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作文

时间:2023-05-16 19:05:50 春天 我要投稿

精选春天的作文9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天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春天的作文9篇

春天的作文 篇1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春姑娘迈开轻快的脚步走来。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湛蓝的天空里,洁白的云朵飘来飘去,仿佛是在给天空擦衣服,是为了迎接春天!有时还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的叫着,相互诉说着春天的美丽。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火红的.太阳里,阳光被层层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晃的光晕,是要向全世界庆祝: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健壮的小树上,小树的树枝上生出嫩绿的叶子,展开了自己的身躯,尽力吸收所有的阳光,给小树添上一份生机。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叮咚的小溪里,小溪欢快地流淌着,永不停歇,把欢乐传遍每一个角落,让整个世界都充满欢声笑语。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娇嫩的小草上,小草破土而出,才冒了点头。但小草总是挺着身子,努力地长大,长大,再长大。不管风吹雨打,它们总是像士兵一样,保护春天。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公园里,游乐场里,全是它们清脆的笑声。草地上,孩子们在尽情地玩耍。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在踢球,有的在追逐打闹,还有的在写生呢!天上的风筝五花八门,龙啊,鱼啊,鸟啊,应有尽有。老人们也多起来,做运动,做操,享受着春天的无限乐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家家户户都出来了。

  我热爱春天,我喜欢闻到花儿的芳香,看到大树的新绿,听到小鸟的欢唱。我热爱春天,因为春天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春天的作文 篇2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春天,在我看来,从来都是诗情画意的。初春,河水开冻,小溪缓缓地流淌过草地,将刚刚萌芽的嫩草劈成两半,微风拂过,把刚刚抽出绿芽的枝条渲染得青翠欲滴。花儿抬起了头,嫩黄的迎春,随风而舞的水仙,水色风信子的希望,白色虞美人的安慰,单纯、清丽的玉兰。春花,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在春天悄悄地移动着脚步时,你时常会闻到一阵清香,那是花在提醒你,春天到了,活力回来了,你该醒了。

  梅花清丽地开着,引一身傲骨,不仅立在寒冬中,而且还在春天里凋谢,只有香如故。春花是美的,这是她们一生中最有活力的时刻,虽不似夏天的繁华,但这是春天的希望。虽不似牡丹的雍容,但却是迎春的活泼。春花的美,无法言明,但你却能感受得到,是真真实实存在在那里的。春花,确是美的。春天,最有意义的就是春雨了,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暴”,不像秋天的雨“忧”,更不像冬天的雨“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这句话才能表明春天的雨“温柔如绒”。

  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的响声,也感觉不到鱼浇的淋漓。只觉得好像这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轻轻滋润着大地和人心。印象中,那场春雨总是在那一个初春的夜晚,好象要给人们带来意外惊喜似的柔柔地飘落了;又仿佛生怕打搅了人间的甜梦,于是她是那样静悄悄、如细丝般把干渴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了每一个角落。一场春雨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一年四季中,有各种各样的雨。但是,我唯独喜爱那春天里第一场情意绵绵的细雨。因为这是春的意义。“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风,春,春风。冬去春来,春风习习,给人们带来的是盎然的春意、温暖的生活。因而,自古以来,诗人们对春风情有独钟,以其生花妙笔一次又一次地吟咏之。在中国古代诗人们的笔下,春风富有春意,又是异彩纷呈的。——春风是温暖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风和煦而无寒意。“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徐徐春风的和煦温暖。——春风是柔和的。“轻风摇杂花”,便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风的轻柔之态。春风,春的使者,她带领了温暖来融化这个世界,在春雨刚过时,她来了,给大地带来了盎然的生机,我,喜欢春风的柔。“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我喜欢春花的美丽,春雨的多样,春风的轻柔,春,一直都是诗情画意的。

春天的作文 篇3

  在春天里,我做了一个有关春天的梦。不知为什么,梦中的情景怎么挥也挥不去。于是,我把这个梦纪录了下来。

  那是个寂静的春天,清晨,灰暗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两条可爱的小金鱼正在水中欢快地嬉戏。不一会儿,一条小金鱼发现自己的同伴忽然不见了。她找啊找啊,终于在岸边发现了自己同伴的尸体。同伴肚皮朝上,眼睛瞪得老大,好像有无穷无尽的疑问,在追问苍天。

  水波轻轻推着同伴,渐渐地,同伴与水面上漂浮的废包装盒、废塑料等垃圾漂在一起……

  小金鱼实在看不下去了,她大声哭着喊着上下翻腾。她无法弄明白,同伴好好的怎么就死去了呢?

  正当小金鱼疑惑不解的时候,有一只畸形的青蛙爬了过来对她说:“这里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此地不宜久留,赶快走吧!”话音刚落便死去了。最后,小金鱼也因为中毒太深死掉了。

  那是个死一般寂静的春天。田野里,一个个工厂的烟囱不停地冒着滚滚浓烟,连太阳也失去了光辉。

  那是个死一般寂静的春天。森林消失了,只留下一处处被砍伐的树桩;花草都枯萎了,再也找不到美丽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和飞翔的鸟儿……

  那是个死一般寂静的春天。大地、天空、江河、湖海,到处都流传着死亡讯息。

  我哭了,在梦里哭出了声音,哭得伤心极了。

  突然,有一艘彩蝶形的飞船向地球冲来。有个声音说:“你们到哪儿去?”“去地球,现在正是地球最美丽的季节,我们去欣赏春天。”“别去,现在那儿是死一般的寂静。”但是飞船仍然快速向地球驶来。约十分钟后,飞船停在了距地球约一千米的地方。飞船里的外星人用遥感仪器扫描地球。他们发现电脑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地球与他们原来的想象截然不同,一片荒凉。他们立刻用电脑展开调查,发现地球的空气污染实在太严重了,使得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都无法生存了。

  外星人准备回自己的星球,可飞船动力系统出了故障,无法以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于是他们计划修复动力系统以后再走,顺便再进一步调查一下地球的环境状况。

  他们发现,造成地球死一般荒凉的原因,是人类引起的。例如:因砍伐树木所造成的水灾、旱灾、沙尘暴;因人类战争核爆炸破坏了地壳局部地区的压力平衡所引起的地震;因废气污染使大气臭氧层遭破坏,等等。外星人坐不住了,他们开始商讨如何拯救地球……

  不知不觉,我被什么惊醒了。在静静的`春夜里醒来的时候,我感到喉咙哽塞,呼吸困难,欲哭无泪。这是一个什么怪梦呢?我想,我们自己的地球,为什么这么不珍惜,难道非要由外星人来拯救吗?我知道,外星人也只是人类的预想,拯救地球还得靠我们自己。在这个早春里,我已经感受到习习吹来的春风——人类的环保意识正逐渐增强,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环保法规也最终被通过审议。我国去年立了环保法,环保意识正逐步深入人心。

  常听妈妈说,梦与现实总是相反的,我感到确实如此。我梦里的春天是死一般的寂静,静得让人可怕、让人窒息,而现实里的春天是恬静的,静得使人甜心、使人陶醉。我推开这个春天早晨的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让我亢奋。我想我应该为环保做点什么。于是提起笔,记下了我梦里死一般寂静的春天,唯愿能唤醒那些只做美梦的人们,要热爱自己的家园,保护好我们的地球。

春天的作文 篇4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河道两旁的垂柳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河岸上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野花,满天飞舞的小蝴蝶,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那河道两旁的垂柳,一条条柳条随风摇曳,好似老师那飘逸的长发。而那青青的小草,五颜六色的野花和满天飞舞的`蝴蝶,跟懵懂无知的一年级小学生一样,对自己没有约束,做事毫不谨慎,不顾后果。

  而我,也是从懵懂无知的小孩来的。一年级期末考试,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可以休息五十分钟。同学们都自顾自地去玩耍,而我,却在观赏一场“世界大战”——“一年级攻打六年级”的大战。

  其中“打战”的也有我的同学,我觉得看他们打没什么劲,也摩拳擦掌准备上阵。虽然我,自认为打得不错,但我还是带上了武器——雨伞,毕竟,“功夫再高,也怕菜刀”。我冲上了“前线”,随意找了一个自认为弱小的六年级学生,向他发起挑战。他看见全副武装的我也不由得一惊,可能他觉得我只是一一年级小学生,肯定打不过自己,便马上进攻。

  我被对手的突然进攻吓倒了,雨伞像倒塌的楼房一样,"咣当"落地。对方见我失去武器,便直捣黄龙,上来就是一拳,还狠狠地踩了踩雨伞。我被一拳打退了几步,便马上逃跑,而对手见己得胜,扬长而去。我赶紧捡回已支离破碎的雨伞,去找老师诉苦,老师摸摸我蔫了似的头,帮我拭去脸上的泪痕,极力安慰我

  当时的我真是太愚蠢了,一年级打六年级,不可能的事,那时,如果没有老师当时的安慰,我也不知会是怎样的。仰望天空,那髙高挂在高空的太阳,那金色的光芒照耀大地,就像老师关护着学生。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好像依偎在老师怀抱之中。

  但是,再过几个月,春天就要走了,而当年安慰我的老师,也在四年级时,调到了杭州。时间飞逝,唉,我后悔当年竟没有多看老师一眼,真是后悔莫及啊!

春天的作文 篇5

  几天天前下了这三月的第一场雨,天气渐渐由凉转热,时令已然是春季了。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季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说的大概就是此时的景象了——一场春雨悄然袭来,小草就感受到了春天的召唤,偷偷从土里钻了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让原本光秃秃的'地上多了一层生机勃勃的绿毯。路边的车辆奔驰而过,绿毯上的露珠就趁人不注意时蹦了下来;蓝色的天空上,时不时能见到一两只鸟儿或衔着新泥或叼着草根,蚜虫,往自己的新巢奔去;跑步时,意外地发现操场上的几株杨柳也吐出了新芽,模样可爱极了;清晨乳白色的雾笼罩着大地,待到中午,就全都散去了。阳光仿佛给大地镀了层金边,翠绿色的树叶被暖金色包裹着,在微风中摇曳;行人早已脱下那厚厚的棉服,换上了换上了鲜艳的春装,爱美的女孩子,早就迫不及待地穿上了轻盈的短裙。小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奔跑着放风筝,看到一只只风筝飞上蓝天,小孩子们也放飞了自己的梦想……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瞧,春姑娘多美呀!她头上戴着五彩的花环,眼睛又大又亮,如花蝴蝶一般忽闪着,头发披在肩上,身着柳色长裙,上面还带着花的香气。她赤着双脚,走过一片又一片的山川河流,凡是她走过的地方,溪流便涌了出来,河冰破了,河水翻滚着,好像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一样。岸边则是杨柳依依,鲜花朵朵,绿草茵茵的一番景象,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春天是耕种的季节,田野上,农民伯伯正在辛勤地播种,看,那一排排绿油油的稻田随风跳着轻快的舞蹈,金灿灿的油菜花镶在山脚下,农民伯伯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笑得皱纹都挤在了一起,笑的泉水也陪他们歌唱。

  我爱春天,我爱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我爱春天如茵的绿草,我爱春天衔泥筑巢的鸟儿,我爱春天丝丝的细雨,更爱春天勤奋忙碌的人……

春天的作文 篇6

  纵观中国戏曲发展史,戏曲艺术的发展无不体现在声腔艺术的创新上。京剧艺术就是在融合各兄弟剧种声腔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京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仅从乐队编制的嬗变就能一窥其声腔艺术发展的端倪:从最早期京胡、弦子、鼓、大锣、小锣的简单伴奏模式逐渐增加了月琴、铙钹;从梅兰芳大师开始,又增加了京二胡;到上世纪50年代,又增加了秦琴;从《赵氏孤儿》创演开始,乐队又增加了大阮;“样板戏”排演时期,为了提升音乐感染力,在传统京剧乐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洋乐”。上世纪70年代末,在恢复传统戏时,京剧乐队又稍作调整,以中阮代替了秦琴。这种乐队建制和伴奏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

  进入新时期以来,京剧艺术从业者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不断探索前行,创作了一大批新剧目。然而,京剧乐队伴奏模式发展方面并没有超越前人,最多是采用“样板戏”的伴奏模式,虽然音乐厚度有了,但也存在致命的缺陷:音乐节奏控制得比较死,京剧三大件不突出,流派特色不突出。近几年来,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经常到各地调研,发现各地方剧种都在思考乐队的建设,特别注重加强音乐的厚度,加强伴奏的效果,在乐队改革方面走在了京剧的前面。

  京剧艺术家和有识之士一直关心京剧艺术的发展,在近10年研究京剧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总结出以传统京剧乐队为基础,根据各行当的唱腔音乐特点,适当增加民族乐器,强化伴奏效果的改革思路。具体来讲,就是将京剧乐队进行了加强——除了京胡、月琴各一把外,还包括4把京二胡,2把三弦 (一大一小),2把大阮,2把中阮,1把秦琴、琵琶、笙。这种做法,首先是考虑突出中国风味、民族风味,再次是为了增加音乐的厚度和张力。为什么京胡和月琴没有调整呢?第一、京胡是领奏,是乐队的“神儿”,不能变;第二、月琴作为重要的弹拨乐器,最主要的指法是右手的轮和搓,如果增加则演奏手法很难达到完全一致,会让人感觉“打架”;第三、强化训练,要求其他文乐演奏员的技法一定要统一,避免破坏了整体音乐形象。在国家京剧院承担的传统经典大戏《龙凤呈祥》的排演中,我按照改革的思路对乐队进行了加强,效果比较理想。首先音乐厚重了;二是突出了行当的声腔特点:老生更加脆、亮,旦角更加柔美。如果说还有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对音乐唱腔没有配器,基本上还是大齐奏。

  去年10月,经过多方论证、周密安排,首都京胡协会组织了一台“京剧音乐会”,既展示了京剧乐队的历史,又对京剧乐队的发展进行了前瞻和实验,让观众直观感受京剧乐队改革的效果。 “京剧音乐会”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集中展示了京剧乐队的发展;第二板块,在没有配器的情况下,比较传统乐队和加强版乐队演奏效果;第三板块,通过配器和加入民族管弦乐队,展示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指出了京剧乐队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举办这场音乐会,重点在于展示创新成果。经过创新,京剧乐队的演奏音色更加丰富,音乐张力加强,突出了民族乐器的音乐特色,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和尝试。特别是第二板块的设计,独具匠心,是这场音乐会的中心,通过对传统京剧乐队与加强版乐队演奏效果的直观对比,揭示京剧乐队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实施性。这次京剧音乐会办得非常及时,是对京剧音乐人的鞭策,对京剧乐队创新发展的推动,这种意义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得到具体验证。

  即将于18日在上海举行的新春京剧晚会,以更强大的阵容来展示京剧音乐改革创新的成果,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李祖铭)

  京剧的乐器

  单皮鼓 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为鼓佬(即鼓师)。

  板 亦名檀板、拍板。打击乐器。由三块宽约6公分、长约20余公分的红木或黄杨木板制成。分二组,前组二块木板,用弦缚紧,后组一块木板,二者以绳联接。主要用于歌唱时打节奏,也配合单皮鼓来领奏锣鼓点子和指挥其它乐器,合称鼓板。由打单皮鼓者兼管。

  堂鼓 亦名同鼓。打击乐器。以木为框,形似腰鼓,两面蒙以牛皮。奏时置于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形制大小不一。京剧用于战争、升帐、升堂、刑场、起更等场面,及唢呐吹打等。除了表现战争,都由鼓佬兼管。

  大堂鼓 又名南堂鼓,因形似花盆、俗称花盆鼓。木制框,面大底小,两面蒙以牛皮。奏时架于木架上,以鼓棒槌击发声,声音较堂鼓低沉雄壮。用于战争场面,能加重气氛;有时也用于旦角唱反二黄的伴奏上(轻打);亦用于曲牌伴奏如[夜深沉]中;为《击鼓骂曹》和《战金山》等剧中的专用鼓。

  大锣 打击乐器。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30公分,有锣门(即锣心,直径约10公分的圆平面)、锣边(与锣心相连的外围斜面)两部分。奏时左手持锣绳,使锣面垂直,右手持击槌,以槌头(用布裹成)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锣音高亢。京剧所用形体较小,称京锣。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配合突变的情感等。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揣锣、打边等。

  小锣 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部稍突起,直径约20余公分。奏时左手食指、拇指掐锣边,右手持锣板(长约17公分的竹片),以锣板下端侧面斜棱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发音清朗。多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如丑角)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

  钹 又名铙钹。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其径约全径的l/2,正中有孔,穿系绸条或布条。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初出印度,后传至中国。有大小不同的多种形制。在大锣和小锣中间加强节奏,并起联系作用。有时也代替大锣配合某些动作。

  铙 钹之大者称铙。又名大铙,或大钹。形体比钹大而厚,故音量也较大。例如武戏《铁笼山》中姜维起霸,用以配合,声势更为壮大。

  小钹 又名镲锅或镲锅子。形制最小,多用于配合剧中武人“走边”的动作,故又名走边钹。

  齐钹 打击乐器。厚薄约有钹的1/4。又名水镲、普钹、宫钹、水钹、荷叶。京剧常用于跳加官,故又名加官钹。在配合唢呐曲牌时,作为节奏(节拍)的标准。

  哑钹 亦名吹打钹。打击乐器。形似大铙而小,径约半尺余。京剧常用于唢呐曲牌,以按节拍。

  碰钟 打击乐器。又名撞钟、星、星子。铜制,形如酒盅,以两钟碰击发音。用于青衣唱的反二黄里(如不以大堂鼓伴奏,即不用),唱腔中随板作节奏,过门里随鼓打花点子。也用于和其它管弦乐合奏的曲脾里面。

  云锣 打击乐器。又名十面锣、九音锣。由10个固定音高的小铜锣,按照音阶的高低编成一组,放在特制的木架上,专用于合奏的曲牌。

  汤锣 打击乐器。又名堂堂、小汤汤。形如小碟。有时用于管弦乐合奏的曲牌里,敲击时打闪跳式的节奏。

  京胡 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主要用于京剧伴奏。形似二胡而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直径约5厘米,一端蒙以蛇皮,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奏时使马尾弓擦弦而发音,其音刚劲嘹亮。是京剧管弦乐伴奏中的.主乐器。

  二胡 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木制或竹制,直径约8—9厘米,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琴杆上有二轸,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原来京剧不用,由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等创始,在京剧青衣唱腔的伴奏中增添了二胡,现在广泛沿用。

  小三弦 拨弦乐器。三弦之一种。京剧界习称南弦子。在曲调中起节拍作用。是京剧伴奏中主要辅助乐器之一。

  月琴 拔弦乐器。发音清脆明亮,是京剧伴奏中主要辅助乐器之一。

  笛 横吹管乐器。常用者有梆笛和曲笛两种。梆笛常用于梆子戏伴奏;曲笛常用于昆曲和京剧。梆笛型体小,音色清脆;曲笛型体大,音色醇厚。笛是京剧吹奏曲牌的主乐器。

  笙 簧管乐器。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能奏和音,吹奏时声音清颤柔和,常与笛配合伴奏。

  唢呐 簧管乐器。由侵子、木管、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吹奏时侵子上装一芦哨以发音。侵子形似葫芦;木管形似竹节,上细下粗,开八个音孔;碗子即铜制扩音喇叭,套在木管下端,可以上下移动。唢呐有各种尺寸,名称也不同,大者名喇叭、大吹,小者名海笛、小青。京剧中常用的除大唢呐外,还有6寸以下的海笛,又名小唢呐,发音尖而内亮。唢呐在京剧中常用来烘托渲染发兵、饮宴、庆典等场面的气氛,以及群吹曲牌时作伴奏。海笛常用于武戏中伴唱昆曲。

  挑子 吹管乐器。由两节长喇叭筒组成,上节比下节细,形似大号。发音简单,仅61两个音阶。京剧舞台上用以增强气氛。大将起霸,罪犯行刑,均常使用。亦用作马嘶效果。演出开始前,紧接吹台,吹奏挑子;大轴子戏唱完吹奏挑子,表示散场。称为挑子起、挑子落。

  京剧的调门

  我们常听京剧演员说某某唱正工调或六字调,也有说工半调,六半调的,由于过去以正工调为京剧舞台的标准调门,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说法。原来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器的定调以笛或箫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即上字调,相当于今之降B调;尺字调,相当于今之C调;小工调,相当于今之D调;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可能是4字调的谐音),相当于今之降E调;六字调,相当于今之F调;正工调,又称五字调,相当于今之G调;乙字调,相当于今之A调。

  所谓上、尺、工(小工)、凡、六、五(正)、乙,这七个调门或称音调是以我国传统戏曲记录曲调的文字谱,即工尺谱中的七个音符来命名的。按现行简谱来对照,相当于阿拉伯数字为音符的1、2、3、4、5、6、7七个音符。因曲笛中各音调的定调都是以小工调为基础,要看各调中的"工"音(即3)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什么音,就定为什么调名。例如正工调中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五"音,所以称五字调,又称正工调;凡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凡"音,所以称为凡字调,又称趴字调;乙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乙",所以称为乙字调,以此类推,遂形成上、尺、工、凡、六、五、乙这七个音调。由于现在通用简谱或五线谱,尤其是大演样板戏的时候,京剧与西洋乐队联袂演出,六字调,小工调的叫法就更不时兴了,所以现在都以CDEFGAB这七个英文字母取而代之了。

  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

  京剧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二黄”和“西皮”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关于这两大声腔的由来、形成与发展,在此不作考证和论述,仅就传统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做一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那么,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以老生唱腔为例,将“西皮”和“二黄”的主要特征简单作一描述和比较。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尖锐、华丽,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另外,“西皮”和“二黄”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节拍时,在弱拍入唱;4/4节拍时,在次强拍入唱)。“二黄”的入唱位置在强拍(任何节拍均如此)。前者由于是弱拍入唱,且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因此,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后者由于是强拍入唱,强弱关系比较明确,节奏扎实、稳定,增强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然,这些只是它们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至于特殊情况的各种特殊处理也是存在的。

  京剧常用的伴奏乐器

  在京剧唱腔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声腔不仅派生了反调“西皮”和反调“二黄”,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剧种腔调,如[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娃娃调]、[汉调]等。由于这些外来腔调在保持其原有结构和调性特点外,其旋律风格都不同程度地与“西皮”、“二黄”相近或相融,特别是胡琴的定弦和把位上分别相同于“皮黄”,故习惯地把这些强调分别归入“皮黄”列之中,如[二黄四平调]、[西皮娃娃调]、[西皮南梆子]、[二黄汉调]等。

  谈到声腔的作用,不能不谈及到节奏的运用。京剧唱腔的节奏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其典型板式有:[原板](2/4节拍)、[慢板]、[三眼](4/4节拍)、[流水]、[快板](1/4节拍)、[散板]、[摇板](自由节拍)等。[原板]为基础(原形)板式,其它各板式是在[原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如[慢板]、[三眼]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加倍扩充,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丰富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更加丰满、华丽;而[流水]、[快板]则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收缩,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简化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和节奏更加简练朴实,增强了力度;又如[散板]、[摇板]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自由伸展或紧缩,增强了唱腔表现力和戏剧效果。象其它类型的音乐一样,节奏越是缓慢,情绪越是趋于平稳、优雅,反之则越是活泼、激动。不同的板式与不同的声腔有机搭配,则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

  京剧的声腔与板式进行各种有机搭配,形成了完整的京剧唱腔体系。分析京剧唱腔的表现功能,大致归类为三种,一是抒情性,二是叙事性,三是冲突性。腔多字少的多用于抒情性唱段,如《文昭关》中伍员唱段 [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和《贵妃醉酒》中杨贵妃唱段[二黄四平调慢板]“海岛冰轮初转腾”。而腔少字多则用于叙事性唱段,如《凤还巢》中程雪娥唱段[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而第三种“冲突性”唱腔之所以单独归为一类,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京剧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人物之间产生戏剧冲突时进行激烈的对唱或联唱唱段。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与铁镜公主的对唱[西皮快板]“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

  京剧音乐常识——西皮

  西皮二黄,又称皮黄,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西皮”和“二黄”本是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起源于秦腔,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了西皮;二黄是由吹腔,高拔子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西皮又称“北路”,同二黄称为“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京剧西皮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二黄相比,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调,也包括二六、摇板等板式。是京剧的主要唱腔。

  “西皮”唱腔是京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之一,源自秦腔、汉调。它的演唱用胡琴伴奏(个别有用唢呐的),胡琴定弦为“——3”弦,即里弦,外弦3。“西皮”唱腔一般是眼(弱拍)起板(强拍)落,它的上、下句均有较为固定的落音,如生角上句多落在“2”或“3”音上,下句多落在“1”音上;旦角上句多落在“6”音上,下句多落在“5”音上。

  “西皮”唱腔板类多样,曲调丰富,具有表现多种情绪的演唱功能。由于它的曲调高亢爽自,音的进行可以有较大幅度的跳跃,所以一般适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如《辕门斩子》表现杨延昭的激怒心情,用的是“西皮”唱腔;它的曲调也可以做平稳行进,表现平静舒展的情绪,如《失街亭》诸葛亮叮嘱马谡时,唱的是“西皮原板”。

  “西皮”有所谓“反调”,即“反西皮”,胡琴伴奏也用“——3”弦。“反西皮”唱腔上句多落在“1”音,下句多落“5”音,生、旦相同。“反西皮”板类较少,旋律多下行,适于表现悲伤情绪,如《西厢记》崔莺莺因母亲赖婚而伤心,唱的是“反西皮二六板”。

  “二黄”是京剧唱腔另一个主要曲调,也多用胡琴伴奏(个别有用唢呐的),用“5——2”弦。“二黄”唱腔上句生角多落“1”音,旦角多落“1”音;下句生角.多落“2”音,旦角多落“5”音。它的板类也很多,曲调也富于变化,具有表现多种情绪的演唱功能。由于它的曲调较为平稳,音的行进起伏较小,适于表现沉稳庄重的情绪,如《二进宫》的宫廷辩论,唱“二黄”。“二黄”曲调又可做较大幅度的跳进,以表现凄凉悲惨的情绪,如《逍遥津》汉献帝感叹朝廷不幸时的唱段。

  “二黄”也有“反调”,即“反二黄”,胡琴伴奏用的是“1——5”弦。它的上句多落“1”或“5”音,下句多落“2"音,生、旦相同。“反二黄”唱腔的曲调音域广,更富跳跃性,擅长表现凄惨壮烈情绪,如《李陵碑》中杨继业临死前的大段唱腔,就是“反二黄”。(安志强)

  京剧中的韵白、京白与方言

  念白在京剧里是很吃重的一门功夫。京剧念白可分为韵白、京白和方言三大类。

  韵白采取湖广语音加以美化,稳健庄重,韵味浓厚。因为、京剧的主要声腔西皮、二黄最初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从而在吐字归音上,因循了湖广音的念法。

  老生戏中以念白吃重的剧目有《四进士》《甘露寺》《追韩信》以及《三审》(《审潘洪》《审刺客》《审头刺汤》)等。剧中念白慷慨激昂,流利酣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又如旦角戏《宇宙锋》里“金殿”一场,赵艳蓉怒斥秦二世的罪行,字字千钧,气势磅礴,充分表现出中国妇女的反抗精神。

  京白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活泼俏皮,通俗易懂。多用于小生、小旦、小丑戏中。如《金玉奴》《花田错》等。架子花脸也偶尔用几句京白,显得人物直爽、憨厚并富有幽默感。如《辕门斩子》中的焦赞,《李逵探母》中的李逵。

  方言是吸收了地方语言,加以夸张而成的。如《金山寺》的小沙弥念苏白;《狮子楼》里的大公和《武松打店》里的大解差,念白用山东口音。《徐良出世》里的徐良则采取了山西语音。

  近代历史剧《火烧望海楼》中的劳动妇女崔大脚心直口快,爱憎分明,敢于向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斗争。她的念白用天津话,点染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春天的作文 篇7

  一年四季中我最爱的是春季。

  春风吹过,吹绿了垂柳,吹绿了小草。草地上孩子们在沐浴着温暖的春风,在放风筝呢!

  春风中柳树摆动着长长的枝条好像在翩翩起舞,那轻盈的舞姿好像要飞起来,清澈的流水倒映着她那多姿多彩的身躯,岸上的绿草和鲜花倒映在水中,水底仿佛是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

  粉红的`桃花开了,远远的望去像一片绚丽多彩的朝霞。梨花开了,雪白雪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金黄金黄的迎春花开了,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一阵微风吹过,顿时一股花香扑鼻而来,让人陶醉。细听,蜜蜂们已在辛勤工作,“嗡,嗡,嗡”地飞来飞去。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春季真迷人呀!

春天的作文 篇8

  春天,一个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诗人为她吟诗,画家为她作画,她不仅美丽,而且她还是人们赞美的对象。

  春季,到处都有春天的脚印,安宁的春天在哪里?让我带着你们一起去寻找吧!小燕子回家了,它们在蓝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有的站在树枝上欢乐地唱歌,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安宁图书馆外的墙上,从里墙爬上来的枝条上长满了嫩黄色的迎春花,提醒经过这里的人春天来了,迎春花像报信的使者一样,代春姑娘向人们问好。我们来到了学校,向校门的方向往前走,路两旁开满了一棵棵美丽的桃花树,桃花的颜色比较红,独朵开放,好像一颗颗小星星,这些桃花树犹如欢迎的人群正在鼓掌欢迎我们小学生呢!

  现在,我要带大家去一个最具有春天特色的地方。那就是百花公园。百花公园里,一朵朵美丽的花儿竞相开放,一团团艳丽的樱花美丽动人,可谓是花团锦簇。颜色较粉红一点,树枝向下垂的垂丝海棠婀娜多姿。白色花瓣比较大一点,黄色花蕊,洁白朴素的是杏花……这些迷人的花儿给百花公园增添了更多美丽的色彩,百花公园的春天真是百花齐放,鸟语花香。来到美丽的东湖,小草急忙脱下了一身枯黄的旧衣服,换上了嫩绿的`新衣裳,悄悄地从地下探出了小脑袋。东湖的四周,柳树姐姐发出了青绿色的嫩芽,在春风姑娘的吹拂下摆出她那美丽的长辫,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春天的田野就更美了,农民伯伯开始为春耕而忙碌。春天洒下辛勤的汗水,秋天收获丰收的喜悦。

  啊!我爱你,美丽的春天。

春天的作文 篇9

  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可见春天是多么重要。大树如果不在春天吸收土中的养分,就不能在夏天枝繁叶茂。农民伯伯们如果不在春天播种,秋天的仓库就不会硕果累累。

  春姑娘正在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看!“春江水暖鸭先知”在冬日结冰的湖,如今已经解冻了,几只毛茸茸的小鸭子欢快地游着。那棵原本已经快枯萎的桃树也长出了嫩芽,富有了春的气息。就连我家花园中,那几株我叫不出名字的野花,也生机勃勃地生长着。不知何时冒出的小昆虫已经融入到这个世界中了,大雨前的蚂蚁忙着搬家,大雨过后蜗牛也从土中爬了出来。我家前头的那棵老树上,几时又新添了几个鸟巢;每天清晨总能传来一两声清脆的燕语。

  家家户户的老人、小孩,还有青年人们都投入到春天的怀抱里。老人们带着自己的宠物到公园中悠闲地散步,静静地听着莺歌燕语。小孩们抱着足球,拿着沙包,总之把可以拿的玩具都带上,迫不及待地跑到院子里,和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与欢乐。年轻人们穿着颜色鲜艳的衣服穿行在大街小巷,他们虽然很忙碌,但是脸上却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我爱春天,爱它纯真又充满生机的色彩。

【春天的作文】相关文章:

春天_春天来了_春天作文06-30

春天的春天作文08-09

春天春天作文03-03

春天春天作文08-17

描写春天的作文:春天的歌_春天的作文03-05

描写春天的作文:春天的“绿”_春天的作文03-05

描写春天的作文:春天来了_描写春天的作文03-06

春天景色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 写春天的作文08-11

春天作文_描写春天的作文05-25

春天作文:春日_春天作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