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时间:2025-02-05 14:45:38 林惜 民风 我要投稿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精选19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苗族民风民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精选19篇)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

  一个古老文明、讲究礼仪的民族,岁时节庆独特鲜明。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典型的食品主要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鼠,因为它长得胖胖的,缩成一团旧像是一个毛绒球,所以我给它起名叫“球球”。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出产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除此,还蕴藏着丰富的木材资源和矿产资源。苗族在历史上多苗族节日较多,较隆重的节日有过“苗年”、“四月八”、“龙船”节等。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也善舞蹈,芦笙舞最为流行。

  苗族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

  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

  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2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来自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风土人情。

  苗族主要是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等交接地带。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到来的贵客,苗族的习惯先是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的`时候,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是不吃,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的热情。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客人要到塞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等高楼,宴会上以鸡、鸭佳肴,以心,肝为贵,要先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有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者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坐的老人。

  苗族人确实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仪。

  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的一朵花,不同民族的风俗,不一样的色彩。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3

  大家好,我是少数民族——苗族的小姑娘。苗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我苗族,了解我们苗族的民风民俗吧。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我们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苗族,我们的民风民俗是独具一格的。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4

  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

  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会穿上节日盛装。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临。有时甚至还摆下酒席。客人到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告知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开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5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泱泱中华,盛开着五十六多各具特色的民族之花。他们衣着不同,住所不同,食物不同,处处显示着中华文明高贵深厚的文化底蕴。

  土家族分布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山、永顺、保靖、古文等县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风、鹤峰、宜恩、利川、恩施等县(市),重庆市的酉阳、秀山、黔江等县,以及贵州省的印江、沿河等县。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的`民锦。土家族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每桌七碗,九碗或十一碗,但无八碗十碗,因为八碗被称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过年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猪肉和菜是土家族民间逢年过节必不可上的大菜。每年农历二月二日被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菜。端午节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用一个巨大的蒸笼装满了糯米,把蒸熟的糯米倒在舂石里用竹子舂成粘稠状,几个土家族姑娘围成一团,把糯米捏成饼状,裹上芝麻即食。

  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6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陕西等省。

  苗族是一个特别有特色的民族,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地方。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喜爱银饰。盛装的苗族姑娘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美丽的银色世界。他们偏爱银饰,认为银不仅是财富的标志,而且可以驱邪镇鬼、祈福消灾。苗家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几公斤重,有的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苗家银饰华丽考究,天功巧多,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苗族对老人非常尊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苗族人遵循“敬老为先”的'准则。吃饭时小辈要给长辈盛饭,喝茶时要先给老人端茶。在吃鸡、鸭时,首先选肉质肥嫩部分来夹给老辈。起床洗脸、睡前洗脚,晚辈必须给长辈端盆倒水。每逢年节,分了家的和嫁出去的子女都要带最好的礼物回家探望老人。这些我们汉族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苗族真是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啊!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7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五十六个民族中我最喜欢苗族,因为苗族的有许多的美食和服装漂亮。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苗族吧!

  苗族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广西等地,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用汉字。

  苗族人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特色美食主要有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苗族人的`岁时节庆很独特鲜明,按时序分一岁分十二个月,每月都有一个以上的节庆日,较隆重的节日有:召龙节、吃薪节、苗年节等。

  苗族人的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苗族人钟爱银饰,头饰包括银角、银围帕、银发簪等,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苗族姑娘盛装的服饰常常有数公斤重,大多是几代人积累继承下来的,素有“花衣银装赛天仙”的美称。

  这就是苗族了!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8

  在我们小镇附近的村子里,住着一位70多岁的苗族祖母。村里的孩子都尊称她为苗奶奶。

  传说苗奶奶家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留下她一个孤独的老太太。然而苗奶奶并不是一个人。放学后和假期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来她家帮忙做这件事和那件事。在众多帮助苗奶奶的孩子中,一个叫蓝蓝的小女孩是最突出的一个。

  蓝蓝是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好学生。放学后,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她进出苗奶奶的房子。她的袖子卷得很高,裤子扎得很高,胸前围着一条短腰。她有时用水打柴,有时扫地洗衣服,就像这个家的.主人。当奶奶看到蓝蓝累得出汗时,她总是感到心痛,紧紧地抱着她擦汗。蓝蓝帮助她的祖母完成家务,所以她依偎着老人,聚精会神地听她的故事。她在祖母家住了很多晚上,和老人聊天。

  苗奶奶和蓝蓝没有血缘关系,不认识的人以为是独居的亲戚孙子。每当有人问苗奶奶,她都会骄傲地说:“蓝蓝不是我孙女,但她比她亲戚都强!她是我的好孙女!”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9

  今晚的晚餐,有一道菜最受我们欢迎,那就是——苗族簸箕菜。

  簸箕是圆形的,里面铺满芭蕉叶,正中间是一个不同颜色的糯米饭搓成的.一个球。旁边依次围着一小堆鸡肉、腊肉、鱼肉、豆腐丸子、血肠和一种我不认识的`东西。

  糯米球的下面浸有一层酸酸的汁水,夹一小块糯米饭沾一点酸汁,简直人间美味。至于我不认识的那个奇特东西原来是苗家酸猪肉。酸汁我能接受,可酸肉就勉勉强强。夹了一块轻轻放到鼻子前,这个味道太刺激,放进嘴里嚼了一口,又酸又辣,吃了这块我再也没有夹第二次。

  簸箕菜里的菜我最喜欢糯米球,最捧场的也是这道菜。吃完一勺又舀一勺,最后的一勺也进了我肚子。连续两天都有糯米球,但我对它的兴趣丝毫不减。但妈妈跟我说吃太多糯米会消化不良,再喜欢吃也要控制,如果无法无天地吃,身体就要付出代价。

  今天,我吃了苗家簸箕宴,了解到苗族特色菜,我很好奇下一个民族特色菜是什么呢?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0

  每年正月十六、十七两天,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古龙坡会民间文化文艺活动和安陲乡素有野人节之称的“芒蒿”节,亲身体验了苗族同胞们极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

  在古龙坡,在安陲,数万名苗、侗、壮、汉等各民族群众聚集在一起,十几堂芦笙在一起踩堂,苗族少女五颜六色的衣裳和清一色纯白的银饰,点缀在坡上,让人目不暇接。斗马、斗牛、斗鸟,舞狮、大力士比赛,那都是男子汉的游戏,对歌、坐妹、跳舞,少不了身着民族盛装,风情万种的苗族妹子。春节的坡会年年有,但这几年的`坡会越来越热闹。因为现在党的政策好,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摩托车等。各族群众春节期间聚集在一起,通过坡会活动增添了民族节日的欢乐气氛,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加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1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我和妈妈便去了张家界,走进了苗族人的村落。

  踏进一个村落,看见他们身戴银饰,但可不是像以前那么多银饰,虽戴的少,但不失美丽。苗族人民喜爱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百褶裙。飘逸多姿,让人心爱。

  苗族人民淳朴,朴实。不管认不认识,都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很快,我就成为苗族人民的朋友。

  打过招呼,走进苗族人民特有的建筑——吊脚楼,令我叹为观止。第一层堆放杂物,第二层为正方,第三层为“美人靠”。吊脚楼大多是由木头做的,正房上有横梁穿过,长柱的`前厅上面,又用穿枋与台上的主楼相连,构成主房的`一部分。台上主房分为两层:一层住人,一层堆放杂物。屋顶是由木板或石头装修。

  参观完楼,热情的苗族人民又给我们准备晚餐。晚餐以酸辣为主,而且十分咸。小小的不可口的味道根本影响不了他们的食欲,只用了半小时,餐桌上的所剩无几。

  走进苗族,我知道苗族人民的风俗与饮食。离开时,我恋恋不舍。有机会还来张家界,与苗族人民一起嬉戏!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2

  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人口众多分布广泛的民族。全国共有苗族740万人,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其中,贵州省分布最多。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因此,过去的房屋多为木结构。建筑在山区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或堆放杂物。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族妇女的服装有上百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银饰就有几十种。

  苗族的传统节日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龙舟节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此时万人空巷,云集江边,龙舟竞发,盛况空前。

  苗族人能歌善舞。苗族的“飞歌”高亢嘹亮,极富感染力;舞蹈有芦笙舞、板凳舞、铜鼓舞等,以芦笙舞最为普遍。

  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旅游城市——凤凰古城就坐落在湘西苗族聚居区内。小城古朴而清新的风光,以及淳厚的苗家风情,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3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自治州,有一个山川秀美、多姿多彩、民风古朴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居住着全国近四分之一的苗族人口,近一半的侗族人口。中国最大的苗寨就在这里。

  每年的农历一月至二月末期间举行芦笙节。每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每个村寨都挂着显目的标语,这些人们穿着节日的服装来到广场上,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好一派生龙活虎的气氛。

  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字命名。各地芦笙节的时间来源于神话传说。一般在节日之前准备仪式。先有某村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都在自家自行祭祖。然后各村寨的姑娘穿着节日的盛装,佩戴银花银饰,小伙子和芦笙手们都各自带着芦笙,从四面八方向芦笙场地涌过来,举行芦笙会。黔东南许多地方,如:凯里、从江、榕江、黄平的芦笙节非常隆重。凯里市、麻江、雷山、丹寨等县交界地区也举行芦笙节,而且举办得分外热闹。

  虽然民族不同,虽然语言不通,但心是一样的,民族团结一致的心念会永不改变!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4

  世界上有几个融合娱乐文化和祭祀文化的节日。

  世界上还有几个节日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内涵。

  世界上还有哪些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较大的节日?

  这是苗族的华山节。花山节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在古代,苗族打了一场败仗,所有的人都在受苦。突然,祖先出现了,对他们说:“你们应该去山里吹唢呐,唱歌跳舞!”说完,一朵花从天而降,落在一棵树上。于是苗族人围着树唱歌跳舞,那一年庄稼长得很好。因此,人们每年都把6月1日作为华山节。

  花山节之所以保存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天会举行很多盛大的活动,比如祭祖、爬花柱、打唢呐、歌舞等等。为了纪念一年一度的华山节,各村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庆祝!

  在活动中,最有趣的是爬花柱比赛:一束鲜花会绑在花柱顶端,参与者会沿着花柱慢慢爬上来。如果他们半途而废,他们将不得不重新开始。第一个到达花柱顶端拿到鲜花的人是本次比赛的冠军,他可以得到每个人的祝贺和一只烤乳猪。即使是没有花的人也不会失望,反而会沉浸在华山节的`欢腾气氛中!最后,花山节将以苗族人的勉强结束!

  啊!苗族的花山节真的很有意思。希望有机会可以自己体验一下!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5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民情。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说苗族的风俗。

  苗族人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他们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塞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代课为佳肴,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客人或长辈,客人则分给众人想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他们“苗子”,他们喜欢自称“蒙”。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少,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苗族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他们看不起。

  苗族的人热情、乐观,是我们56个民族的一朵花。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6

  农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云南屏边、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各村寨的人,潮水般地从几个苗村寨之间的开阔坡地上。花杆头是大家公认善良的人。这人必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趁太阳出山以前把花杆竖好。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参加“踩花山”的人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踩花山”节开始。这时,花山场内外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整个花山场上一片欢腾。

  一年一度的“踩花山”节,又是苗族青年男女相互倾吐爱情、定样结友的美好时机。青年男女相爱,要互赠礼物。

  滇东北和滇南一带苗族,每年农历六月六日过“踩花山节”。传说古时苗族战败流落异乡,想起祖先的苦,伤心落泪。有一年祖先显灵,便劝他们不要太难过,应该到高山顶上吹芦笙、唱歌跳舞给我们看。说完天上落下朵花,挂在一棵树上。大家围这棵树歌舞,那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从此后,每年六月六,苗家都要穿上节日盛装,到高山上栽一棵花树,举行活动。

  跳狮子舞也是节日的重要活动之一,如果哪一架狮子跳的好,爬得高,也有酒和猪头奖赏。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7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高文村,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高文苗寨都会举行传统的“烧鱼节”,众村民欢聚一堂,举行芦笙踩堂、烧鱼、野餐等活动。烧鱼节当日,当地村民从四面八方来聚会,一起观看芦笙踩堂等传统文化活动,烤田鲤、吃野餐,享受丰收喜悦。

  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的苗族同胞,有一个欢庆丰收的特殊节日,人们习惯称为烧鱼节。由于该节日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内容生动活泼,因而又被视为是仅次于苗族芦笙节的苗年庆丰节。

  每年的秋天,当稻谷成熟、田野一片金黄、山岭到处飘香的时候,苗族烧鱼节就开始了。苗族烧鱼节是由近向远延伸的,田园靠近村寨的人家,率先邀请众多亲友,一起到他的田园,一起剪禾、共享烧鱼节的'快乐。一大早,主妇便蒸好糯米饭,备好糯米酒和生椒、生姜等,把孩子们叫到一块,一起向目的地出发;她的丈夫则早早来到田里,挖开水沟,引走田水。当大家到来的时候,田水已干,田里的鲤鱼集中在鱼巢里,嘣嘣地跳个不停,老少便捞起裤脚和袖子,下田抓鱼。放养在稻田里的鲤鱼,有的二、三斤重,有的五、六两大,抓在手里,乐在心上。

  真是一个有趣而且有意义的风俗节日啊!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8

  哈,这次回老家,正好赶上了我们苗族的龙舟节。现场可真热闹呀!“如潮水一般嘿哟嘿哟”的声音,与观众鼓励、呐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好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

  只见龙舟上的选手们涨红了脸,流淌着豆大粒的汗珠,咬紧牙关,有的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前进,有一条龙舟好似不在乎,一直都保持着龟速,还有一只龙舟一直遥遥领先。呀,一匹黑马出现啦!它突然从第五名,摇身一晃跃居第一名!观战的人们都可惊讶了!

  看完了比赛,我兴冲冲地问妈妈:“妈妈,龙舟节是怎么来的呢,它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只是因为好玩吗?”妈妈回答道:“可不光是因为好玩,对了,关于龙舟节还有一个故事呢!我讲给你们听吧!”

  “在许久许久之前,有一位叫故亚的`老人带领邻居的小伙子去打鱼,过了一会儿,鱼虾带船,要回去时,一条龙叨走了小伙子,故亚跟到龙宫,见小伙子已经死了,便像疯子似的跑了回家,烧了龙宫。”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他,便在每年的五月五举行划龙舟活动以此纪念,“这才是龙舟节的来历哦,可不是因为好玩!”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 19

  世界上还有几种节日是娱乐文化与祭祀文化集于一体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种节日是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内涵呢?

  世界上还有几种节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的呢?

  这就要非苗族的花山节莫属了,花山节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古代,苗族打了一场败仗,所有的人都痛苦不堪。突然,祖先显灵,对他们说:“你们应该去山上吹唢呐,唱歌跳舞!”说完,天上掉下一朵花,落到一棵树上。于是,苗族人围着树唱歌跳舞,那年的庄稼长得特别好。所以,人们将每年的六月初月那一天作为花山节。

  花山节得以保留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天会举行许多隆重的'活动,例如:祭祖,爬花杆,吹唢呐,载歌载舞等等。为了纪念一年一度的花山节,全寨人都会聚在一起,以示庆贺!

  活动中,最有趣的就是爬花杆比赛:花杆顶会绑上一束花,参加比赛的人要顺着杆慢慢爬上去,如果中途掉下来,就得重新开始。最先到达花杆顶拿到花的人,便是本场比赛的冠军,可以获得所有人的祝贺和一头烤乳猪。即使没有得花的人,也不会失望,而是沉浸在花山节喜气洋洋的气氛之中!最后,花山节会在苗族人的依依不舍下结束!

  啊!苗族的花山节可真是有趣,希望有机会我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

【苗族民风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苗族的民风民俗作文(通用35篇)12-02

关于苗族的民风习俗11-19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24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14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07-16

民俗民风的作文(精选)09-27

(精选)民风民俗作文07-03

民风民俗作文01-24

民风民俗作文01-26

民风民俗作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