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民风民俗作文7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风民俗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赶集是过年的前奏。那时候,临近春节家长们总会商量着,一趟趟奔赴集市去采购,为家里更新扫帚、门帘等用旧的物什,但主要还是买回瓜子、花生、糖、肉、菜等美味的食物。大多数妈妈这时候最纠结的就是给孩子添新衣了,尤其经济拮据的家庭,多半会选择扯回几尺布,托付有裁缝手艺的亲友,帮忙缝制,给期盼一年的孩子带来些惊喜,在衣食尚不丰富的年代,过年时没件新衣服,对大人孩子都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
小年一过,为过年而展开的美食筹备算是正式开始。蒸年糕、蒸馒头,很多主食都是提前准备,那时候冰箱还是个神话,北方寒冷的天气能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做好主食——过年时大人们就可以不必太操劳。
三四十年前,各家也没有高压锅、电饭锅这些烹饪利器,炖肉、做鱼也都是提前进行,各家安排的具体时间不一。常常是谁家屋檐下飘出阵阵浓香,就有邻居走过时大声问一句:开始炖肉了?主妇就满脸笑着大声应一句。家里顽皮的孩子像只小猫围着锅台团团转,被新年的氛围感染得心情也好起来的妈妈们,经常是嘴里呵斥着,却揭开锅盖,先用筷子夹出两块,给家里的孩子先解解馋。
说回到吃,和大多数北方城乡一样,几十年前保定孩子眼中的美食节是从小年就唱响序曲的。多数人家知道“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的传统,虽然在很多家庭中并不能感受到送“灶神”的仪式,但家庭主妇们大多自这一天开始会买来糖瓜和其他一点零食,吸引的小孩子们眼神巴巴地望着那些原本该被灶神享受的糖瓜,很有点垂涎三尺的'滑稽和可爱。
我国北方一直讲究“回家赶上吃三十晚上的饺子”就算到家过了年。所以老保定人对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这两顿饭相当重视,而且在过去,多数家庭这两顿饭都是在家吃饺子。一家人围坐桌前,老少齐下手共同包饺子,然后等着热气腾腾的饺子上桌,男性长辈们有时还会喝上一点小酒,其乐融融地交流一年来的经历感受,那种场景与氛围,和今天动辄酒店吃饭甚至年轻人唱歌狂欢的过年形式相比,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按照老规矩,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是新年里全家人的第一顿饭,尤其强调“团圆”之意,这顿饺子因为“招财进宝、福不外流”的特别寓意,在过去风俗保守的年代,不仅排斥外人,甚至连已嫁出去的闺女也不能回娘家来吃,今天看来这该算是陋习了。
三十和初一过去,鞭炮声还在此起彼伏,春节期间吃的主题到此远未终止。整个正月里,亲戚家的互相走动,村里乡里的舞狮会、高跷会,孩子们的眼睛总会发现那些好玩和好吃的目标。虽然北方各地吃食很大程度上相类似,但保定冰糖葫芦、糖人面人和烤红薯的美味,就不是其他地方的人们都能享受到的了。至于定兴的玉米面薄饼、安新的芒子、鸡头、老菱角等各县美食特色,已不是本文短短篇幅所能容纳了。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今天本计划去玉龙雪山,再次因为我们起床晚了,车站已经没有票了。我们和老板商量把行李放到旅店寄存一天,我们开始向那个世人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出发。
在路上行走了4个小时,沿途的风景美丽而深沉,由于路途中太颠簸,我是一半欣赏、一半同周公攀谈。当下了大巴,你才发现这里很接地气,像一个镇子那样的安静存在。没有昆明的喧闹、没有大理的商业、没有古镇的精彩。
浪费了一个小时找到了一家比较满意的酒店,放下背包,我们该去安慰一下我们的胃了,已经下午5点多了我们还只吃了一顿饭。去了一家有酥油茶的小饭馆,他们的桌子比较有特色,就是我们农村用的炉子,不过炉子的边比一般的.宽很多倍。我们说把菜单拿来我点一下菜,老板说他们这没菜单,都是看菜点菜,很神奇,我还想她故意忽悠我呢?后来才知道这里都没有菜单。闲说一句,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他们会看人喊价(他们也被商业了,因为有一家我们进去一看又是没菜单,就出来了,他们竟然在我们刚出门口就泼水,差劲。)。所以我和朋友只吃了这一次炒菜。
由于我们住的离古城有点远,晚上这里没有其他活动,我们俩就去了KTV,嗨,了一晚上。根据计划我们就在香格里拉停留一天,第二天要回丽江。时间紧,我们此行就只能去了古城,香格里拉的古城是遗世的、是独立。是孤独的、是空旷的、是寂寞的,可是她又是那么的淡定那么随意的存在,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笼罩反而更加超凡脱俗。虽然今年1月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她的半张容颜,可是她却那样淡然的接受,没有浮躁、没有愤怒、没有争执。淡定的接受这一切。其实谁能说,这不是她对世俗的(过度利用)反抗呢?选择那么决绝的手段,让我们沉痛的反思呢?宁愿摧毁了自己的半张容颜想要换回世人的执迷不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经过那场大火,她的周围已经不复原来的枝繁叶茂和盛世繁华。三清殿内有喇嘛在诵经,我没用进去,周围有人在祈福,当我们逆时针行走的时候,他还给我们说了这是不对的。也许真的是那场大火,让人们觉悟,也许是因为她已不是原来繁华所以游人很少,也许这才她是真正想要的。殿宇大部分在修建中,站在这里俯视一下香格里拉的房屋,很特别,他们的屋顶是木片衔接而成,非常的别致。这里的天空蔚蓝蔚蓝,没有一丝杂质,你会觉得哪怕是静静的看看天空,那也是一种安逸的享受和无与伦比的幸福。真的应了那句,“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值得这句形容。
临走前,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博物馆,补习了一下他们藏族文化知识。不过我最震撼的是他们仿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和音效非常的逼真。你会真的认为你正在长征的路上,你会体会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你会觉悟、你会沉思、你会感动、更会由心的敬畏和感动。
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返回的途中我们说都说这条路上的风景很美,我们俩一定不能睡觉啊。伴随着美丽的风景我们离开了香格里拉,终究抵不过周公的召唤,我们还是和他攀谈的不亦乐乎。
再见了,这个人间净土,下次来的时候我一定要多今天欣赏你的淳朴和真诚。再见!下次再见!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令人期盼的新年马上到了,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新年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了,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了,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了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我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新年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了,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新年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了。
现在新年又多了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新年联欢晚会。为了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新年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了以前过新年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新年吧!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节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节”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节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节”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节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节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节、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提起傣族,我会想起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想起他们跳的孔雀舞,想起他们那里别具特色的泼水节。
傣族的傣历新年是泼水节,一般在阳历四月中旬,也就是傣历六月,为期三四天。第一天相当于"除夕",最后一天也就是"元旦"。中间相隔一个或两个"空日"。
每逢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开始欢天喜地地庆祝。"除夕"这天到江边观看龙舟比赛。长长的龙船两头尖见地翘起,船舷上画着精美的图案,那安放在首尾的龙头龙尾更是形象逼真,令人惊叹。划龙船的小伙子头缠红锦,在擂鼓声中动作一致,拼尽全力向终点划去,江边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比赛结束后,欢呼的人们跳起了欢快的"依拉贺"舞。
"空日"是最隆重的泼水日。上午十点左右,男女老少拎着桶,端者盆来到街上,路边早备有大量的清水,水上漂着片片花瓣,有的甚至滴入香水。不管是男女老少,亲朋好友,也不分哪个民族,大家都可以互相泼水,相互祝福,以求消灾灭病,祈愿风调雨顺。
泼水是有区分的。如果对方是老者,就舀起一勺净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去,被泼的人会很高兴地接受祝福,不会跑开。这一种泼法被当地人称为"文泼"。"武泼"就没有规定了,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迎头劈面地泼,泼者是为了向对方祝福,被泼者会认为是件很体面的事。到了夜晚,村村寨寨会举行盛大的游艺晚会。傣族人民敲起象脚鼓,跳起象征吉祥的孔雀舞。晚会上,人们唱民歌,猜灯谜,看焰火,狂欢到午夜。
"元旦"这天,处处人山人海。最精彩的活动是"放高升"和"丢包"。伴着人们的欢歌笑语,节日达到欢乐的最高潮。
这样热闹、独特、充满欢声笑语的节日怎能让人忘怀呢?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在度过了紧紧张张地腊月30日,终于迎来了20xx年的春节。对了,为什么要过年呢?下面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从前,有一只大怪物,名字叫“年”。“年”在除夕那天总是会出现,并欺负一些人家,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家都受到了“年”的袭击,只有那些门上挂着红窗帘和门前生着火,十分热闹的`几户人家没有受到袭击,应此人们知道了“年”就怕这三样东西,于是每到除夕人们便用这三样东西把这只大怪物赶走了,久而久之,便流传下来成了习俗。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了团圆饭,便和弟弟一起跑到了楼下的空地上放起鞭炮。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老鼠炮,它一边飞一边还发出了“吱吱”地声音,好像在上天之际还想呼唤同伴一起去天上偷东西,把我们逗得笑死了。
放完了鞭炮,我就和亲戚朋友们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精彩的表演让我心情十分开朗,有相声、有小品、还有魔术……十分好看,比如,那一个叫“我忍不了”的相声,这是讲一些不文明的事,然后那个人看了连声叫忍不了,可是他却以不文明的形势提醒别人,当时,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一个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家。”我们的祖国大家园里有五十六个兄弟姐妹。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但是,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大家园中,却有着不一样的地域环境,不一样的民族风俗。
在我们兰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们那边一年一度的龙灯会。龙灯是灯会的主灯,龙灯中最有代表性的数“桥灯”,一般均有百余桥, 长者数百桥,甚至千桥。龙头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 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龙形状。灯内燃点蜡烛,色彩鲜艳夺目。灯桥下托木板,板上设有灯架,每板两枝。龙尾是最末一桥,呈龙尾巴形状,披以绸缎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会挤满了众多的人前来观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一起等待着精彩的舞龙灯。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这片“海洋”中等待。终于,在远方有了一片红红的灯火在这热闹的人群中蠕动。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远方眺望。“哈!是舞龙灯的`队伍来了。”我非常得兴奋,十分期待龙灯在我身边“游”过的那一瞬间。很快,前面的人渐渐散开。只见一条体型硕大的龙,在我的面前游现。
在我们那里,谁也不能从龙灯那里跨过,因为龙灯是具有威严的,谁也不允许有人这样侮辱他。要是谁敢这样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龙灯在我们的眼前慢慢移动,我们也一步一步的跟着龙灯。想在他身上沾点光。
【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作文06-12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8-19
民风民俗的作文(精选)08-20
【经典】民风民俗的作文08-10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24
(经典)民风民俗作文10-11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27
民风民俗作文【经典】08-21
民风民俗的作文11-17
[精选]民风民俗的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