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1
我有幸观看了《家庭环境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讲座,听了讲座后,收获很多。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假如孩子在适当的赞扬中生活,他就能学会自尊;生活中充满关怀,孩子心中自然会有爱;假如在平等中生活,他也就学会公道;不断得到鼓励,必然会建立自信;生活中缺乏爱,他也会冷漠;假如经常受到羞辱,他自然也就会卑微;若总是得到不恰当地夸奖,必将陷入忘乎所以的自负;耳旁听到的总是埋怨,他也就会学会了责怪;常常遭到训斥殴打的孩子,也会对人粗暴;常受到辱骂的孩子,难有文明的语言……著名作家罗兰的一句话精辟的说明了环境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她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的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了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她还说,形成一个孩子的人格与观念的,决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或教师的言论,更是环境中的每一房舍`每一草木`每一寸的风沙`每一同伴`每一点滴的生活琐事和每一项课内或课外的活动。这些激情洋溢的话语无不说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源于孩子潜在的模仿意识与家长的榜样作用,因此,家长的个人素质、行为习惯等,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2
家庭教育应该立足于孩子的持续健康成长,充分认识、把握孩子的特点、特质,遵从成长规律,从环境营造、平等交流沟通、观念分享与碰撞、家校链接一体,成长与成才有机融为一体等方面努力,让孩子在爱、责任中,带着梦想,胸怀理想,飞向属于自己的未来。需要重视的是:
一、学会认同并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不完美是天下人与事的常态,不完美有时也是一种美,做为家长,可以对孩子有期待,但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于功利化。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帮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寻找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获得幸福的人生。
二、努力避免粗暴的家长作风。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待孩子,首先要尊重其是独立的、有人格尊严的个体,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这点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孩子愿意沟通、乐于参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严与慈应该并行不悖,而不是只取其一。
三、注重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所谓耳濡目染,做为家长,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其实时刻都是在观察、在学习的`,细节是魔鬼,兴许一个生活的小细节,都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是以,做为家长,应努力做好自己,同时,敢于在孩子面前展现自己不足的一面,敢于接受孩子的批评,与孩子一起成长。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3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生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身体素质,是良好教育的根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必须承担起社会的重任,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在学习的必要前提下,首先要保证身体的健康!
通过观看这次教育讲座,深知:运动是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精神娱乐的重要。
青少年爱玩是天性,学习是被动,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创造优质的学习态度,为了让同学们在枯燥的学习之外拥有更丰富的体育精神和课外生活,因此发展体育运动也变得十分重要了。
正如教育讲座中所说的:同学们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创造和发现新的运动方式,这也是开发创造潜力和想象力的一种。而家庭运动习惯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教育观,既可以强身健体,又为孩子分散学习中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不论是学生还是大人来说,精神方面的需要要大于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需要强身健体,更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则形成了一种全民家庭运动教育。它对孩子学习上压力的分担,也对大人工作辛苦的排泄都是一种不错的调节。
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生活,我们要不断地发掘运动中的理念和从中获得的道理,运用到学习中和生活中,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多姿多彩!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4
听了王樾漫老师题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和良好习惯》的网课,我感受颇深。对于孩子的教育谈几点想法:
首先,要提高孩子自我价值感,提升孩子的自我认识。教师要有耐心,静待铁树开花。夸优点,促成长,增强自信,在自信中慢慢成长,改变自我,成就孩子。
其次,爱孩子,尊重孩子,好好夸夸孩子。不仅在家里对自己的孩子这样,在学校里对待学生同样如此,你爱她们,她们会把同样的爱给你,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相信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再次,家长要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家长最好的教育,就是学习给孩子看;最好的教育,就是奋斗给孩子看;最好的教育,就是永不放弃自我成长;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你给他灌输什么,而是他能从你身上看到什么样的活法。你热爱生活,孩子也会过得诗意;你活得丰盈,孩子也会努力绽放。父母有多懂生活,孩子就有多爱生活。父母彼此恩爱,就是最好的教育。父母恩爱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会坚定不移地相信爱情。
我们业余时间还在坚持听课学习,并积极与同学互动,孩子会有极大震撼的,我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一下就高大起来,也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教育就是榜样,就是印象,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做好自己的教育!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5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6
常常听到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呢?什么都不干!”孩子为什么懒?“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好?其实这个“懒”是我们做父母的培养出来的,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懒”时,我们已经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劳动教育时期。从小我们注重孩子的学习培养,注重孩子们的艺术培养,注重孩子们品德培养,却忽略了孩子的劳动培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小,大点了觉得孩子各项学习太忙,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干,可以说连东西掉地上都可以绕着走,猛的发现,自己的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项“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没有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孩子的责任感不强,对任何事情视而不见,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显然这对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发现孩子“懒”,就要抽掉孩子“懒”筋,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例如:家里是否干净,是要大家共同打扫;一日三餐,一起努力会更加美味;一起晾晒衣服,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的家务太多了,要与孩子共同参与,而不是命令式的让孩子去做这做那。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有“活”了,不用你叫,可以主动帮忙做一些他们想得到、做得到的一些家务,从“无视”到“参与”再到“主动”。这意味着,孩子初步建立了责任感,有了劳动观念,有了劳动习惯,懂得了感恩。劳动成果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快乐,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2022年家庭教育观后感7
今天看过科学家王元卓的讲座,很感慨,现在社会很多家庭都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搞好教育,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第一位。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成长中承担了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需要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讲座中王元卓对国家针对教育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做了解读,可见国家对于家庭监护人教育孩子的重视。王元卓并结合自身家庭教育的事例,介绍了他秉承“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理念,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优良品德,培养孩子们热爱传统文化和耕种劳动,通过科普手绘的方式为孩子们提升科学素养,以及通过亲子阅读为孩子打开了解世界的窗口,增加孩子们“腹有诗书”的自信。相比较之下我在陪伴孩子的成长当中缺少了耐心和有效的正确引导,有时孩子就是面镜子,能折射出家长的影子,家长的言行举止,情绪都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先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在陪伴孩子中共同成长。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是关键,学校和社会各界的指导支持是保障。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协同育人,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庭教育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的观后感11-14
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07-28
家庭教育责任观后感08-24
家庭教育观后感11-09
家庭教育观后感08-01
家庭教育直播观后感11-23
家庭教育大讲坛观后感09-22
《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观后感06-23
家庭教育的观后感(精选19篇)07-21
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观后感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