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作文

时间:2024-08-30 11:53:40 民风 我要投稿

民风民俗作文(常用7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民风民俗作文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风民俗作文(常用7篇)

民风民俗作文 篇1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下面我就介绍一下我家绍兴的民风和民俗吧。

  绍兴是水乡,鱼米之乡,我们绍兴有许多风俗和特产,都是很好玩、很有趣的。

  这里的风俗是相当有趣的。正月十五的时候要闹元宵的所谓闹元宵就是看花灯、猜灯谜。在四月一日是我们的愚人节,在这一天里,就是要开开心心得过,无论怎样也不能生气,尤其是上当受骗是,比如别人约你吃饭,到了相约的时间,别人还没来,你只能自认倒霉一个人吃饭了。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日子,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可以疯狂玩耍,无拘无束。九月十日是教师节,所有的学生都给老师送花送礼物,这是老师最幸福的一天。十月一日是国庆节,每年的国庆节都会有一个典礼,那是为庆祝建国才搞的仪式。十二月又称腊月,在腊月三十,是大家最忙的日子,这一天大家团聚在一起。

  不仅这里的风俗特别有趣,这里的特产也特别丰富。绍兴最有名的'两个字是“臭”和“霉”,臭是一臭,臭豆腐;霉不是倒霉的意思,霉是二霉,一霉是霉千张,二霉是霉干菜。绍兴还有几件特产,一件是扯白糖,你别听它名字里有“白”,但它一开始是黄色的,白是扯出来的。还有一件是腊肠,是用猪肉和猪肠在腊月做的,所以叫腊肠。我们不能光顾着吃,绍兴还有一些好玩的特产,一是乌毡帽,二是乌篷船,我把它们称为“二乌”,第二乌最好玩。可以边划边看风景。

  绍兴真是一个好城市,作为绍兴人,生长在如此美丽而又富有个性的地方,我感到荣幸,我要保护我们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民风民俗作文 篇2

  在茫茫的的大草原上,响彻着蒙古族男儿的声音。这就是蒙古族的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每年六月初四开始。“那达慕”有着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与祈庆丰收。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语称摔跤为“博克巴依勒德呼”,称摔跤手为“博克庆”。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昭德格”。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的中央部分饰有精美的图案,图案呈龙形、鸟形、花蔓形、怪兽形,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

  射箭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在公元800多年以前,蒙古人分为许多不同的部落,他们的经济生活大体可分为游牧经济与狩猎经济两种。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以后,虽然狩猎经济的部落逐渐转向了游牧经济,但狩猎时期长年积累下的拉弓射箭的本领却保留了下来,以防外敌侵略与野兽袭击畜群。射箭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三名。

  那达慕大会一般举办7之9天,蒙古族的男女老少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民风民俗作文 篇3

  家乡的元宵节是仅次于大年初一的日子,这一天的重头戏非舞龙灯莫属了。

  晚上7点,一轮皎洁的明月装点着夜空。突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条威猛的草龙“飞”了出来。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的心一下子燃烧起来。这是多么奇妙的一幕呀!草龙长10米左右,它那两颗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活灵活现,两条长长的龙须由彩灯组成,五颜六色,美极了!

  爷爷与他的队友们举着草龙,青筋凸显的大手充满了力量。龙珠当然是由德高望重的爷爷把握。草龙在爷爷的带领下,飞快地盘旋着,远远望去,仿佛一条真龙在腾云驾雾。爷爷和他的队友们才行进不到100米,就来到了一户人家。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户人家一早就把厅堂收拾好,准备好鞭炮,恭候草龙的到来,并且极力邀请龙灯队在家里稍做停留。家里自酿的米酒,喜庆的香烟、糖果,让红红火火的年味儿更加浓厚了!

  “三分龙,七分舞。”这是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的确,龙要舞才能显出它的威风。(小学生作文 )只见爷爷转动龙珠,在前方开道,龙头紧跟其后,跃跃欲试,仿佛一口就能吞下那颗又大又亮的龙珠,龙身跟随龙头有节奏地飞舞着,这招“蛟龙漫游”甚是流畅。忽然,爷爷将龙珠滑向了龙尾,龙头紧追不舍,来了个“龙头穿裆”的招式,引得围观的群众一片喝彩。主人赶紧拿出香烟、糖果、茶水来招呼大家,据说草龙经过的人家这年一定行好运。一路上,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鞭炮声中,妈妈大声告诉我:“我们鄞州区的舞草龙还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舞草龙的师傅都是百里挑一的,并且早早就开始排练了,有最基本的游走动作,也有回头、摆尾、叩首、盘旋等高难度动作。舞草龙可不单是力气活,还要求技术和配合。”

  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后,一群人簇拥着威武的草龙,向着下一户人家,向着美好的生活出发了……

民风民俗作文 篇4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星洲小学张清晨

  指导老师张君君

  爸爸老家在余杭,每次回家大家一起吃饭,同席的人都要谈论什么菜怎么烧好吃,哪个菜有多少种烧法等等。妈妈老家在东阳,吃东西就要简单多了。每次说起吃,妈妈就说:“余杭人只知道吃,浪费!”爸爸就回嘴:“东阳人不会吃东西,只会吃苦!”

  我因为生在东阳,长在东阳,当然要帮妈妈一些。每当这个时候,我马上振振有词:“东阳怎么会没有好吃的?每次烧瓦罐鸡,老爸,你不是吃得津津有味?每次吃那糯米杨梅,你不是都说好吃?……”老爸只好点头:“是,是,这几样的确是美味……”

  说到瓦罐鸡,我们每次回东阳老家过年,外婆就要烧给我们吃。早上,外公早早起床,到后院竹林里逮一只他自己养了大半年的鸡,杀鸡、放血、拔毛,清理干净。外婆呢,拿出放在橱柜顶上包得严严实实的瓦罐,洗得千干净净。据说这个瓦罐还是我妈妈的外公用过的,真正用泥土烧制而成,现在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买到了。

  外婆把鸡切成小块,平平整整地放进瓦罐。接着,切一些生姜、大蒜,铺到鸡块上面,再放入一些香菇、黑木耳、肉片,加盐,然后倒人黄酒、酱油,最后添上外公挑来的山泉,瓦罐就满了。

  外公拎出煤饼炉,生火,放上一口大铁锅。在铁锅里放三块瓦片,再把瓦罐放到这三块瓦片上,以免瓦罐爆裂(这个铁锅里是不放一点水的)。最后,在上面倒扣上一口锅,就一点缝隙都没有了。外公说:“这样,鸡的香味就一点都逃不出来了!”

  从早上五六点钟开始,一直炖啊炖。等到中午卜_一点左右,外公才小心翼翼地取下倒扣的.锅,端出瓦罐。啊,香气扑鼻而来;汤金灿灿的,清澈见底,喝上一口,鲜美异常;咬一口鸡肉,既香又嫩……大家纷纷举筷,大快朵颐。

  要是有小孩子在,外婆就会对我们说:“多吃一点啊,这鸡是很补的,让你们脑子聪明一点,读书读得好一点!”我们几个孩子就会笑着,多喝一碗汤,多吃一块肉。

  妈妈告诉我,东阳多的是山地丘陵,以前条件差,只有逢年过节,来重要客人时,才会端出瓦罐鸡接待。现在,吃瓦罐鸡的机会多了,只是纯正的瓦罐难找,纯正的土鸡也难找,味道就没以前那么好了。

  难怪,我吃外面饭店里的瓦罐鸡,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呢……

  小作者按照瓦罐鸡的制作顺序,从杀鸡清洗到剁块用料,再到瓦罐炖煮,逐层介绍,文笔流畅,条分缕析。

  瓦罐鸡,顾名思义是以瓦罐烹饪而成的鸡。小作者紧扣“瓦罐”重点着墨——“据说这个瓦罐还是我妈妈的外公用过的,真正用泥土烧制而成,现在已经没有地方可以买到了”“在铁锅里放三块瓦片,再把瓦罐放到这三块瓦片上,以免瓦罐爆裂(这个铁锅里是不放一点水的)。最后,在上面倒扣上一口锅,就一点缝隙都没有了”,从而令读者体会到瓦罐鸡的制作考究、烹饪独特,对东阳瓦罐鸡自然望文生津、心生羡慕了。值得一提的是,习作收尾言有尽而意无穷,究竟“少了点什么”,不同读者将有不同的体味,堪称豹尾。

  一个好的开头能够紧紧抓住读者的心,吸引读者静下心来阅读。文章伊始,新颖别致、巧设悬念固然好,不然至少,也要做到言简意赅,直奔主题。建议把第一、二段合并,让文章更显紧凑、清新。

民风民俗作文 篇5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民风民俗作文 篇6

  杀年猪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村吃年猪饭相当于过年的预演,亲戚间相互请吃杀猪饭,主要是为了加强联络感情、也是一种表示庆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喜庆的民间节日。

  每到这样的杀年猪季节,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你走进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邀请。在杀年猪时,只要主刀者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猪圈,将选好的猪团团围住,这时大家七手八脚,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将猪按倒,把猪的四腿绑到一起,然后将一个木头杠子插在四腿中间,大家齐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杀猪是个技术活,主刀者凭经验与感觉,要一刀毙命。猪停止呼吸后,开始不停地往猪身上浇开水,待把猪身上的毛都浇透后,开始开剥刮洗。在这样喜庆的杀猪客里,主人家都会把刚杀好的新鲜猪肉,分割切成小块,用焦炭烤熟后招待客人,客人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烤猪肉,互相劝着自酿的“苞谷酒”或是苦胆酒,真是犹如过大年一般。在年猪席上,都是一些用猪肉烹制出来的菜系,有酥肉、粉贞、猪血汤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农家菜。按照习惯剩下的猪肉与肠肚,每家每户还要淹制一些腊肉、香肠以备来年食用。

  虽然杀年猪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但它以成为农村中每家每户,一年到头最喜庆、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农民群众一年到头大丰收的重要标志。

民风民俗作文 篇7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各种迎宾礼节.预约的会客,不论是社会团体还是私人会面,主人总是远远的迎候着客人.有人会在路边等候,有的骑马飞驰而来,有的骑着摩托、乘着越野吉普车赶来,在隆重的场合还会分几个梯队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会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为这是蒙古族从古到今的传统.当来到这里,您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主人的住处,“这真是一块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会用临时学会的蒙语“赛努!赛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怀,一句蒙古语说出来,这里的主人会由衷地高兴.

  当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进蒙古包后,宾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侧.一般来了十分尊贵的宾客,主人会主动让您坐在正北(男坐进包后的西侧,女坐进包后的东侧)位置上.这时候,主妇会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摆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滚烫飘香的奶茶,请客人们品尝.接着在问候和笑声中开始敬酒,主人手捧哈达,托着银碗、齐眉举盘,把美酒敬献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饮而尽,主人会非常高兴,顿时主客情融,气氛很快会热烈起来;如果您不善饮酒,接过银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这表达了对主人的尊重与亲密.

  首先听我给你讲一讲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欢的项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为考核将士的一个重要项目。摔交是不分等级的,只要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膝盖以上的三个点着地就算输了。如果有一个人连续两年大败所有的对手,那人们就应称他为“巨人”要是一个帅气的男人,也会得到许多姑娘的爱慕。获胜的选手还会有丰富的奖品,如一只绵羊、几快茶砖,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马。摔交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展现,也是智慧的较量。 其次,我再给大家讲一讲赛马。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参加赛马的一般是那年轻气壮的小伙子,这样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马背上骏马良骥,也可以使自己心仪的姑娘对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参加比赛时就只求稳而快。 最后,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射箭吧。射箭对蒙古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们平时打猎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是指一个人站在固定的一个位置,对箭的拉力和长度都不定。骑射是指骑士骑在马上射。不管是两种的哪一种选手们都是百发百中的。 那达慕现在仍是草原上欢庆丰收、物资和交流等活动举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这就是令人感兴趣的那达慕。

【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民风民俗的作文11-05

(经典)民风民俗作文10-11

民风民俗的作文11-17

民俗民风作文12-26

[经典]民风民俗作文07-24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24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06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4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