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赏析

时间:2025-01-22 10:00:35 晓凤 李白 我要投稿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 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佛教中有所谓“立一义”,随即“破一义”,“破”后又“立”,“立”后又“破”,最后得到究竟辩析方法。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先讲一番道理,经驳斥后又建立新的理论,再驳再建,最后得到正确的结论。关于这样的论证,一般总有双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这首诗,就只一个人,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所以一直为后人传诵。

  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脚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这是“立”。

  可是,尽管诗人那样盛情,“举杯邀明月”,明月毕竟是“不解饮”的。至于那影子呢?虽则如陶潜所谓“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影答形》),但毕竟影子也不会喝酒;那么又该怎么办呢?姑且暂将明月和身影作伴,在这春暖花开之时(“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时行乐吧!“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潜饮酒诗序中语)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说得虚无不可测,推翻了前案,这是“破”。

  其时诗人已经淅入醉乡了,酒兴一发,既歌且舞。歌时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象在倾听佳音;舞时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转动零乱,似与自己共舞。醒时相互欢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时,月光与身影,才无可奈何地分别。“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写得对自己一往情深。这又是“立

  最后二句,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译文:

  提一壶美酒摆在花丛间,自斟自酌无友无亲。

  举杯邀请明月,对着身影成为三人。

  明月当然不会喝酒,身影也只是随着我身。

  我只好和他们暂时结成酒伴,要行乐就必须把美好的春光抓紧。

  我唱歌明月徘徊,我起舞身影零乱。

  醒时一起欢乐,醉后各自分散。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1.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2.间:一作“下”,一作“前”。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举杯”二句: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

  5.既:已经。不解:不懂,不理解。三国魏嵇康《琴赋》:“推其所由,似元不解音声。”

  6.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3.相期邈(miǎo)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赏析】相关文章: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07-13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04-28

《月下独酌·其一》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6-06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的赏析09-24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阅读笔记11-03

李白的诗月下独酌赏析08-10

赏析李白的诗歌《月下独酌》08-16

李白《月下独酌》全文赏析09-23

《月下独酌》李白全文赏析10-20

李白的古诗《月下独酌》赏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