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作文

时间:2024-11-05 07:48:51 考试 我要投稿

考试的作文【通用3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考试的作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试的作文【通用3篇】

考试的作文 篇1

  古人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紧张的考试过后,随之而迎来了揭晓分数的时候。

  中午,老师手里拿着试卷,走进教室,说:“我来报一下你们考的分数。”这时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凝固起来,同学们的脸都布满了焦急和担心。有的同学听到了自己的成绩后,顿时垂头丧气,后悔不已,甚至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那就是早知如今,何必当初。此时我心里十分担心我的成绩,很怕考出一个不好的成绩来。当老师报到我的时候,我的`手心里都冒汗了,“刘杰,83分。”我心里的大石头才总算落了下去。试卷发下来,我急忙看试卷上的错题。由于粗心,我与九十几分擦肩而过,就差七分就九十几分了。

  这成绩给我留下了许多深深的思索。是自己太马虎了,还是自己平时的努力程度不够。我觉的只有发扬雷锋在学习上的钉子精神,这样才能掌握知识,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只有在学习上一点点积累,认真努力,坚持不懈的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航行在没有边际的学习海洋上,只有凭借这种精神,才能到达知识的彼岸,学习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明白它的重要性,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才能赢得鲜花和掌声。

考试的作文 篇2

  特殊的考试“考试”,大家都非常熟悉。而这一次考试却很特殊。

  前几天,郦老师去前门值周。第三节课一下课便走了,还在黑板上写了一段话——到教室后先做数学作业,再做其他的作业。我们班一到教室便热闹开了,如果你走进去就像走进了菜市场呢!有的在座位上大喊大叫;有的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地玩;甚至,有些同学还走上讲台上玩电脑。我、杨诗青和戴浩亮见班长、副班长和纪律委员都没有主动来管理班级,还在座位上讲话,就催促她们管一管。起初,三个同学都很不情愿来管,还反驳我们:“你们吵什么吵,有本事你来管!多管闲事,这是的.!”一听这话,我们也不再多说什么了。过了一会儿,班长顾依珂似乎明白了自己应该带头管理班级,也叫包超杰和高许颖一起来管,吵闹声这才停止了。

  快到放学时间4:15了,我和戴浩亮、冯阳扬对同学们说放学了。但她们一动不动,我只好请大班长顾依珂来放学,但她却也像刚才那样反驳我:

  “郦老师又没叫我来放学,我自己闲着没事干呀!有本事你去放!”

  “这是你的职责!”

  “多管闲事!”

  ……

  顾依珂终于被我劝动了。

  但在放学的路上,大家吵吵闹闹,队伍极不整齐,旁边走过的老师也嘲笑我们。

  第二天,郦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昨天放学的时候就是一次特殊的考试。考验的时你的耐心……”这时一次特殊的考试,令我受益匪浅,也深深地印在了我记忆相处中。

考试的作文 篇3

  6月3日,星期二,天气很好,阳光暖暖地照着,心情也很好,四岁时的特殊考试。拿到了当天的文汇报,习惯地翻看着,忽然《文新问卷调查活动结束七万读者参与,千余读者中奖》的新闻跃入眼帘。就像是有心灵感应,我迫不及待地翻到第八版,在第一时间里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文新特别奖”,幸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降临到我的头上。

  什么时候第一次听说文汇报?想来已经有十几年了。还依稀记得,那个时候自己太小,不认识繁体的文汇的“汇”字,但这并不妨碍它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时的我,还是千里之外一个北方都市里的懵懂孩童,文汇报是带着上海人特有的优雅知性、明朗大方走进我的生活的。儿时的我,对报纸、对书刊、对任何一样有文字的东西都表现出特别的崇拜和痴迷,于是有了我生命中第一次特别的考试。

  1984年,我四岁刚刚上幼儿园中班,却着迷一样要跟着邻家的姐姐去上学,直至宣布“罢园”。人还没桌子高,又远远不到规定年龄,怎么可能上学?爸妈苦口婆心地劝,软硬兼施都没有用,我宁可被锁在家中也决不再踏进幼儿园一步。无奈之中,妈妈认真地和我作了一次谈话:“如果你自己能说服校长收你上学,那你就去吧,教育论文《四岁时的'特殊考试》。”我真的去了,站在校长宽大的办公桌前面,自豪地表示:“我会读报纸,会做算术题,所以我要上学!”校长笑了,他也许觉得这样小的孩子太可爱,甚至太好玩,于是他从桌上拿起一张报纸:“你念来听听。”那是一张文汇报,尽管不太能理解全文的意思,尽管在断句上显得上气不接下气,我还是念完了整整一版的报纸。在校长惊异的眼光中,我如愿以偿跨进了小学校门,成了一个坐在椅子上还够不着桌子的“袖珍”学生。时光久远,我早已不记得当年读过的文汇报是什么内容,但或许从那时起就种下了缘分的种子。

  十几年过去了,我长大了,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在上海求学一转眼也已有六年。再次读起文汇报,已是一种见到家乡人般的亲切。不知不觉中,我的呼吸、我的情感,已经深深地烙上了上海的印迹,文汇报已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后来,文新集团举行“文汇报进高校、进社区”活动,我也和千万学子一同成了受益者。报纸毕竟有限,可想看报的同学太多,楼长想的办法是卫生评比,只有得满分的优秀寝室才能“享受”到获得报纸的待遇。记得那时我们每天干劲十足地大扫除,像关注国际大事一样关注评分的黑板;有一个星期因为忘了把窗帘拉开被扣了0.5分,得不到报纸的我们每次路过楼长时,都对拿着报纸的同学投去羡慕的眼光。

  这个春天,我住进了学生公寓,每天中午看文汇报成了寝室中的头等大事。与炮火中的伊拉克“零距离”接触,关注来自北京“两会”的消息,一直到SARS的阴云突然笼罩在祖国的上空。

【考试的作文】相关文章:

考试的作文08-09

考试的作文[经典]10-20

(精选)考试的作文10-18

《考试》的作文11-17

【经典】考试的作文01-05

【精选】考试的作文01-16

考试的作文(经典)04-23

考试的作文(经典)01-26

考试的作文(精选)02-20

考试的作文[经典]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