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反思的作文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思的作文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思的作文 篇1
我们这次考了期中考试,我语文考得不好,只得了95·5。我觉得我的阅读理解和看图写话,掌握的.不好。
我今后要加强,阅读理解。我希望,下次不错阅读理解。认真答题、认真检查、保持安静,考个好成绩。加油!
反思的作文 篇2
星期四,我们进行了紧张的期中考试。
到了星期五,我洗漱完毕,简单地吃了早餐。我就来到了学校,我怀着激动而紧张的心情走进了教室。因为今天要领期中考试卷。
一节课一节课的过去了,中午都要放学了试卷还没有发下了,我挺失望的。下午我一走近教室我的同学房炫羽就对我说:“小子考得不错嘛。”我一愣,接着说道:“你怎么知道的。试卷发下来了。”他又说道:“是王艺哲说到的。”我赶紧跑去问王艺哲,王艺哲也说是真的,听了这些,我有点半信半疑。
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邢老师拿着一大摞试卷走进了教室,我想那肯定是期中考试的试卷,我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接着邢老师开始读开成绩,突然我听到葛涌泉97分,我赶紧跑到前去领回试卷。我拿回来一看,居然还有几道不应该错的`题如:手不释卷的释我多加了一横,还有课外阅读上的词语千钧一发的钧我少写了一点,看了这些,我深深叹了一口气。
第三节课的时候数学也发下来了我考了97+10,我看了看还是有不应该错的题,一道计算题我竟然算错了。
我心里想我下次一定要考的更好!
反思的作文 篇3
考试后心情非常的好,因为放假了。但是犹豫了,不知道自己考得是好是差,不知道会不会被妈妈批评。管他三七二十一,还是去外婆家痛快地玩上几天再说吧。
几天后,我接到了妈妈打来的电话,她在电话里跟我说:“你这次语文考了99,英语99·····”正当我手舞足蹈高兴地一蹦三尺笑得像朵花时,妈妈又说:“可你别高兴地太早,你数学只考了97,你本来可以考99的,就是因为后面回答的不完整扣了两分!还有科学,你只考了93,你平时是怎样复习的',怎么考得这么烂!给我好好反思反思!”“嘟······”
听完妈妈这席话后,我惊呆了,数学和科学不是我的强项么?怎么这次考这么差?
最后,我得出了两大结论:
第一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关于我的数学,这次失分的原因是我偷工减料,平时考试时答句都省去了很多重点,但侥幸没有被扣分,但这次期末考试我仍然抱着侥幸的心态,不料被抓了个正着,扣了两分。这告诫我以后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第二点:复习工作没有做到位。
这次考试科学成了最差一科,我很难过,对此我要狠狠地自我批评一下。在单元测试时,我都没有复习好,但我都侥幸逃脱了妈妈的“魔掌”。因此从今往后我要加强自己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考试已经过去,但我们要立足当下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反思的作文 篇4
这学期,学校组织的一次道德讲堂,并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班。这次道德讲堂的主题就是”学雷锋,我们一直在行动。做好事,我们从未停止。”
道德讲堂一开始是自我反思,大家集体起立,低头沉思,我们的心都静下来了。静静的思慢慢的想:在你身边有没有需要帮助的人?在她需要帮助时你是否亦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在你帮助他时有没有让他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损?是呀,在我们身边确确实实有许多需要帮助的人,而我们有没有去帮助他们呢?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没有这样做,而其实是帮助过别人的`人也很少,我也一样。可又为什么不帮助别人呢?其实大家都应该可以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别人的。
我们接着又看到张纪清老人的短篇,我不得不承认张纪清老人确实是一个活雷锋。张纪清原本可以以自己的劳动能力致富的,可他的善心却阻挡了他致富的脚步。他将自己多年积攒起来的心血全部捐给了那些贫困儿童。张纪清老人说:“帮助别人是应该的,我们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长大的。这只是一种回报,我们要报恩。”张纪清老人做慈善事业做了30多年,我们必须要佩服他。
虽然我们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有道德乐于助人的人。这堂课真让人受益匪浅啊!
作者:田维茜
反思的作文 篇5
修改作文是作文的继续,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讲,都是学生写教师改,一轮改下来,教师已是头昏眼花,而学生也许并不看你辛苦劳动的结果,接到本子往往只看一下等级便弃之一旁。面对如此现象,我萌发了让学生自改作文的念头。
首先我让学生明白自改作文的意义,懂得好文章不是一下子写出来的,而是通过不断的推敲,字斟句酌,认真修改出来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呢?我认为,首先是培养自改习惯,其次是教给学生自改办法和修改步骤。
一、让学生养成自改习惯
小学生往往落笔生文,以为在作文课上写了一篇文章就完成了任务,结果多数学生的文章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怕改,二是不会改。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开展有助于学生自改作文积极性的活动。如:“比一比,谁是使用修改符号的专家”,“赛一赛谁是修改作文的'能手”等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改信心,养成自己修改作文是否达到文字从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无误等基本要求的检查习惯。
二、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其操作能力
1、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修改符号。
2、掌握修改符号,让其在修改中运用,教给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即:删、添、改、调、分、扩、缩。
三、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
1、朗读修改。改前每人带着习作要求把自己所写的文章大声朗读几遍,通过读,发现其中的不通顺、不恰当、不连贯的地方,然后进行修改。
反思的作文 篇6
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是我知道父母、老师对我还有着很大的期望。这次考试我却又考砸了,而且考得特别糟(数学倒数第二),老师把试卷发了下来,我仔细地浏览了一遍,考砸的主要原因是:粗心、马虎。既然犯了错误就要改正。所以,通过这次考试,我也想了很多,以后一定要端正我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要改掉做题不细心读题目的坏习惯。有时候我往往就看题目的前半段,就开始解答题目了,结果是答非所问。这也许和其他一些学习技巧有关系。总之,以后一定会在做题的过程中认真审题,细心读题,把题目看准、看清楚。做完题目后要多检查几遍,绝对不允许自己再犯相似的错误。其次,我最主要的是要加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习。平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同样的题目,我都觉得会做。可是一旦题目稍作变动,我就不会做了。
我终于明白:其实,平时我没有真真正正地去理解它,也许有的`时候是碰巧做对的。我不能允许自己再继续这样下去,所以,我一定要加倍的努力,赶上其他同学。吸取教训,为考试做好准备,打好基础,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在下次考试当中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学习的技巧在于不断的练习,生活中,我要多多加强自己的练习和复习,考试之前制定周详的复习计划,不再手忙脚乱,没有方向。平日生活学习中要学会独立思考。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不理想,但是我相信自己。我要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一定不使老师失望。
反思的作文 篇7
“70分!”这个数字从爸爸妈妈的口中说出时,我的心情一下子跌落到谷底。这是我头一次语文考了70分,怎么可能?这次的升学考试,我可准备了好长时间,难道这就是我努力后的结果吗?我怎么会考的这么低?当我还在疑惑时,爸爸妈妈和奶奶就在一旁朝我“开炮”了!“你怎么会考的这么低!我带你复习了那么长时间,都白复习了!”“不是我们说你,要想让我们觉得你行,你就要证明给我们看……”“娴娴呀,你这次也太让奶奶失望了,这我要出去怎么见人啊!”大人们都在一个一个的.数落我,而我就像做错事的小孩,站在中间,脸红通通的,眼睛水哗哗地往下流。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怎么扣了这么多分。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了家。坐在沙发上,我努力的去想试卷里的题目,自己在什么方面写的不好,在什么方面做得不对。我思考了好一会儿,终于总结出,为什么只考了70分!
1、在暑假期间,我过度沉迷于电视,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才导致此次考试失利。
2、复习的不够全面,作文几乎很少看,所以考试时,作文可能写走题了。
3、考试时,短文阅读做得太草率,只求把格子写满,不求精确。
4、前面的基础知识,有好多都不会写,想古诗、课文填空等。
5、长久以来,错别字就是我最大的毛病,每次考试都要丢掉很多分。
6、看题是,经常一扫而过,从不仔细。
看完这些,我自己都就得很惊讶,原来自身有这么多的缺点,以后我一定会改着的。
反思的作文 篇8
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传统的教学理念枯燥乏味,教师应该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结合隐性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展开教学。鼓励学生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组织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数学生家长忙于工作,没有过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导致学生的业余生活过于单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愿意主动接触教师,引导学生接触新鲜事物,主要围绕学习语文知识,展开潜移默化的教学。然后,教师要尝试与学生多接触,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样能使教学过程更加愉快,学生也不会觉得学习有压力。语文教学内容涉及方面广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发现问题并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教学任务不仅仅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么简单,需要师生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完成,如果教师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那么整个教育过程就不具备任何教学意义。相信每个学生都愿意与教师接触,但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或者因为老师平时与学生之间没有过多的沟通,造成学生遇到老师“不敢说话”,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多与学生沟通。“沟通”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善于与学生沟通,能够拉近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只有教师的讲课,没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具备科学与合理性。教师可以围绕语文教学的重点,延伸课外知识的学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因为小学作文多数要求学生写身边发生的事情,让学生真情流露。有时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写去过的地方,如果学生的课外生活不丰富,或者发生过的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印象已经不深刻,但教学内容又需要完成,所以,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去户外参加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只有通过真实的感受,才会在作文中真情流露。
二、提高创作能力
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就要从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开始,只有掌握大量词汇,再进行合理运用才能将作文更加充实。没有良好的基础,无法将自己的感受用文字描述出来,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多去图书馆,查阅书刊,多了解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教学过程中,抓住重点知识,可以将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这样学生更容易吸收学习内容。通过作文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词汇、表达能力等,还可以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在学习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不要立刻帮学生解决,而是让学生与同学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再进行引导式教学。
写作文需要结合日常生活,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激发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多注重身边发生的小事,引导学生感悟小事中包含的.思想,并将身边发生的事情讲给同学听,通过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对事情进行评价,这样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学生逐渐愿意接受语文知识,将知识活学活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需要教师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一面,通过教师的培养与发现,可以将学生的长处最大化。
三、让语文教学贴近生活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写作题材处处在我们身边,有心人就会发觉,从生活中的小问题,懂得大道理。贴近生活的故事,更适合小学生的写作,这些事情真实发生在学生身边,给学生的感触也会更多,写出的作文更具有生命力。每次班会、运动会、联欢会之后,让学生写一篇作文,平时每周写一篇日记,长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能够让学生加深印象,写作的内容更加丰富。学生还可以将身边发生的新闻进行描述,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写成作文,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量,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考试的分数只是一次验收。
总之,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将身边的点点滴滴记录,最终每一名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采用正确的引导方式,一篇包含学生真实感受的作文,是教师教学成果的最好验收。
反思的作文 篇9
一、给学生自由的写作空间
1、让学生选择写作,而不是让写作选择学生
我们总是习惯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写作,作文一旦布置下去,学生就没有再选择的余地,甚至连表达的思想、主要意思都无法选择。老师的命题已经定好了作文的调调,如果按照老师的意愿写文章,就可能得高分,如果过多地展示自己,喜欢表达独特的感受、思考等,就有可能被看作离经叛道。
由于过多地受中考作文的影响,老师把考试作文作为唯一的训练模式,不少语文老师总会语重心长地劝学生,不要拿自己的考试开玩笑,不要写出格的文章,而要写平衡的文章。学生的作文久而久之就没有了个性,学生就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为什么不让学生去选择自己的写作呢?为什么不能划出更多的自由写作空间呢?学生需要更多心灵的表白,需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出来,那么,我们就应当引导他们更加自由地写作。
除了必要的命题材作文外,是不是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写作模式或形式,比如日记、周记、随笔、随感、小说、诗歌等。
除了仅有的作文题外,是不是可以提供更多的途径让学生去写作,比如小诗社、文学社等。
除了已有的作文教学资源外,是不是可以向社会延伸,向生活延伸,比如组织学生出动采风,亲近自然等。
写作的要义就是写,老师过多的指导有时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巧指导,精点拔,学生反而能够将教师的指导用于写作实践,反之则不然。写作实践必须有一定量的保证,没有一定量的实践,效果会打折扣,量有时要靠学生自己增加,因而鼓励课外多写,多练笔。
2、让大家参与命题,而不是仅由教师命题
学生在作文时最怕的就是命题作文。从教学实际看,教师命题符合学生心意的,学生爱写的,而且容易写好的不多。这是因为,教师命题有较大的局限性,教师往往站在成人的角度命题,考虑不到学生的'需要。
命题应当结合教师命题,适当向师生共同命题过渡。如果学生有了命题的主动权,那么他作文的积极性就会很高。近几年,话题作文盛行,其实就是因为话题作文学生有了一定的命题权。教师选话题,圈范围,学生定题目,有一定的自由度,至少不会被老师说成跑题了。
当然,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己命题,可能还要更加自由。教师可以根据作文要求出大题目,学生根据俄文要求出具体题目;也可以学生根据作文训练要求,集体命题;还可以学生自由命题,自行作文。
这样,在命题之初,经共同协商共同命题,作文题就有了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就可以避开大而不当的“空题”和无话可说的“死题”,使以学生生活为基点的写作的空间得到拓展,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
反思的作文 篇10
作文就是书面表达,表达什么呢?当然是你看到、听到和想到的东西。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呢?原因很简单,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天生有一种表达的欲望。音容笑貌、言行举止甚至衣着打扮等等实际上都是表达,都是在向外界传递着关于自身的信息;书面表达则以其超越时空限制和更为细腻、深刻、丰富等特点而成为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然而,这不是一件人人都能胜任愉快的事情,它首先要求起码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其次是基本的写作技能。
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文学家无不是语言艺术大师,也必然同时是思想家。这里就引出了作文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语言,一是思想。谁更重要?如果说作文就是表达,而表达就是交流,那么,毫无疑问,当然是思想更重要。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际互动都是思想感情的交流,语言形式只是工具和手段,古人讲“得意忘言”就是这个道理,进一步说,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心心相印”的话,甚至连语言都是多余的,当然,我们在绝大多数时候不能做到,所以还需要这个“累赘”。
就中学作文教学来说,我们的目的不是培养文学家,事实上,文学家不是你能培养出来的,这个社会也不需要那么多文学家;而主要是培养“思想家”,也就是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的习惯、意识和精神,这种观察和思考当然主要是指向人生和社会、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精神等领域,这才是中学作文教学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因为思想不仅是人的权利,而且是人的本质。没有思考的生活是动物式的生存,不会思考的人只能丧失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从而沦为感性和知性的奴隶。
只是由于思考的成果也就是思想必须在物化以后才能更好地交流,才需要语言,需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起来的好的语言,书面语言的要求则更严格一些。事实上,在言语形式的交往中,更多的时候我们缺少的不是言语能力,而是思想!“话语”日益繁荣昌盛,而思想则逐渐淡出,这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奇观。再说,思想可以直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时候压根儿就不需要外部语言。
总之,如果两者不能兼有,宁可要思想!
以上所说的道理都是极其简单的事实,然而,正像马克思以前的学者总是被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蒙蔽而不能发现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这样一个简单事实——马克思正是从这里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一样,中学作文教学也是弄不明白自己的任务和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而一直在黑暗中摸索。
中学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是过分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谓像一篇文章,主要是指形式,如起承转合的行文格式、通顺规范而不乏生动老练的语言、必要的表现方法和手段乃至书写的工整和卷面的整洁等等;尽管也有立意的要求,但不是学生从社会生活实际中分析思考出来的自己的见解,而是命题者事先寓于题目或材料中的结论且大多流于空洞,比如助人为乐啦,全面地看问题啦,追求坚韧的品格啦,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啦等等,这些观点放之四海而皆准,根本无法证伪,当然也就不需要思考,只要举一些现成的例子,然后说一堆大话、空话、套话就够了。
为什么不引导学生去关注和思考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精彩纷呈”的“事件”?像企业改制、下岗分流、环境保护、西部开发、素质教育、农民负担、腐败现象、升学就业、青少年犯罪、庸俗文化的泛滥、社会风气的恶化、贫富悬殊的加剧、精神家园的丧失、党风、行风、民风、贫困、失业、失学、民生、民心乃至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等等等等,所有这些我们天天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现实为什么不能进入学生的视野,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进入学生的作文乃至高考的考场?
我们害怕什么?害怕学生稚嫩的心灵难以承受?害怕他们的思考太幼稚或偏激?然而,他们已经并终将去承受这一切!然而,幼稚的思想总比没有思想好,偏激的观点胜过一切不假思索的'结论!再说,他们总有一个从幼稚到成熟、从偏激到冷静的过程,这正是人的成长规律。幼稚不可怕,可怕的是虚假的早熟;偏激不可怕,可怕的是麻木!更重要的是,只有让他们真正去思考现实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才能真正培养起社会责任感、历史忧患感和人生沧桑感,这是比什么都宝贵的财富啊!
我们害怕什么?说穿了,我们是害怕他们思考!害怕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我们掩盖了真相而代之以假象,撤消了真问题真思考而代之以伪问题伪思考,就中学作文教学而言,则是放逐了真思想真感情而代之以形式和技巧的操练。我们错误地以为,这样一来,学生的心地就变得简单而又清明了,然而,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社会里,学生怎么可能与现实完全隔绝呢?由于不会思考,他们对社会上流行的形形色色的浅薄恶俗的“文化”照单全收,并如获至宝,奔走相告。
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因为他们没话可说,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为什么学生作文中没有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张扬,而是篇篇四平八稳,人人千篇一律,个个异口同声,因为我们早已把他们的思想轮空,然后塞进去我们为他们准备好的一些东西。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总是认为我们比他们自己更懂得他们应该如何生活并妄图替他们安排好一切。
写作又叫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创造什么?当然,从语言形式到表现手法到文体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但是,这显然不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中学作文教学也不可能承担起这样一个需要几代文人尤其是杰出的文学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重任。不同时代的人面临着不同的来自自身和外界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特定时代的个性,也有历史的和人的共性,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中学作文教学正是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去思考这些问题,只是我们为了知道他们有没有真正去思考和思考的结果怎样,才需要物化形式的作文。所谓创造,主要是指表现在作文中的他们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见解:只要是自己的,就是创造;也只有是自己的,才是创造!
没有怀疑和批判就不会有创造,没有真思考就不会有怀疑和批判,没有真问题就不会有真思考,不去关注现实人生怎么会发现真问题呢?而没有真问题和真思考,要作文教学干什么呢?再者,没有思想,语言何用?不能“铁肩担道义”,怎会“妙手著文章”?
把真相告诉学生,把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这才是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反思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反思的作文08-07
[经典]反思的作文08-25
反思的作文(精选)09-28
反思的作文(经典)09-29
(精选)反思作文10-11
反思的作文(经典)10-16
(经典)反思作文09-02
【精选】反思的作文08-16
反思的作文11-03
反思作文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