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导学案范例
导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雪送人之作,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酒,有细节勾勒有真实生动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范例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 写作背景和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岑参就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
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二、字词注音
qiú qīn hàn lán chè
狐裘 锦衾 瀚海 阑干 掣
zhuó qiāng cén shēn
难着 羌 岑 参
三、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吹弯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
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
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盔甲太寒冷,难以穿上。
广阔的大漠上百丈厚的坚冰纵横交错,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
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
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
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四、诗歌赏析
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一联,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为下文写送别的场面,营造气氛。“雪上空留马行处”把送别的伤感延伸到远方。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将诗人因朋友离
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抒写到极致的诗句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句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诗中写送别情景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_。
5、诗中写分手情景的句子是: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6、将诗歌划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l)前十句为第一层,从不同侧面写雪;(2)后八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导学案】相关文章:
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导学案04-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案03-2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学案及中考题04-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05-0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03-2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赏析11-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11-2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12-30
(合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