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2-12-14 14:16:3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通用27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通用27篇)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

  《大国建造》第二季的第二集《地下之弦》,讲述了武侯区华兴街道南桥社区的全国首座2000吨全地埋垃圾压缩转运中心——武侯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影片展现出来的建设者们以民生为本、精益求精、高效作业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令我深刻认识到工作的认真性和思考性的重要,面对今后的工作,我也必会认真负责、积极探索。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

  “大国建造,中冶力量!”这是我观看后的第一反应。面对国家建设中的重难点项目,中冶集团总能力排万难,拿下胜利。身为长天重工的一员,我在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作为长天人的责任与使命。从设计到工艺,从制造到安装,我也必将铭记自己的使命,认真走好每一步,严谨敬业、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3

  从这些大国建造的工程中我们能看到,完成一项超级工程不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要有无数敢想敢做、有着坚定信念的工程师,还有各个领域和团队的精诚合作。这些超级工程,极大的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鼓舞了中国人民前进的信心;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就是我们的伟大强国梦。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4

  在观看完《大国建造》第二季中一个个巧夺天工的工程后,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近年来,长天重工秉持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精品工程,我不禁对优质工程背后付出千万艰辛的建造者们生出由衷的敬佩之情,也为自己身为长天重工的一名员工而感到自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岗位、踏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为企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5

  在《大国建造》中,有许多中国建设一线的工作者,他们中有一线工人,有设计师,有工程师,也有测量员,他们每一位都是中国奇迹的缔造者。一些别人想都不敢想的项目,在他们眼里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集团队之力去攻克。看到那些在项目建设中的年轻人,他们自信的面孔给予我鼓励的力量。作为一名一线工作者,我也会将这种“工匠”精神带入我的工作中,时刻保持专注,确保工作严谨细致。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6

  《大国建造》中呈现的一个个伟大超级工程令人震撼,一批批奋战一线的工程师和施工人员们令人敬佩。观看了影片后,了解到各个工程的不易以及工程人员的坚韧不拔,敢于推陈出新,创造价值。作为攀钢炼铁厂项目的现场施工负责人,我从中获得了勇气与鼓舞,更坚定了能顺利完成工程的信心以及把项目做好的信念!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7

  观看《大国建造》第二季,我深深的为这些建设者们的“工匠精神”所折服。实施“中国制造2025”,撑起大国制造,需要我们的企业拥有“工匠精神”,打造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因为,只有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能够坚持、专注、专一,才能打造出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使中国制造跻身世界一流。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8

  《大国建造》展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成就,讲述了充满中国智慧的传奇故事。撑起大国制造,需要我们的企业拥有“工匠精神”,只有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能够坚持、专注、专一,才能打造出最优质、最卓越的产品,使中国制造跻身世界一流。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9

  《大国建造》全片以“探寻建筑工程的奇迹”为主线,探秘新地标背后“中国制造、中国建造和中国创造”的奇迹,展现当代中国面貌,用伟大工程反映伟大时代。长天重工作为冶金铁前国家队的一员,着眼长远,注重质量,积极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有底气。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0

  《大国建造》第二季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自信、自强”,全片以“探寻工程奇迹”为主线,选择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和工程,探秘更绿色、更科技、更智慧的建造。作为一个中冶人看完整集后感觉无比激动与自豪,也希望每个国人都能挤时间看看《大国建造》第二季,尤其是那些热衷于“追星”的年轻人,我们追求个性自由,但国家责任也应当是今天国人的人生信条。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1

  央视财经频道大国建造第三集《锤炼成器》播出了中交人在恶劣的天山腹地建设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的故事,作为建设者中的一份子我倍感自豪,能够有幸全程参与天山胜利隧道建设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近一年半来,天山胜利隧道服务隧道出口端掘进突破3000米、双主洞突破1300米,利用TBM快速掘进的优势,已顺利开通第2组主洞辅助作业面;多项“世界或全国”首创施工技术在天山胜利隧道成功应用:全球首创 DTSES工法、TBM中导洞+主洞钻爆法组合工艺“长隧超短打”施工技术、洞顶正上方悬挂式连续皮带机施工技术、多功能胶轮车(MSV)技术、地表预注浆施工技术……

  天山胜利隧道出口端施工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也得到了众多主流媒体的关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属于我们中交人勇于创新、努力拼搏的成果,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天上胜利隧道工程技术人员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结果。

  回想起四年前毅然接下这项艰巨任务时的决心和胆气,仍旧令自己唏嘘不已。当下,天山胜利隧道作为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试点任务“20km级高寒高海拔隧道建造技术”的依托工程,我深知肩上的技术使命重大,但这四年来与团队的倾心付出和结伴前行,让我更有信心和决心努力将天山胜利隧道打造成行业标杆,全面提升山岭隧道建造的综合技术水平。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2

  11月3日,二十二冶深圳公司组织观看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第4集铸冶荣耀,全片以“探寻建筑工程的奇迹”为主线,选择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和工程,展现《大国建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并通过工程背后的凡人故事,礼赞新时代《大国建造》在聚光成芒中所展现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

  看完《大国建造》,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国家在进步、技术在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像以前一样,仅依靠基础的无机材料和简单设备,利用密集的劳动生产力堆砌出来;而是集高分子材料,智能集成设备,产业工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管理理念合一的工业生产体系。

  2022年集团公司提出了“强基提质、品质效益再提升”的主题主线。对此,深圳公司不断加强内外资源整合和管理效益提升,推动公司迈向发展新台阶。同时,作为基层单位的市场营销人员,该片给了我更多的启发与思考。市场营销不是简单的谈项目、谈合作,更多的是企业文化的对外展示与推广,深圳公司对此将持续优化营销管理制度,深化“党建+市场营销”,将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与深圳属地文化融会贯通,并有机融入到公司营销体系之中。此外,积极与在建项目和正在对接的业主联络沟通,定期召开座谈会、播出专题片,帮助业主全方位的了解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建筑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并不断创新新媒体技术在对外营销展示的运用,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内外政策的研判、营销平台的建设的倾斜力度,助力公司的市场开发取得新突破。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3

  当看到央视对我操作的这台全球首创压注工法、可穿越多种复杂地质层的新型硬岩掘进器进行这么详细的报道时,我感到无比自豪。

  天山胜利隧道作为乌尉高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高速公路隧道,正所谓“好刚要用在刀刃上”,TBM“胜利号”盾构机就是为这奇迹而生。《大国建造》里面的TBM镜头,是我们首次进行压注式混凝土试验段施工任务时拍摄的。对于我来说,当时还没有全球首创这个概念,只是心里很紧张、只想着这个期间很关键,自己要时刻关注好TBM运转状态,发挥好自己的经验和判断,有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人员。

  1954年通行的“老虎口”,人工在海拔4280米山巅硬开出的缺口,巉岩峥嵘,确如虎口之獠牙利齿,仅容一大车通过,已有数百辆车、上千人被其吞噬,故而这一段被称为“死亡之路”。

  现如今,我们在“老虎口”下面的一千多米,我有幸正在操作一台超级设备建设一项超级工程。虽然,隧道贯通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一步一步走来我们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如同这台超级设备的名称“胜利号”,这项超级工程的名称“天山胜利隧道”。我相信,我们终将以胜利者的姿态迎接这项超级工程的竣工。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4

  当看到《大国建造》第五集中出现齐鲁黄河大桥身影的时候,一种“伟大”油然而生。有幸能参与到齐鲁黄河大桥建设中,是自己最为自豪的事情,能够跟大家一起分享建设过程中的点滴,是自己最为光荣的事情,百年工程、百年深情。

  齐鲁黄河大桥跨越黄河,是世界最大跨径、最大梁宽、最大提重的下承式网状系杆拱桥,400MPa超高应力幅钢绞线拉索在桥梁建设中更是首次采用,一经设计便被广泛关注。桥位地形复杂,技术含量高,建设过程困难重重,为圆满的完成这一任务,众多设计大师、专家、学者纷纷出谋划策。

  项目以“智慧工地”“品质工程”“科研”为蓝图,以“以创新为驱动,以品质为导向,发挥团队‘智造’新动力”为目标,经过1000多名建设者1000多个日夜的智慧凝结、汗水付出,终有所获。每一桢画面的背后都是建设者的艰辛付出,也代表着世界级桥梁的建造水平。

  创新点亮施工之路,品质打造精准对位,6800吨主拱缓缓提升,精准落位,黄河之上最大拱肋提升完成,“黄河第一拱、世界第一吊”面向世人。三年驻守,以默默付出、汗水挥洒换来了一项项的世界第一的成果,也终圆“匠心梦”,伟大工程向伟大时代致敬,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毕生力量!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5

  早知《大国建造》来我们贵定拍摄了阳宝山特大桥,一直关心什么时间播放。7月5日看到了节目预告,早早地守候在电视机旁。当看到阳宝山特大桥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画面,内心无比激动。

  山峰之巅,云雾缭绕,烟波浩渺,更加凸显出阳宝山特大桥的高大挺拔,雄伟壮观。作为县里专职负责的项目协调指挥长,更是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回想起2017年8月,中交二公局的建设者来到了我们贵定,开始贵黄高速项目建设。踏勘、选线、选址、征地、拆迁、协调……一切从零开始,一个个突破解决。四年酷暑严寒,风霜雨雪,只有经历才有回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在此只想说一个字:值!

  作为地方政府,我们由衷感谢中交二公局广大建设者的伟大奉献,你们是“国家队”“主力军”,用科技创新诠释着国家实力,用极限挑战践行着大国建造。看着即将建成通车的阳宝山特大桥,将打通贵定的北大门,彻底解决贵定北部山区的交通状况,融入贵阳一小时都市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将成为贵定的新地标、打卡地。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6

  我是一个打工在外的贵定人,从小就生长在独木河边的布依山寨喇亚村。前两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建造》里看到了我家乡的巨变,在那里居然建起了一座横跨独木河的.阳宝山特大桥,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我这辈子想都没有想过这座大桥居然能建到了我的老家。

  在我的记忆里,独木河两岸都是悬崖陡峰,峡谷深沟,我们寨子里祖祖辈辈的人一直都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这里虽然风光秀美,土地肥沃,我们布依寨世代种植的紫皮大蒜和冰脆酥李在当地很出名,但是由于地处大山深处,交通落后,再好的山货也只能是自给自足,不能批量运出大山。寨子里的年轻人只能选择到外省打工挣钱,家乡的发展缺少了我们年轻的劳动力,留下老人们在家带孩子,好多田土就慢慢荒芜了。但我们也时常惦记着有一天能回去把家里的农业发展起来,能把我们有名的特产卖到外地去。现在,阳宝山特大桥就建在了家门口,我也不再愁了,昨天我也和家里人通了电话,下个月我就回家去亲眼看看这座大桥,再把家里的产业搞起来。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7

  怀着平静而自豪的心情观看了《大国建造》纪录片,纪录片里像放电影一样把建造阳宝山特大桥时的片段记录下来我的内心一片激动和紧张。

  回想去年吊装第一片钢桁梁时的情景还记忆犹新,确实紧张和不易,由于是第一次两点起吊,虽然经过了充分的评估和准备,未知的风险还是会有,我们要做的就是攻坚克难,要有不怕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另外,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我们的团队关键时刻齐心协力,一个都不掉链子!这种团队精神一直让我心存感动,这就是我们最可敬的建桥人。能修建规模如此大的桥梁工程,我从内心深处更感激二公局为我们争取到这些施工项目,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创新,不断进步成长。我身为二公局人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祝二公局的明天更加辉煌耀眼,如日中天!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8

  《大国建造》从极限挑战、栋梁之材、锤炼成器、稳如磐石、律动和合、匠心巧思六个层次,全面展现中国建设者所拥有的先进建造技术、坚韧不拔的勇气和信念,让我为之震惊、为之叹服,更为之点赞!

  该纪录片讲述了全国各地多个代表性新地标建设过程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瘦身”的过程,工程师与研发人员经历无数个昼夜研制出适用于南京长江大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成功的背后蕴藏着他们的智慧与坚持,体现出了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影片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作为中建集团的一员,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每一个细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和决心,做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以高度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用热情和智慧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不懈努力。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19

  《大国建造》从极限挑战、栋梁之材、锤炼成器、稳如磐石、律动和合、匠心巧思六个层次,全面展现中国建设者所拥有的先进建造技术、坚韧不拔的勇气和信念,让我为之震惊、为之叹服,更为之点赞!该纪录片讲述了全国各地多个代表性新地标建设过程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瘦身”的过程,工程师与研发人员经历无数个昼夜研制出适用于南京长江大桥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成功的背后蕴藏着他们的智慧与坚持,体现出了他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影片给我的实际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作为中建集团的一员,工作中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精益求精态度,打磨每一个细节,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毅力和决心,做好手中的每一项工作,以高度的时代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用热情和智慧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不懈努力。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0

  创造无止境,创新出奇迹。《大国建造》这部纪录片,从《极限挑战》到《匠心巧思》,其中有梁悬索桥飞越峡谷,更有“空中造楼机”刷新中国城市天际线,每一集都用伟大工程反映了新时代的奇迹之举,展现出当代中国面貌,看完各基建工程和各高新装备的建成,无不令人震撼。一个个奇迹般的建筑拔地而起,无不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凝结着建造者们的汗水,他们用智慧和行动阐释着中国的进步与发展。

  纪录片用伟大工程的建造过程重温与其相关的点滴奋斗历程,意义非凡,也正是参与者、贡献者们这些点滴之举,最终汇聚成一个又一个属于中国建造史上的传奇。因此,新时代的我们,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更要寻求创新,用实际行动推动企业的发展,为绘制出一幅幅新中国更为壮美的画卷积极贡献力量。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1

  观看《大国建造》让我沉浸式的体验到科技的力量,建筑的宏伟,结构的精妙,我深感振奋与自豪,我内心不禁感叹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从一点一滴的千辛万苦中得来,因为有着千千万万的中国建设者同胞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着一个共同的光明方向努力,这样的景象是欣欣向荣的,这样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虽然我没有直接参与地标建设,但是作为中建这千千万万建设者的一份子,我从内心油然升起一股力量,是一种集体的力量,一种团队的力量,仿佛注入自己的血液之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源源不断动力。我将带着自己的小梦想和中国梦一同进步,一同前进,前进,前进!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2

  大国建造,使命担当。近日,中国一冶深圳公司组织机关及各项目部员工观看纪录片《大国建造》第二季。

  该纪录片以“探寻工程奇迹”为主线,选择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和工程,展现大国建造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并通过超级工程背后的凡人故事,礼赞新时代大国工匠在聚光成芒中所展现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奋斗精神。纪录片中,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建设者面临施工高度、施工跨度及特殊天气影响等诸多难题,没有退却,而是用他们的智慧与坚持,解决一项又一项工程难题,建造一座又一座中国地标。

  “《大国建造》纪录片引领我们看到了大国工程背后的建造故事,也向我们展现了近十年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建设成就。视频中,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施工场景,投射出了工匠们迎难而上的精神和情怀,也激励着我学习他们的创新与匠心,在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在祖国发展的伟大征途上,踔厉奋发、建功立业。”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一冶深圳公司项目经理王成如是说道。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3

  伟大工程反映伟大时代,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建设者,在中建系统工作,亲历着一项又一项伟大项目的建造和竣工。两山医院,一场建设者关于“大爱”的极限挑战,使得在中国建筑创造的无数纪录里,这两个不足四米高的建筑却如此令人仰望。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雄安高铁站站房、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无一不是攻坚克难,挑战极限!展现了几代建筑人积极创新,勇于探索的不懈追求。

  自然之斧以画神秀,匠人之巧可夺天工,脉搏来自天地,心跳经过你我!“中国建造”名扬全球,与“中国制造”一起成为“中国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建筑人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力量,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更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担当!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4

  作为一个建筑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观看纪录片之后感到无比自豪。

  伟大工程反映伟大时代,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作为一名建设者,亲历着一项又一项伟大项目的建造和竣工。中国梦是每一个个体的梦想的集合,我们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更要有宽阔的胸怀和不畏艰险的担当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付出自己的心血,为拔地而起的一幢幢大楼、一条条马路和一座座桥梁负责,奉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从而为国家的梦想汇聚力量。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5

  敢上高山,敢越险峰。云天之上,挑战未知。不惧艰险,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初心不改。这是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建设团队的风采,也是中交一公局集团建设者的责任与担当。作为该项目的财务人员,看完纪录片后,我的内心深处无比震撼。

  回顾过去的三年时间,无疑是一段与时间赛跑的漫漫征程,也是一段将被世界冬奥会历史铭记的岁月。之所以与时间赛跑,与高山比高度,因为他们心中有梦想,要给祖国的人民交一份2022年冬奥会建设场馆的满意答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他们为我学习的榜样,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他们身上闪闪发光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疑是时代的宝贵财富,致敬高山之巅的追梦人!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6

  《大国建造》为我们展示了能工巧匠的伟大作品,在大自然这幅画卷上勾勒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景象,工程的建成源于对大自然的理解,道法自然、巧思天成。高山滑雪中心是中交人经过不懈努力谱写出的壮丽篇章,作为中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符合国际竞赛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无论酷暑严寒,中交人无畏困难奋力拼搏,将这样一个精美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眼前,作为中交的一名普通员工,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高山滑雪中心始终贯彻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交建设者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世界上难度最高生态修复最完善的赛道,雪山可以变回青山,整座滑雪中心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匠心凝聚因地制宜,建设还在继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秉承匠心理念,不断学习探索打造品质工程。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 篇27

  华中公司参加建设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共有7条赛道,全长约十公里,这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唯一一例符合国际竞赛标准的高山滑雪赛道。由于自然环境的实际降雪量不能满足奥组委规定的雪厚要求,所以项目采用了人工造雪来达到要求。而且为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雪道周边预先搭建了完整的回收系统,比赛过后冰雪融化的水资源可被回收重复利用,而且还实现了生态复绿,雪山还能变回青山。

  三年的时间,华中公司的建设者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终于为大家呈现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上建造难度最高,也是生态修复最完善的高山赛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我们“自强奋进永争第一”的企业精神。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大国建造观后感(精选6篇)12-08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精选5篇)12-07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精选11篇)12-09

纪录片大国建造观后感范文(精选14篇)12-09

纪录片《大国建造》观后感(通用5篇)12-08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精选7篇)12-08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12-08

观看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精选6篇)12-07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通用9篇)12-07

大国建造纪录片观后感(通用6篇)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