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实施方案3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实施方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施方案 篇1
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进步医院专业技术职员业务素质,建立一支较高学术水平、结构公道的人才队伍,满足医院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需要,经院办公会研究,拟根据医院发展、学科发展需要,坚持不拘一格、任人唯才、德才兼备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引进高层次、创造性、实用性人才,特制定本人才引进方案:
一、引进人才的对象
1、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2、“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
3、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省、直辖市级学科带头人,急需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4、三甲医院专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省、直辖市级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5、博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3年以上三级医院工作经历。
6、硕士研究生、副高级以上职称、5年以上三级医院工作经历。
以上引进人才,除院士外,第2、3类所列职员,年龄应在55周岁以下;第4类所列职员,年龄应在50周岁以下;5、6类所列职员,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
在科研或新技术方面尤其突出者,经院办公会讨论决定可破格引进。
二、引进人才的职责及优惠政策
(一)、职责
1、推动我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
2、建立高效、创新能力强的技术团队;
3、积极参与临床(创新技术)、教学(研究生培养)、科研工作;
4、3-5年内有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成果产出。
(二)硬引进人才优惠政策
第一、二、三类人才优惠政策(略)。
第四类人才:
1、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20万元(政府、单位各一半);
2、来院工作并落户后,连续工作满5年并经各年度考核均优秀后由医院一次性支付10万元住房专项补贴。
第五类人才:
1、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10万元(政府、单位各一半);
2、来院工作并落户后,连续工作满5年并经各年度考核均优秀后由医院一次性支付5万元住房专项补贴。
第六类人才:
来院工作并落户后,连续工作满5年并经各年度考核均优秀后由医院一次性支付5万元住房专项补贴。
引进人才工资待遇按国家规定政策执行,并根据引进各类人才情况及绩效考核情况享受金额不等的特殊补助补助。
政府帮助解决引进人才配偶工作和子女进学题目。酌情考虑办理调动、合同制聘用等不同手续。
(三)软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
根据“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资源理念,对不能以人才引进方式来院服务的特殊人才,可采取智力引进,以兼职的方式来院服务,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1、聘任名誉专家、教授,每年不定期来院指导开展新项目、新技术,每次5-10天,提供住宿、报销往返路费,每次报酬5千元至1万元;
2、来院短期工作3-6个月,开拓性主持开展一项新技术并培养成熟的技术骨干,月薪2-5万元;提供住宿、报销往返路费。
(四)医院设立人才基金,专项用于引进人才及院内培养人才的技术创新、成果及科研奖励。
三、人才引进的`组织领导及治理办法
(一)人才引进组织领导
医院院长办公会确定引进人才的学科、专业,决定人才的引进;确定引进人才的待遇;
院人事科根据院长办公会决定,制定近期及中长期人才引进计划;并负责引进人才联系、组织考核、协议签订、待遇落实工作。
医院成立“人才引进专家考核小组”,专家考核小组根据医院安排,参与引进人才考核、论证工作;
(二)人才引进治理办法
1、人才信息收集:同行专家、同意引荐;来信函或网上自荐。同时递交能证实本人个人学历、学位、学习、工作经历、专业学术人平、获科研资助和获奖的各种证书、论文复印件及配偶子女情况的各种相关证实材料到院人事处。
2、引进人才的考核:人事科对拟来院人才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后,交引进人才专家考核小组及院长办公会审阅,确定来院口试职员。人事科组织专家初试,院长办公室集体口试研究后确定是否引进。
3、引进人才的治理:院长办公会决定人才引进后,院人事科办理相关调动手续,落实相关待遇,各相关职能科室与引进人才签订相关协议,进行合同治理;所引进人才的日常治理由所在科室、部分负责,关心其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其作用。
4、签订相关协议
签订“引进人才服务协议”、确定最低服务期限、工作内容及双方的责任、义务、权利及违约责任;
签订“住房协议”,按协议进行住房治理;
引进人才按合同约定,定期向引进人才专家小组及院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院办公会根据工作考核情况,可适时调整引进人才的相关待遇并根据需要决定其行政职务的任免。
四、附则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医院人才引进有关政策文件同时废止。
20xx年7月1日
第一类人才:两院院士,医院提供配套优惠政策;
1、年薪30万元;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30万元;
2、提供200平方米住房一套,达最低服务年限5年期满,获得完全产权;
3、配备专车及司机;
4、配备实验室及助手;
第二类人才:
1、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20-30万;
2、提供三室两厅经济实用房一套,5年内免付房租使用,达最低服务年限5年期满,可按相关政策购买,并获得完全产权;
4、提供科研启动经费200万元;
5、根据工作需要,提供独立实验室并配备助手;
6、根据工作需要经考核后委以行政服务;
第三类人才:
1、发给一次性安家补助费10-20万元;
2、提供三室二厅经济实用房一套,5年内免付房租使用,达最低服务年限5年期满,可按相关政策购买,获得完全产权;
4、科研启动经费10-30万元;
5、根据工作需要经核后委以行政职务;
签订“科研计划及科研经费治理协议”,确定科研工作目标及科研经费使用的具体细则。
实施方案 篇2
一、总体思路和工程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应用导向、系统牵引、点面结合、协同创新,面向经济社会需求,立足既有工作基础,衔接相关科技计划创新成果,以服务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云计算整合IT资源、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民生等方面的作用,着力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关键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云计算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云计算支撑体系,推动我国云计算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二)工程目标
1、近期目标
到20xx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
一是公共云计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面向中小微企业、个人和行业的公共云计算服务种类显著增加。培育若干创新能力突出的公共云计算服务骨干企业,其公共云服务收入年均增速超过30%。骨干云计算服务企业的大数据存储与管理能力比20xx年提升一倍以上,处理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应用示范取得明显进展。
二是专有云应用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大数据管理与处理、云计算平台、新型架构数据中心和SDN(软件定义网络)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性能数据中心网络设备和控制软件、模块化数据中心关键装备的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云计算和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初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重点行业领域专有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产品体系和产业生态体系不断健全。
三是云计算安全保障与支撑能力显著提高。云计算安全技术和产品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并实现规模应用。国内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国际标准化取得积极进展。云计算评估认证体系基本形成,公共支撑平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2、远期目标
到20xx年,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体系和产业生态进一步健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云计算在整合IT资源、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服务社会民生等方面的应用取得明显效果,成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是推动公共云服务发展。鼓励骨干云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公共云服务和大数据服务,开放平台资源,打造协作共赢的云计算服务生态环境,带动云计算应用和技术创新。二是促进专有云技术和应用创新。以重点领域应用带动专有云计算解决方案和关键技术产品创新,形成专有云解决方案良好供给能力。三是提高云计算支撑能力。通过支持云计算信息安全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以及公共支撑条件建设,提高云计算安全保障能力和创新发展支撑能力。
(一)推动公共云服务创新发展
在现有“云计算示范工程”项目基础上,继续建设公共云计算服务平台和大数据服务平台,促进云计算与大数据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服务种类,提高服务能力,加速培育国际竞争力强的云服务企业。
1、公共云服务平台建设
(1)实施重点:引导互联网企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电信运营企业加快服务转型,提升公共云平台服务能力,开展C2B等新模式的应用创新,提供弹性计算、云存储、应用开发部署、在线企业管理等公共云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公共云平台安全保障和能效水平。开展应用示范,推动政府部门和行业用户采用公共云服务。
(2)具体要求:公共云服务平台个人用户达到上千万规模,或中小微企业用户达到10万以上规模,或第三方开发者达到千人规模。服务器虚拟化程度达到100%,云服务可靠性、可用性、数据保护以及安全保障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电力能效)优于1.5。
2、基于公共云计算平台的大数据服务
(1)实施重点:鼓励若干骨干企业在已有云计算平台基础上,提出支撑大数据的新架构和新方法,建设处理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动态性强、实时性高、能够支撑多种应用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在智能搜索、电子商务、金融、智慧城市、社会管理、
交通物流、医疗卫生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鼓励骨干企业与拥有大数据资源的机构开展合作,发展大数据应用与服务。
(2)具体要求:突破大数据清洗、流式处理引擎、大规模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关键技术。建成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平台。到20xx年,搜索类企业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总管理能力达到1000PB以上,日数据分析能力达到100PB以上;社交类企业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总管理能力达到500PB以上,日数据分析能力达到1PB以上;商务类企业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总管理能力达到500PB以上,日数据分析能力达到500TB以上;其他类企业大数据处理平台数据总管理能力达到500PB以上,日数据分析能力达到100TB以上。具备上千节点的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具备高维特征向量处理能力和多条件数据查询能力。20xx年指标在此基础上再提高20%。
(二)促进专有云技术和应用创新
面向重点领域专有云建设需求,促进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形成一批面向专有云系统的解决方案和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形成覆盖产业链主要环节的系统支撑能力。
1、专有云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1)实施重点:面向政务、电信、金融、能源、医疗、环保、工业制造等重点领域专有云建设需求,研发具备弹性计算、弹性存储、服务计量等功能的大规模云计算平台系统,开发符合行业特点的云模式应用软件。研发SDN网络设备及控制软件、模块化数据中心等关键装备,形成数据中心整体解决方案。
(2)具体要求:突破异构虚拟化、海量分布式存储、大规模资源管理与调度等关键技术,形成专有云解决方案。SDN核心交换设备支持1Pbps容量以上和400G接口,且在高突发流量下吞吐量不低于99%;模块化数据中心关键设备,实现单机柜25KW以上的功率密度,平均PUE值优于1.3;研发数据中心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具备对供电、制冷、网络等进行自动化监控的能力,实现节能30%以上,保证99.99%以上可靠性。开展应用示范,推动专有云解决方案在重点行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专有云领域大数据处理解决方案应用推广
(1)实施重点:面向电信、金融、能源、医疗、环保等领域大数据处理与应用需求,突破大数据核心技术,研发商业化的大数据软件平台或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引导跨行业(指涉及2个以上国民经济门类,综合企业或机构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跨区域(指涉及2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的大数据应用。
(2)具体要求:掌握数据仓库等基础技术,突破大数据预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大数据检索技术、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推动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获取、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实践应用,形成产品化的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大数据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规模、吞吐量、实时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实施方案 篇3
一、实施内容
根据省水利厅河道疏浚相对集中、村庄河塘整村推进的要求,乡境内县级河道1条、乡级河道26条,整治村庄河塘32个;根据县政府乡村水环境专项整治要求,疏浚整治乡村级河道38条、县乡道路两侧路边沟23条。
二、工程标准
1.县级河道疏浚标准:
按设计图纸,达到汛期涝水及时排除、灌溉期用水充足。
2.乡级河道疏浚标准:
有设计图纸的,按图施工;无图纸的,原则上中沟按深度3-4米,底宽2-3米,粘土河坡为1:2,沙土河坡1:3标准实施。河底、坡面、滩面要光平,口线要顺直,堤堆要成型、平整,并配合做好绿化工程,达到水系连通、消除污染源,提高水体自然更新能力,确保水系畅通,水体清洁。
3.村庄河塘整治标准:
清淤彻底,疏浚拓挖到位,沟塘底部无积淤,淤泥清运干净,坡面、岸上无污泥;河塘内及周边无生产、生活垃圾,无污水排入,水流畅通;土方工程达到坡面平整、底面平坦、口线顺畅;建立乡村河塘管护机制。
4.路边沟整治标准:
县乡道路两侧路边沟确保畅通,无泥土淤塞、堵塞,积水及时排出。
三、任务分工
1.省下达的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工程由县水利局统一招标组织实施,疏浚县级河道高松河,整治乡级河道26条、村庄河塘32个。
2.乡镇(街道)自行实施的乡村河道疏浚和县乡公路两侧路边沟整治,按属地管理原则,由各乡镇(街道)筹措资金,自行组织实施,疏浚乡村河道38条,整治路边沟23条。
四、资金保障
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通过省级补助、县级配套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渠道筹集资金。
1.水利局实施项目:
总投资910万元,其中省补资金650万元,县财政配套260万元(按省级资金的40%标准配套)。
2.乡镇实施项目:
一是从“一事一议”筹劳中解决,总量控制在每个劳动力4工日以内,标准为8元/工日。所筹资金主要用于乡村级河道、路边沟整治及乡镇今年自行实施的19个农村新型社区水环境整治。二是给予财政奖补,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后,县政府对所实施的工程给予一定奖补,原则上多做多补,具体奖补政策另行下发。
五、时间安排
1.20xx年2月底完成工程规划、测量、实施方案报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
2.20xx年3月上旬开工,5月底前完成,6月份迎接市级验收,8月份迎接省级验收。
六、工作要求
1.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水务局要迅速组织开展工程测量、项目招投标等前期工作;要加强业务指导,成立专门技术队伍,确保工程按照序时进度推进。各乡镇(街道)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确保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县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指挥部将定期召开推进会、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推进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2.加大督查考核力度。
督查室要根据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督查;会同县水务局,加大对乡镇(街道)负责实施工程开展专项督查,并形成督查通报。县水务局要组织专人,对工程进行检查、巡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竣工后及时组织验收。
3.完善常态管护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县、乡、村河道“河长制”,流域性、区域性河道由水利局负责管护,县乡级以下的河道由所在乡镇(街道)负责管护,所在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任河长,并配备管护人员,定期清洁水体,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作用,保证水体的常态管护,管护的'费用从群众“一事一议”自筹资金中解决。乡镇(街道办)要将确定的管护机构和人员2月底前报至县政府办公室。
4.落实部门管理职责。
为保证县乡河道常态管护,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水利局负责河道疏浚治理规划的编制及县乡级河道的实施;环保局负责企业污水源头的治理;规划局(城镇办)负责督促乡镇(街道)做好垃圾清运、村庄河塘绿化美化;财政局负责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拨付建设资金。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安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03-27
[精选]实施方案07-30
实施方案[经典]07-28
实施方案(经典)08-17
(精选)实施方案08-20
(经典)实施方案08-15
实施方案【精选】08-14
实施方案04-24
【经典】实施方案08-09
实施方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