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摄影》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摄影》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摄影》读书笔记 1
最初以为这是一本谈论如何拍摄出好作品的教学书,结果发现桑塔格在书里论述了相当深邃的内容、探讨摄影甚至是很多现代文化的本质。很有趣,但是读起来特别累,每页都有无穷多的思考看法在里面,认真看起来真的特别慢,算是我看得最慢的一本书,也是近几年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依然感觉只领略到了十分之一,还是想把这些收获或者说看法写下来,有可能出现相当多的错误或者与作者不符的观点,也实属正常情况了。
标题用的是本书的第一个章节标题,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是作者开篇提到并用来诠释后来内容的一个出发点。作者说相机的每次使用都包含一种侵略性,我思考许多,结合论述,我认为的这个侵略性是指摄影师处于自己的立场角度用相机拍下被拍摄的事物的一个瞬间,对于被拍摄的事物是一种侵略,因为拍摄是对于被拍摄对象的一种窥视挖掘,被拍摄对象的一瞬间由相机拍出有可能得出完全不同角度的看待。摄影拍出来的照片每个人会不一样,照片带有拍摄者的印记,似乎又能从侧面说出拍摄的侵略性。
文章用极大篇幅描写阿布斯,阿布斯拍摄的是人们通常意义所说的怪异的恐怖的题材,猎奇性很强,阿布斯不是偷窥而是与所被拍摄的人进行交谈,在两方互相了解后再进行正常地拍摄,阿布斯说对于大家都拍的题材不感兴趣,同时书中也有论述在说被拍摄的对象,相比正常的人们来说,似乎贵族上层和底层贫苦大众更容易受到摄影师的青睐,这我自己也有类似感觉,大家喜欢拍摄一些与自己生活相隔较远的东西,从这些照片中再提取出独特的美,从这点来说,照相摄影确实有窥探探索侵略的意味。相机又有独特特质,特别能够记录时间的忧伤,无论我们看老照片,还是看建筑风景过去的样子,或是我们自己年少时的照片,里面都蕴含着时间的流逝,照片中的那个时刻已经被定格住,而时间不会停止,让人感伤。桑塔格说摄影体现着超现实主义,我的理解是相机通过一张照片却能呈现出更深的世界和含义,这点有那种感觉却很难表现出来。
没人透过照片发现丑,但很多人透过照片发现美,除了相机被用于记录,或用来纪念社会仪式的情况外,触动人们去拍照的,是寻找美。这一段我觉得说得特别好,被拍摄事物多种多样,人们选择把这些拍摄下来,都是想表达其美的感受,有可能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但通过相机记录出来后,也蒙上了一层美的色彩,想通过拍照拍出自己的美,因为照片是真实的,所以想拍出好的效果,从这点来说恰恰是照片不真实的一个点,很有意思,因为照片不会骗人。所以我很期待桑塔格如果现今在世对于现在的手机拍照还有美图软件是怎么看待的,可惜没有如果,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我就是能感觉到,但我没有那种敏锐的笔写出这些东西的本质。相机是带有个人情感的,拍摄同一个事物,总是有不同的照片出现,我太赞同这个了,每个人透过相机或者说现在的手机表达的是自己,并不是被拍摄的对象,当然现在有了自拍的出现,自拍更能体现出这点了,拍出来的照片都是自己满意的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个效果倾注有个人情感的。摄影来自于生活中一个场景的捕捉却大于这个场景,照片的表现似乎都比真实的场景更美一些。又看到一个点,摄影是时间空间的切片,这点真的说得太好了,照片是真实的,处于当时那个时间空间下,但我们无法通过照片去推测这张照片拍摄前后发生的事情,也不能武断地下结论说看到这张照片就说对于照片中所拍摄的空间有了完整的了解。
而且摄影有相当多的矛盾,在看完书之后有了更深的体会,我们可以说一个专业摄影师拍摄的'照片很棒,但有些新手或者菜鸟用稚嫩的技术或者视角的体现同样有其原有的生命力和冲击感。很多摄影师说拍摄就要捕捉那一个时机,却不能否认连续的拍摄同样能出来好的照片。摄影有被用于纪实或者记录,但出来的照片在时间的流逝中会出现不同的看法,摄影是对于时间的一种冻结,但这个冻结有时也会撒谎,而且纪实或者记录用的照片在时间流逝后有可能会成为博物馆图书中的艺术展出作为对当时的一种见证。摄影既表达现实又表达自己,且常有冲突。
又想起马尔克斯的那句照相是魔法,确实是魔法,记忆碎片,化为永恒,把时间切割出来一片,而且摄影与别的不同的是它真正的普及到了每个人身上,所有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拍,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赏析照片,摄影是一种表现现实却又感觉相当不现实的一个行为。相比如何构图如何去调滤镜,我觉得这本书谈论的更本质深刻,就是摄影的魂所在,就像唱歌好听的人有很多,但唱歌能让别人记住成为rockstar的是少有的是有自己的魂的。
本以为自己应该理解了十分之一,写到这里才发现似乎百分之一都没有,真的很想看桑塔格对于现在手机拍照的出现普及还有美图软件的出现自拍的出现的看法探讨,可惜没如果。
在平常的手机或者拍立得的拍摄中,我喜欢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场景,但也不排除毫无意义的场景,处于一种对于生活的记录,对于记忆的碎片保留,一直有种想象就是等到老去之后,把这些照片整理出来看,时间的流动就出现了错乱,我觉得是特别有趣的。
摄影是艺术吗,我觉得讨论这个没有意义,我还不会用也没有用相机进行专业的摄影,现在有的也只是用手机拍立得浅尝辄止,但很期待未来这一天的出现,摄影是魔法,读到这本书是幸福幸运的事情。
《论摄影》读书笔记 2
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的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在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的影像中陶醉。
照片是一观看的语法,更重要的',是一种观看的伦理学。摄影行业最辉煌的成果,是给了我们一种感觉,以为我们可以把整个世界储藏在我们脑中——犹如一部图像集。
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让人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力的关系。第一次被异化的例子现已臭名昭著,人们习惯把世界简化为印刷文字。这种异化催生了浮士德式的过剩精力,并导致心灵受摧残。但这两者又是建造现代、无机社会所需的。相较于摄影影像而言,印刷这一形式在过滤掉世界、在把世界变成一个精神物件方面,似乎还不算太奸诈。
摄影影像对一个人或一次事件的描写,无非是一种解释。摄影影像似乎并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断,它们是现实的缩影,任何人都可以制造或获取。
《论摄影》读书笔记 3
迄今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也许是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他锻炼出了一双极其敏锐的眼睛,以至于他拍出的照片常常带有信手拈来的风格,但却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构协调的作品。有趣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用50nlm的标准镜头拍摄的,而极少用351nm或99mm等镜头拍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精辟的见解。l952年,他在《决定性的瞬间》—文中指出:
“一幅照片,要把题材尽量强烈地表达出来的话,必须严格地建立起形式之问的联系。摄影隐含有辨识功能,就是把真实事物世界的节奏辨识出来。眼晴的工作,就是在大堆现实事物中,找出特定的主体,聚焦其上。照相机的任务,只不过是把眼睛所作的决定记录在胶卷上而己。正如对绘画作品一样,对待摄影作品,我们也是将它当作整体来观看和感受的',而这个整体,我们只须一瞥便可把握。在摄影 作品中,构图实际上就是眼睛所见到的不同元素的同时组合和有机组织的结果。由于内容和形式是不可能分割的,因此,构图是不可能事后补上的,不可能作为一种补贴在基本素材之上的事后设想。换句话说,构图必须具有必然性。
“摄影具有新的可塑性,就是主体运动时瞬间出现的线条所形成的。我们配合着运动而进行拍摄,仿佛运动本身就是按照着自己的预定方式展露着的生命似的。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会有特别的时刻,当这一瞬间出现时,动态进行中的各项因素都处于平衡状态。摄影的任务,就是要抓住这一瞬间,将其中的平衡状态把稳,并凝结动态的进行。”
布勒松认为:“摄影家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出现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须移动1毫米的几分之一,便可以把线条吻合起来。他只须稍微屈膝,便可以将透视改变。把照相机放置在离主体近一些或远一些,他便可以刻画出某一细节——这细节,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宾夺主。然而,对照片进行构图所需的时间,几乎是跟按动快门的时间一样的短,因为两者同是条件反射而已。
“有时,你得拖延一会儿,以等待适当的时机出现。有时,你会感到眼前的景物万事俱备,几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只是还缺一点什么。缺的究竟是什么呢?也许,有人突然走进你的视线范围。你透过取景器,追踪他的行动。你耐心等待着,最后终于按下了快门。你抱着大功告成的感觉(虽然你不知道为什么),满意地离去了。以后,为了落实这种感觉,你可以把影像印成照片,细心分析照片中的几何图形。如果快门是在决定性的瞬间按下的话,你会观察到,原来你已本能地将某一几何模式捕捉下来了。要是没有了这几何模式,照片就会令人感到乏味,缺乏生气。”
布勒松指出:“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它却只能从直觉中产生,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刻,而且,它所牵涉到的种种相互关系,都处在运动之中。应用黄金分割时,摄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没有什么规矩准绳可以遵循。任何几何分析,任何将照片之繁化为线条形式之简的工作,都只能在照片拍摄冲印之后进行。但是此时所能做的只是于事 无补的事后检查而已。我希望永远都见不到摄影机的取景器装上构图格出售,磨砂玻璃上也不会画上黄金分割的线条。” 布勒松是十分反对对拍摄好的照片进行任何剪裁的。
他认为:“对一幅好照片进行剪裁,那就无疑等于将正确的比例关系抹杀掉。况且,构图差的照片,能够通过暗室放大机将其剪裁而改为成功的例子,是绝无仅有的。因为,这样一来,当时视觉上的完整结合已不复存在了。关于照相机的角度,已有很多人讨论过了,然而,唯一有效的角度,只是几何构图上的角度,而不是由摄影师为了取得什么效果而俯伏在地上,或做些滑稽可笑的动作所得到的无中生有的角度。”
【《论摄影》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大教学论读书笔记04-23
血证论读书笔记09-11
现代课程论的读书笔记10-29
《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03-16
国富论读书笔记(精选20篇)11-01
实践论的读书笔记(精选15篇)07-19
矛盾论读书笔记(精选21篇)11-27
《论自由》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9篇)03-18
矛盾论读书笔记(精选12篇)06-26
国富论读书笔记(精选15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