为一个小市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美好的场面咯!

  一大早,妈妈就喊我起床,说是要去看花社,我一听见“看花社”三个字,就快速穿上衣服,吃完饭,和弟弟、妈妈、爸爸一路小跑来到那儿,锣鼓喧天,彩带飘扬,放眼望去,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温州路那宽阔的路面也变得有些狭窄,依次被人们围出了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圈子。

  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跑到人最多的一个圈子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钻了进去,“我们幼儿园!”我惊呼道,怪不得这个节目这么吸引人,原来这个节目都是些小娃娃们表演的,他们一个个浓妆艳抹,穿着鲜艳的表演服,有的踩高跷,有的舞狮子,还有一个七品芝麻官,最搞笑的就要数他了!只见他的脸上长了两撇翘翘的胡子,穿着鲜红的官服,表情夸张,举止幽默,走起路来,大摇大摆,仿佛他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大官一样,让人笑弯了腰,人们不时地对他指指点点,窃窃私语,有的还不停地举起手机来拍照,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今年的节目特别丰富,不但有划旱船、扭秧歌、舞龙灯、扇子舞、高跷等,还有精彩的杂技表演,他还是我们老家武功乡的参赛节目,我和弟弟挤到台前,津津有味地看着。

  其中有一个节目的名字叫“吞钢球”,这个名字听起来都吓人,我心里想:“钢球能吞下去么?吞下去会怎样?”终于开始了,只见表演人先围着舞台转了几圈,伸伸腿,弯弯腰,做了热身运动,然后拿出了一个钢球,并让在场的一个小朋友检查了钢球的真伪,最后,他让小朋友把钢球缓缓的放入他的嘴中,他做了吞咽很困难的样子,脸憋得通红,我正担心着呢呀,很快他把球吞了下去,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又调整呼吸,踢踢腿,做出用功的样子,只听“呸”的一声,没吐出来,又吐了几次。还是没吐出来,我真担心他会不会出什么事儿,心也七上八下,仿佛要跳出胸膛。终于,他用尽了全身力气,才把它吐出来。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表演结束了,我对爸爸说:“我终于知道我们老家为什么叫武功了,”你知道吗,对了!就是武功乡里面有很多会武功的人呀!哈哈!我也是其中一员吧!

  花社比赛不仅给美好的节日带来了喜庆,而且为这个传统佳节画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句号。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2

  说到我家乡的春节习俗,那可真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因为我喜欢听那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日,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日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日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没多大差别吧!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3

  一年里,有许多节日要过,比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可是在我的家乡,却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枸杞节。

  枸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果,我的家乡就是世界闻名的枸杞之乡,据说已经有五百多年的栽培历史,这里盛产的红枸杞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枸杞节也是因此而来。

  每年的七八月份,是枸杞采摘的旺季,鲜红的枸杞挂满了枝头,田野里散发着枸杞花果的怡人清香,这时你来到田间地头,到处可以听到杞农们的欢声笑语。红红火火的枸杞节也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这盛大的节日。

  首先是有一个隆重的开幕式,有精彩的文艺演出,绚丽的焰火表演等。然后,从远方来参加节日的客人们可以到枸杞园里去体验采摘果实的快乐,去亲口品尝那鲜美的枸杞果,去欣赏那枸杞园的美丽风光。当然不止这些,由于枸杞的药用价值很大,所以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枸杞产品,比如吃的:枸杞干果、鲜果、枸杞糖、枸杞糕等;喝的:枸杞芽茶、枸杞果酒、枸杞咖啡、枸杞牛奶等,琳琅满目的枸杞商品会让你目不暇接,馋涎欲滴,一个枸杞商城,会让你转上大半天!火辣辣的天气,火辣辣的节日!

  怎么样?暑假的时候,欢迎您也来到我的家乡,来参加盛大的枸杞节,来品尝我们的美味的枸杞果吧!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4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一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是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是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了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赣县,它位于江西省五大河流之一――赣江河畔,也有着许多民俗文化,而其中,美食,最具有代表性。

  黄元米果算是美食中的极品了,它的制作有的地区还保留着传统的做法――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然后将这一大团的黄糯米放在一个类似于碗状的石器中,由几个人用木槌轮流敲打。完成上面的工作后,再用一根细绳来分解成一块一块金灿灿的黄元米果,再把这些米果放进一罐灰水中,可以保存三四个月,可随时取出来吃。那味道,简直是回味无穷啊!每当过年时有客人来了,总会送几块美味的.黄元米果作为礼物。

  还有一种美食――米粉鱼,是我们赣南的特产。那味道,简直是一流的,绝对让品尝者赞不绝口。米粉鱼的做法也是简单的。先将用米粉拌好的鱼块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粉干上,再将它们放进一个蒸笼即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作文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作文。待蒸好以后,一笼香喷喷的米粉鱼便出炉了。不论是粉干还是粉干上的鱼块,都是十分美味的。

  这就是我家乡比较典型的民俗文化――美食的一小部分。我们赣县虽是一个小城市,但我爱这里,爱这里的民俗文化,从而胜过其他的大城市。这就是我家乡的民俗文化了。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民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

  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6

  我的家乡在宁夏市、和政县,那里有大山风景如画,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对面,以前家门前只有一条不宽不窄刚走过一两车的大路,好几年没有回家了,今年一回家,哇!家乡彻彻底底的变化了,以前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了宽大的柏油马路了。

  以前听奶奶说:“这里曾经打过仗”,怪不得我家对面的大山上有几处像堡垒似的“怪物”呢,原来这是打仗留下的。

  我们回民的风俗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都很封建,比如:戴的白帽子,还要闭斋什么的,妇女们还在头上戴纱巾。

  我们的这些风俗是很特别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妇女们是必须戴纱巾的,妇女们不能光着头露着身体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们可以戴也可以不带戴。

  先说说我们的饮食习惯,比如盖碗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才会把这些盖碗的茶端出来,让客人品尝,还会做些馍馍来招待客人,馍馍的花样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锞锞、馓子、酥馓……,它们各个有特色,不过制作它们就难了,比如锞锞,把面和好,还要发面什么的,锞锞里面的图形有很多,比如:龙、青蛙、小鸟……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是我们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了,用一张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摆上各种好吃的东西,还要倒上盖碗茶,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还比如我们的闭斋习俗,斋要闭一个月,早晨的时候必须在六点以前吃过,到了白天就不能吃了,到了傍晚的八点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闭斋,那么就得补61天的斋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就有这样的习俗啊!

  关于闭斋还有一个风俗,男的12岁就要闭斋了,12岁以下可以不闭斋,女的8岁就要闭斋,8岁以下可以不闭,我就想不通男的闭斋和女的闭斋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呀!可是没办法,这就是习俗呀!必须得遵守啊!如果一天不闭那么就要补61天的了。这很不划算,还不如把那一天的斋闭够了,关于闭斋的风俗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风俗就是13岁或14岁以上的女孩就不能穿短裙什么的了,也不能穿短袖,你们说说:“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封建呀!”再怎么封建也得遵守呀!”因为习惯了也就觉得这个习俗很好,在汉人看来是很封建的。不,不,我可不同意你们的看法,不是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吗?

  我们回民家乡的习俗就是这样的。家乡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呀,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来家乡旅游,我们家乡的人可是很好客的呀!作文

家乡的民俗作文 篇7

  各地都有自己的民风民俗,它们各不相同,多姿多彩,如同朵朵鲜花点缀着这历史悠久的大地。我的家乡嘉兴新丰也不例外,在那里,逢年过节,都会举行一个简洁而庄重的仪式——祭祖。

  春节时,我们到了老家,看到奶奶已经烧好了十多碗菜,正在把红烧肉盛到碗里。“奶奶,您已经盛过一碗红烧肉了,怎么还盛 一碗呢?”我指着灶台上的另一碗红烧肉说。奶奶回答道:“是啊!这些菜是为祭祖准备的,到时候分开摆,好让祖宗夹菜方便。对哦,菜还应该放在门板上,走,我们把它抬过去。”

  把门板摆到了桌上,奶奶把红烧肉一碗摆在南边,一碗摆在北边,别的菜也是这样。“门板这么长,如果没有两碗,有些祖宗可能根本夹不到呢!”我想道。

  爷爷拿来了许多筷子和小酒盅。他先摆酒盅,再把筷子放在酒盅的右边。奶奶把蜡烛分别摆在了南北两侧,点燃了蜡烛。接着,爷爷用一个酒壶在每一个酒盅里面倒了大约小半酒盅的酒。最后,爷爷把大门虚掩着,他解释说:“这样可以让祖宗进来,还可以防止风吹灭蜡烛。”

  在我们拜了祖宗之后,爸爸又给酒盅里加了一点酒,对我说:“你也来加一点酒吧!”于是,我接过酒壶,刚准备给第一个酒盅加酒呢,却傻眼了:它已经满得只剩顶上一点儿了!我把酒壶稍微倾斜了一下,可是那些酒却在口子上徘徊着,就是不肯出来。我就把酒壶稍微向下倾斜,但是那些不听话的酒就开始淘气了,“哗”的一下,一段酒就掉到了盅里。我赶忙把酒壶恢复正常,急急忙忙往下一看,天啊!酒盅倒没满,反而溅得桌子上到处都是。我只好拿了纸巾,把它们擦干了。

  好不容易把这些挑剔的酒盅伺候好了,奶奶已经开始烧纸钱了。她先拿来一个脸盆,在中间放上一捆像竹子一样的东西,把金银二色的纸钱放在四周,用火一把烧了。顿时屋内烟味弥漫,奶奶去把大门打开了,仿佛方便祖先离开。

  待纸钱烧完了,把蜡烛熄灭,这一天的祭祖也算结束了。我们把菜端到灶台上,然后才能端到其它桌上,可能是出于对祖先的尊敬吧。我们在将门板装回去,就差不多吃晚饭了。

  祭祖体现了我老家人们对于祖先的尊敬,是一种淳朴的民风民俗。祭祖既是对生活美好的期盼,也是对祖宗的怀念、尊敬。

【家乡的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民俗作文12-06

家乡民俗作文08-27

家乡的民风民俗的作文08-05

作文范文:家乡的民俗09-02

家乡新年民俗的作文07-27

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03-10

家乡传统民俗作文04-25

家乡过年的民俗作文01-30

介绍家乡的民俗作文12-07

家乡的民俗作文【推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