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古非今成语故事
导语: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以古非今表示用历史故事来责怪现世。下面是以古非今成语故事,欢迎参考!
【故事】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摆设酒席,庆贺自己寿辰,六十位博士前来拜寿。酒宴开始以后,远相李斯说:“五帝的制度不是一代重复一代,夏、商、周的制度也不是一代因袭一代,可都凭着各自的制度治理好了。这并非他们故意彼此不一样,而是由于时代变了,情况不同了。如今天下己定,法令出自陛下一人,百姓应当致力于农工生产,读书人应当学习法令。现在读书人不学今而效古,用古法来诽谤当朝,这就是扰乱民心。为此,我请求陛下让吏官把不是秦国的书籍全部焚毁。除博士官署所掌握的之外,天下有收藏《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的,全部送到地方官那里去一起烧掉。有敢在一 块谈论《诗》、《书》的,处以死刑示众。用古代的人来否定攻击今天的现实的,就满门抄斩。官吏如果知道而不举报的以同罪论处。下令后三十天仍不烧书的,要判以重刑。所不取缔的是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如果有人想要学习法令,可以拜官吏为师。” 秦始皇赞成李斯的建议,下诏说“可以”。
【拼音】yǐ gǔ fēi jīn
【出处】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中摆酒贺寿。70位博士前来拜寿,丞相李斯当众宣布:“今后必须把《诗》、《书》及诸子百家的著作统统烧掉,再谈论者处死,以古非今也要处死,甚至满门操斩,秦始皇当众下诏通告天下。
【典故】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释义】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用历史故事非难当今
【近义词】以古讽今
【造句】
1、说这部历史著作是以古非今,那是毫无根据的。
2、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3、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
4、有敢谈论《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者判黥刑。
5、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6、科学地总结中国古代史学的理论成就,并不是以古非今,也不意味着贬低外来的有关历史发展及史学自身发展的理论。
7、罪在以古非今!朕就是要把你们这些腐儒引以为据的子史经书统统付之一炬,永远断除祸根!
8、正确的做法是“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以古非今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成语故事01-30
经典成语故事03-12
经典成语故事大全10-27
中华成语故事08-16
经典成语故事简短10-31
最新成语故事03-13
南橘北枳的成语故事10-27
箪食壶浆成语故事11-01
探骊得珠的成语故事11-19
爱鹤失众的成语故事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