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的作文300字

时间:2022-09-04 09:37:39 民风 我要投稿

【精品】民风的作文300字集合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风的作文300字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民风的作文300字集合6篇

民风的作文300字 篇1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著;《西南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服饰形式众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缠包头,并在包头右前方扎一细长锥形的“英雄结”;女子喜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有的系围裙和腰带,缠包头;男女外出时,喜披“擦尔瓦”,“擦尔瓦”形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多为黑色。住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凉山地区多为土木结构,俗称“瓦板屋”。云南则平顶土房较多,俗称“土掌房”。广西是形似“干栏”式的住宅。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民风的作文300字 篇2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少数民族服饰历史悠久,风格奇异,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同胞每逢过年,过节或喜庆的日子,穿上绚丽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更是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在我国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头上戴着一种美丽的帽饰。这种帽形状像鸡冠,俗称“鸡冠帽”或“公鸡帽”。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人人羡慕的彝族情侣,姑娘美丽善良,小伙勤劳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伙伴们对歌跳舞,然而他们的爱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们在森林里约会,终于让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小伙子为了保护姑娘不幸惨遭杀害,姑娘逃到了另一个山寨,魔王还是紧追不放。这时,山寨的雄鸡正好高叫,这声音吓跑了魔王,于是姑娘抱起一只雄鸡,来到小伙身旁。在威武雄壮的雄鸡高叫声中,她的恋人居然复活了,魔王也不再来招惹他们,他们终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鸡驱魔的传说就这样在彝族中广泛流传。姑娘把象征喜祥的鸡冠帽戴在头上,希望雄鸡永远保护自己,于是鸡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种服饰,流传至今。

民风的作文300字 篇3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风的作文300字 篇4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和广州的民风民俗有着极大的不同,接下来我给你们说说。

  湖南的公交车和广州的完全不一样。车上所有的人都很和蔼、慈祥。广州一上公交车就有一个机器让你投两元钱进去,而老家不同,老家的公交车上,有个专门售票员。她会先问你到哪里,如果是远的地方就会收多你一点钱,如果是6元,你给5元,她也不会说什么。是10多元,还可以讨价还价。碰上新年的话,售票员会对你说 “新年快乐。”

  湖南人很热情,跟广州完全不同。在湖南如果家里要是有人结婚,或者过寿,只要一碰上喜事,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和邻居一起来参加。湖南人称这不叫派对,叫做酒,参加的人称吃酒。吃酒时男人都是坐在大厅里,女人和小孩就坐在喝茶的屋里,这是由于地位不同。做酒都是在家里做,请一个艺术团在外面搭个舞台,表演。再请个煮饭的队伍,来煮饭。客人们看完表演就去里屋准备吃酒。大家一坐下菜就来了,一桌五六个人,十盘菜,全是肉。湖南的人不像广州,广州聚会都是喝红酒,而湖南乡村是喝营养快钱和米酒还有白酒。湖南把米酒当水喝,喝得越多表示主人越大方,喝醉了更好!

  这就是我的老家——湖南!这就是我老家的民风民俗,它跟广州的可大不一样呀!

民风的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乡在农村,家乡的风俗很多,最热闹的就是元宵节的走会。我们村分为三个排:中排,东排、西排。每年的.元宵节都要走会,一般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正月十六、十七东西走。这三天,全村的人都会参加,加上串门的,看亲戚的,看朋友的,还有三里五乡来凑热闹的,简直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严严实实。

  为了这个会,一进腊月,村里人就开始忙活,打扫卫生,屋里屋外,屋前屋后,都打扫干净,所有东西都焕然一新,还要备足年货皂甙亲戚朋友。街道要张灯结彩才能显示节日的气氛,村里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街道两旁,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异常壮观。

  到了正月十五,村子开始热闹起来,显示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们一个个精神十足,把鼓敲得震天响,显示着各排的气势。各村的表演队也上场了,扭秧歌的,唱戏的,练武的,每隔不远就是一个。观众们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街道旁有各种摆摊的,卖糖葫芦的,棉花糖的,画糖人的、吹糖人的,还有各种小玩意,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民风的作文300字 篇6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民风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陕西的民风民俗作文-民风12-22

民风的作文01-23

有关民风的作文:开封的民风习俗11-12

写春节民风民俗的作文-民风12-22

有关民风民俗作文400字-民风01-22

民风的盛宴作文09-05

关于民风的作文11-14

★民风民俗作文07-15

民风作文合集08-12

作文:民风民俗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