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作文

时间:2024-12-13 15:26:37 端午节 我要投稿

端午作文(精华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作文4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作文(精华4篇)

端午作文 篇1

  雄黄美酒惹人醉,五月初五粽飘香。转眼间又到了端午。

  传说,南宋爱国诗人屈原不愿向敌人屈,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汩罗江,当地居民听说后,家家户户撑船到各水淢寻找屈原,一直划到洞庭湖。找不到屈原的尸体,当地有一个老渔夫,把米团抛入江中说是这样鱼虫们就不会撕咬屈原的遗体,其他人看了也纷纷效仿,不知不觉,这就演变成今天的粽子。

  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学校举行了热烈的端午节传统教育活动。

  首先开始的是“端午节联欢会”,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活动便开始了。大家侃侃而谈,聊得不亦乐乎,我是第四个表演节目的,我谈的主题是端午节插菖蒲的由来。“大家有可能在自家门上看到过一捆捆菖莆吧?这是为什么呢,请听我慢慢道来。”我顿了一下,又接着说:“菖莆的叶片呈剑形,古人认为把它放在门上可以避邪消灾,菖莆的香味浓郁,让人觉得神清气爽……”我滔滔不绝地说着,接下来的同学们也表演了许多精彩纷呈的节目,小玥把一枚硬币“穿”入了瓶子里,她的魔术让我们赞叹不已。小渝和小亚的一段相声也让我们捧腹大笑,回味无穷。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啦!同学们拿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与同学和老师分享。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了小源给我的粽子。一吃,一股浓郁的`香气朝我袭来,哈!是个花生粽子!好容易吃掉了粽子,同学们带来的粽子可真是千姿百态,有三角形的,有斧头样的,还有哑铃型......小姜带来的“千代香”肉粽把它的作用发挥了起来,就是粘了小姜一脸啊!瞧他那样,我差点把肺给笑了岀来;小鑫正埋头吃着他的宝贝什锦粽子,可他一不小心,把粽子掉在了地上,看他那生气的样子,真让人发笑!

  这个端午,我“闹”得好开心呀!既让我们接受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又让我们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端午作文 篇2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说起这首儿歌,大家都知道吧!今天,我就带你走进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快到了,家家户户都去买粽叶,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奶奶也买来了粽叶和糯米跟其他奶奶一起包粽子。节日里,从家乡的村子里走过,你会发现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插着“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过节时,自然也少不了吃!在家乡,过端午节要吃粽子、咸鸭蛋、发了芽的'蚕豆、雄黄酒。遗憾的是,在我的家乡赛不了龙舟,不过,从电视里可以看见赛龙舟时的景象,正当我看得目不转睛的时候,一股粽子味扑鼻而来,原来是粽子煮熟了,我立刻跑进厨房,把粽子端出来。

  吃着粽子,看着电视里的转播,我不禁想到了一位爱国诗人—屈原:他学问渊博,受到了楚王的重用,眼见国家日益衰败,希望全体国民振作起来,就抱石跳江自尽。

  我看了电视转播,又吃了香喷喷的粽子,我又欢快的唱起了这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作文 篇3

  今天是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我想端午节应该是每个地方都有的吧,可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这下我可明白。

  我和奶奶来到大街上,四处都会传来热情的喊声。听"卖粽子啦!甜的,咸的,香喷喷哦!"但最令我注意的是小孩子,他们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都系着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奶奶说,那是长命缕。

  奶奶从大街上买些艾草和蒜头,中午12点,就拿出去放在太阳下晒,说是可以避邪。

  晚上,一家人吃着饭菜,当然少不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还有一道菜叫黄龙出海,妈妈说:"今天是龙的纪念日,所以要烧这道菜。"电视机里,小朋友们正在做游戏,瞧他们的头上画着"王"字,身上还佩戴着五色香囊。

  端午节可真是有意思啊!

端午作文 篇4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题记

  阴历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如今,又是一年的端午节,随着社会的进步,端午节的过法也有所改变,但最基本的习俗,我相信它会永存。

  端午的这天倾盆大雨,本来想陪家人去看赛龙舟的,可惜不能去了,这时妈妈为了解闷就来考验我:“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吗?”

  我思考了一会儿,说:“是纪念屈原吧!”

  “对,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体身。竟渡的习俗,在吴、越、楚时期非常盛行。”

  经妈妈这么一说,我才知道,这赛龙舟里还是大有文章啊!我果然是孤陋寡闻哟!

  之后,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去奶奶家和外婆家过端午。到了之后见外婆仍在包粽子,而且快包完了。上次本来说好让我包的,没包成,这次一定要包一个好看的。于是。我求了外婆好半天,她才肯让我包,然后她一步步的教我。

  “先取一张叶子,分清正反面,光面挨着米,对叠,弯成勺状。注意底部要折点叶子进去,否则又要和上次那样漏了哈。”我认真听着,并照做了,一下子就好了,这次的手感和上次的就是不一样!

  “你就包肉粽吧,反正也是你最喜欢的,把一勺半糯米放入,轻轻抖动粽叶,让米资实,再放入香菇丝,两颗莲子和一段香肠,盖上一勺半糯米,在轻轻抖动粽叶,让米资实”这一步我最爱了,于是我放了一大段香肠,到最后糯米都不能完全把香肠埋没,外婆说让我别贪心,又让我把它们全部倒出来重做,我那时可郁闷死了!

  “接着,折起粽叶盖住米,注意折成三角形,两边一定要把米盖住,并留出多余的粽叶,这样才不会漏用绳扎好,绳子一定要紧。”这一步我认为最难了,我把粽叶子盖了好久,啥形状都被我盖出来了。就差没包成三角形。最后在外婆的帮助下,我才成功包成了三角形粽子。包完后的我有一种成就感,这下有了我,这门传统可不会失传了!

  到了晚上,大家一家人团聚吃饭的时候,舅妈突然对我们说:“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旁边的妹妹又插话了:“我知道,因为屈原不小心掉到河里了,所以大家要扔粽子下去,不让鱼把屈原吃掉,让鱼吃粽子了。”

  顿时饭桌上哄堂大笑,舅妈笑着说:“这也算是吧,至少别人想不到。”这答案太让人|“吐血”了。

  舅舅又说:“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是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者》与《端午的历史教育》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呢。”

  外公看这----说的这么激烈,也来插了两句:“我听说端午节又称‘ 沐兰节’,原来在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之前就出发,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其实在我们的孩童时代,有的习俗是在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若是药用效果更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成碎末,拌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以喝了,不知现在还流行波?”

  舅舅又说:“在古时候,人们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我在一边听着,似乎没我说话的份儿,我刚想说些什么,其他的人马上又帮我说掉了,害得我在那儿尽吃哑巴亏,但我感觉今天比以往格外的热闹,每个家庭似乎都是这样,门前点着香,挂着菖蒲,每个人都在与家人团聚,享受着端午的芳香,享受着端午的幸福时光,让人意犹未尽……

  这,就是端午;这,就是端午的味道!的节日,节日便可以合理说。

【端午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作文02-16

【经典】端午作文01-08

端午作文【经典】02-24

端午的作文【经典】03-12

端午的作文【精选】08-20

端午的作文(经典)12-13

端午的作文(经典)01-01

(经典)端午的作文12-09

端午的作文11-25

端午的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