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优秀(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故乡的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乡的作文 篇1
人们常说重庆的夏天热的像火炉,秋天如诗如画,冬天却很暖和,而春天很短暂,可还是掩盖不住它的美丽。物以稀为贵,可能是因为重庆的春天短,所以显得特别珍贵,特别的美丽吧。
春天的步伐悄悄迈进了死气沉沉的冬天,唤醒了沉睡的田野,吹醒了冬眠的大树,摇醒了在梦乡的小草……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春天而改变。在我的故乡,迎春花早早的就开了,一簇簇米黄色的花朵让人特别放松,更让人有清新、典雅的独特感觉。自从我第一眼看见这米黄色的花朵,我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小小的花朵。我想,迎春花就是为春天而自豪,春天也一定会感谢这一个好朋友的。
走进公园,才发觉春天原来在这儿,在公园的每一个角落。你看,河边有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在梳理长头发,春风吹来,她又微笑着向我们招手。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平静的`像一面大镜子,可是当春风吹来的时候,这平静被打破,湖面掀起一阵阵波浪。春风啊,你怎么舍得打破这面绿色的“大镜子”呢?春风还在抚摸着我的脸庞,我逆风行走着,感觉和大自然来了一个亲密的拥抱。感谢你,春风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春天。
我最喜欢春雨了。它没有夏天的雷阵雨那么壮观,也没有秋天的雨那么情意绵绵,更没有冬天的雨那么冰冷。春雨绵绵、细如牛毛、薄若轻纱,它不会把你的衣裳淋湿,可会给你的心灵来一次彻彻底底的冲刷,先冲走你在比赛中的失败,人生中的沮丧,成功后的骄傲……每次,春雨总会在夜间默默无闻的下起雨,天亮了,道路干净了,人们上班、上学也不用举着那“多余”的雨伞了。在学校,孩子们又在操场上玩的欣喜如狂了。
不去长城非好汉,不去重庆真遗憾。虽然没有其他地方那么神奇多彩、千变万化、婀娜多姿……但是,来到这里一观春景绝不遗憾。我爱你故乡,我成长的地方,更爱这里的春天!
故乡的作文 篇2
故乡仅有的一口老井在村子中央。
井不深,但很清澈,井壁上还长了一些井栏草。老井始建于何时已无法考究,但从井口被勒出的道道索痕已见证了他沧桑的历史。
老井的旁边,以前是一块空地,记得我孩儿时代这块空地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早上七、八点的样子,这里挤满了“托碗”的村民,不知何时起,村里就有了“不托碗就吃不下早餐”习俗。有蹲在地上吃的,也有蹲在石板上吃的,有站着吃的,也有靠着树吃的。有时候家里烧了山芋会多带一些去,因为有些要好的村民会和你讨着吃。大家边吃边聊,边聊边笑,无论是村里的正事,还是家庭琐事,又或是一些所谓的八挂新闻,在这里你都能听到他们的夸夸其谈。在那个没有电视看和只能看打仗电影的时代,外界的新闻主要来源于收音机,然后就是村民的口口相传。母亲是一个很喜欢凑热闹的人,所以母亲一得空都会“托碗”去那里吃早餐,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小,我就是母亲的“跟屁虫”,虽然听不懂大人在说什么,但在那里可以从叔叔伯伯那讨到山芋吃,或者是煮豆,或者是茄干。所以,除了下雨,我也是每天必到的。
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每天必做一件家务就是挑水。我家在村口,离老井有三、四百米远吧。开始学挑水的时候肩膀上放根空扁担都会疼,就更不用说挑水了,我只好把扁担横在后背上挑水,水也不多,两只大桶只能装一半的水,但要把家里的水缸灌满的话没个六、七趟是不行的。再后来,肩膀上能扛东西了,力气也大很多,不仅能挑上满满的一担水,而且右手也能把打水用的小水桶灌满水一起拎回家,一路上不免受到村民的啧啧赞叹之声,虚荣心也随之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离老井不远的地方是“石婆”家,“石婆”年事已高,而且腿脚不便,一直都是单身,有的村民说她的丈夫在他们结婚的第二天就离开她,跟了革命队伍打游击去了,而有的村民又说她压根就没有结过婚,现在这些都已无法去考究,又或是没有必要再去考究。但“石婆”是地道得不能再地道的徽州女人,这一点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她腿脚不便跟她的“三寸金莲”不无关系,她住的房子是村子里最古老的宅子,村里唯一的一个能磨的石磨就在她家,每逢过节过年,很多村民都会到她家磨芝麻粉、炒米粉,她家用的`碗全是景德镇上好的瓷器,她家里瓶瓶罐罐我们小孩子见都没见到过,她腌制的腊八豆腐、茄子干、煮豆也是我们吃了还想吃的。“石婆”只会讲黟县话,听不懂普通话,她很喜欢小孩子,可能是因为她一直没有子女的缘故吧,而小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是我,因为自我学会挑水后,在把自家的水缸灌满之前,肯定会先帮她把她家的水缸给挑满水。
老井的旁边有一棵老枇杷树,树很高,因为有老井的井水滋养,每年也都会结很多果子,但很少能见到成熟的枇杷,因为我们这帮小孩子是不会等到枇杷熟了才去采摘的,往往会被枇杷树的主人追到家里骂,而后便是父母的一顿竹鞭,但父母再严厉的责罚也不会让我们失去每年采枇杷的“斗志”。
现在想来,那时候小孩子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玩“躲猫猫”的的游戏时居然会躲在老井里,因为老井是用河里的卵石砌的,个子大的小孩子会从井口爬下去,因为老井的直径并不大,他们会把手脚撑在井壁上,找的人是无论如何找不到他的。有时候有些重要的东西如果掉落在井里,我们也是用这种方法下井找的。比如有一次我把手表放在上衣口袋里,提水时水表就掉进了老井,好在表弟爬井的功底很深,我的手表又失而复得,也免了父母的一责骂。
当然,我们小孩子也并不是什么都不怕的,记得最怕的还是老井旁边村民放养的大鹅,只要有鹅在,我们小孩子是绝不敢去老井旁边玩耍的,因为这些鹅会追着小孩子咬,好在这些鹅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老井旁,老井旁的这块空地还是我们这些小孩玩耍的“天堂”。
故乡的作文 篇3
我每次回故乡,见到那魂牵梦萦的老井,古老的石井栏,井旁高大的古茶树,井栏旁的缝隙间汩汩流淌而出清澈的井水,正冒着点热气,总要不由自主地跑过去,双手掬起,咕咚咕咚地喝个痛快!
故乡的老井,在村口,伴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上一座古老的石桥,是进入村庄的唯一大道。劳累一天的村民,散工回来,正干渴时,借扇葫芦瓢,或者包菜叶,舀起一瓢瓢温温的井水,咕咚咕咚地喝下去,解渴解乏,暂忘了回家,三五个坐在一旁的石头上,大侃一天的见闻。
在我童年的记忆深处,这口老井的位置很低,只比小河高出一米多,井沿四周是用石块砌起,用我们村烧成的石灰做材料,水满从石块的缝隙间溢出。夏秋雨季,大暴雨过后,小河水暴涨,洪水淹没井沿,即使洪水小了,井里全是泥浆水,洒些石灰,井水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澄清。每当这时候,村民只能接些雨水来喝或做饭。雨水不清洁,喝了,有时会拉肚子,但村里没有比这更好的水源了!
我记得最清楚,我们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第五年,各家各户的粮食特别丰收,交清公粮余粮,还卖了不少大米——我们村在龙川江畔有一片广袤无垠的肥沃良田,所产稻米吃起来香甜爽口,购米者要问着买的`,很畅销。如今已经是县上的粮种基地,上市的大米不多了!村民的口袋里有钱,每户拿出一点,购买水泥、石块,把井口的位置砌高起一大截,这样下大雨发洪水就不会往井里灌了。不管下多大的雨,村民们都能喝到清洁的水,心里美滋滋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20多年过后,故乡发生很大变化,一幢幢洋楼拔地而起,一部部手机田间响,一辆辆摩托路上跑,种田经济与打工经济相结合,确实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村民们觉得挑水喝太麻烦了,加之这口老井的位置处在村里最低凹的角落,不太卫生。于是,村民筹集一大笔资金,架设自来水管道,钢筋混凝土浇灌起一个巨大的蓄水池,从五公里外引来清泉水。这股泉水真是好啊,从南山闸水库坝尾那座大山间流出的,那山怪石嶙峋,古树参天,群鸟欢聚;石缝间汩汩流出的清泉水冬暖夏凉,当地人称之为龙水,喝了不会生结石病。
以前,那条踩得又亮又平的土路,很热闹。如今,这口古井很少有人再去挑水、洗菜了,已经长满小草。这口古老的井啊,滋润了一代代村民、无数的路人,今后真的该老去了!
故乡的作文 篇4
要说起故乡的一年四季,我最喜欢春天。
春天,桃花又重新穿上了粉红衣裳,梨花也换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小草也探出了绿油油的'小脑袋,仿佛在春天问好,大地像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春天,人们又可以看见青蛙在捕捉害虫,蜻蜓在河面上飞,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树木长出了嫩绿的小芽……
春天,美丽的花开放了,嫩绿的草长出来了,树木又重新穿上了他们的绿衣裳,蜜蜂,蝴蝶又来采花粉了,小朋友们有在草地上追逐,嬉笑,小溪也唱起了欢快的歌……到处显得生机勃勃。
故乡的春天真美,我爱故乡的春天。
【故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作文-故乡作文01-25
故乡的城,故乡的人作文04-18
记忆中的故乡-故乡作文02-15
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云作文01-02
故乡的什么作文_故乡的什么作文03-27
故乡,故乡02-25
故乡的作文【经典】10-14
(经典)故乡的作文12-13
故乡的作文【精选】01-19
故乡的作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