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必备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四个太阳》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子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给人们带去欢乐的故事,表现了孩子一颗童真的爱心。本文内容丰富,我认真准备了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一、运用图片、音乐,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讲解金黄太阳,我出示金黄色的玉米、大豆、麦子、落叶和枫叶林,引导学生理解,秋天是一个成熟、丰收的季节,所以应该为秋天画一个金黄色的太阳。在讲解春天多彩太阳时,我出示春天花海的`图片,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帮助学生理解那些盛开在春天的色彩斑斓的花朵,让春天成为了一个多彩的季节。
一年级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用图片和音乐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丰富知识,理解课文内容。
二、字理教学丰富了生字教学的手段,也有利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本课课文比较长,生字也比较多,除了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生字,还可以用字理教学方法。
“清”的部首是三点水,跟水有关,水会让燥热的空气略加凉爽。“凉”,两点水跟冰有关,“京”在造字之初写成一个房子状,“凉”的本义是屋外结冰,屋内冰凉。“甜”,舌头舔甘蔗,同时,在造字之初,“甘”的本义就是嘴里含一块糖,意思是甜。
字理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象、轻松地记住字形,还能够帮助学生准确、深刻地理解字义、词义,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拓展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升华情感。背诵环节引导学生从自己最喜欢的太阳入手背诵,有助于提高学生背诵课文的兴趣和效率。
不足之处:
一、指导朗读方面不够到位
1、朗读的方式太单一,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可以交替使用。一年级语文教学,朗读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突出朗读的重要性,让孩子们爱上朗读。我这点做得不够。
2、教师范读对学生的示范性不够强。
一年级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更多地是模仿老师。因此,我作为一名老师,应该为学生做好朗读的示范。
二、一年级语文教学应侧重于识字和朗读,课文内容不用做过多的拓展。本次我体现了识字和朗读,但朗读的体现还是不够。尤其是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应该让学生充分朗读、背诵。在今后的课堂上,我的教学应再重视一下识字和朗读。
三、课文讲完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画一个怎样的太阳,为什么。其实,这个环节学生完全可以说出自己各种各样的想法,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课文内容,没有发散开,是因为我此处缺乏点拨。我应该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展开想象的翅膀,而不局限于课本。
最后,感谢年级组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今后,我要多多向各位前辈们学习,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
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十三个生字,会写十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审题、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首都是哪儿吗?说说你对北京有哪些了解?
二、读中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3、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三、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识字。
1、出示图片:你看到北京的那些美丽的景物?这些景物美在哪里?(教师随即出示词语。)
2、“读读记记”下面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四、写字指导。
1、分析字的结构。
2、注重同偏旁的字。
3、突出主笔的字:央、市、旁、城
4、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五、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2、用书上的一句话概括?读出语气
3、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的巨大变化。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课文:
北京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
2、有感情的`读这句话,读出赞美的语气。
二、朗读感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课文:作者都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2、学生讨论得出:天安门:庄严、美丽,宽阔的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柏油马路: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立交桥:许多、有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读出立交桥的美)
名胜古迹和公园、高楼大厦:许多、风景优美。
3、教师小结。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实践活动。
交流有关的北京变化的资料。
五、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理解“茫然、宁神静气、舒畅、惊愕”等词语。
2 通过品词析句,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对话语言的精练、优美;难点是在朗读父亲语言过程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新词卡片,配乐朗读录音带,有条件的可制作“树林和鸟”的多媒体课件。
同学:搜集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资料。
课时布置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情引入
1、 读题。读了课题,你想说点儿什么?(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或是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是你大胆的猜疑)
2、 试着将课题中“、”换成恰当的词语,将课题连成一句话,再读一读。
师小结激情: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这篇课文是写父亲与树林和鸟的`对话,更是人与大自然的一段真情告白。好好读一读,你会有很多很多的收获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2、 分别以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检查学习情况,注意及时提醒(重点交流)容易混淆的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如:“黎、喃、翎、猎”等字中边鼻音的区分;“幽”的笔顺是“幽”,“黎”的下面是“水”的变写,不要写成“水”字,“翎”字第二笔的捺变成点,“喙”字第四、五笔的书写可以老师范写一下。
师再次出示新词,开小火车读生字,组词语。并用你喜欢的词语造句。全班齐读生词,再次巩固。
3、指名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通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
4、说说自身从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些什么,提出自身阅读时遇到的问题。
5、 师生一起归纳小结,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探究的问题,以明确下一步的目标。
三、细读探究,体会情感
1、 按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勾画出自身认为最能说明父亲喜欢林子和鸟的语句。
2、 全班交流。师生、生生与文本间互动。
引导同学找出俺的态度变化的词句:茫然、惊愕、真高兴。联系上下文理解“茫然、惊愕”两个词语,并用他们分别造句。
联系上下文抓住父亲的语言,通过朗读体会父亲爱鸟,积累了许多经验。
词语: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宁神静气。
句子:“树林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地说道。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同学谈到这句话时,教师引导同学上下文说说鸟有什么气味?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体会)
“鸟要准备唱歌了。”父亲和俺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父亲对俺说:“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引导考虑:为什么此时父亲也最快活?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5、 分角色朗读父亲与“俺”的对话,在反复朗读中想象意境,感受语言美,体会父亲对鸟和树林、对大自然的热爱。
6、讨论“俺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意思。
教师启发同学联系课文内容想象:假如父亲是猎人将会怎样?从而体会这句话所表达的俺也爱鸟的思想感情。
再反复朗读体会这句话。
四、朗读品味
1、 师生一起小结全文。请同学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2、 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俺们知道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密切,那么,生活中俺们应该怎么做呢?
六、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故事、资料、图片等,在全班开展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交流会。
附:板书设计
父亲、树林和鸟
父亲 最喜欢幽深的树林
快活的小鸟看到鸟多
闻到鸟味
听到鸟唱 热爱大自然 维护环境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教案11-19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12-1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模板02-24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 小学语文灰雀教案及反思01-06
小学语文跳水教案12-18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1-02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