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观察叶子的特征和叶脉,知道叶子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
2、认识枯叶和绿叶,学习做科学小实验。
3、探索茶叶的特点,欣赏茶叶的颜色和形状。
4、复习6的组合和分解。
活动准备
1、绿叶和枯叶。
2、小石臼、塑料碟。
3、图画纸、浆糊。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叶子》,激起幼儿学习兴趣。
(1)合唱歌曲《会跳舞的叶子》
(2)多可爱的叶子呀!春天到了,你发现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吗?
(有的发出了新芽,有的树叶凋落了)
2、观察、接触各种植物的叶子,发现叶子的不同之处。
(1)教师:“上次,我们外出散步时,收集到许多树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叶子都一样吗?
请你仔细地看一看,比一比,什么地方不一样?把你地发现记录到记录卡上。”
(2)幼儿观察、比较、记录自己地发现。
(3)幼儿讲述自己地记录,分享经验。
(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边缘不一样)
3、仔细观察,了解叶子的各组成部分。
(1)我们小朋友观察地真仔细,发现叶子有这么多地不同,那么,你最喜欢哪片叶子呢?
这片叶子有哪几部分组成?(叶脉、叶片、叶柄)
(2)你喜欢的`叶子象什么?
4、实验发现枯叶和绿叶的区别
(1)刚才我们小朋友发现,有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而有的树叶却是枯黄枯黄的,为什么呢?
(2)幼儿大胆想象,发表意见。
(3)实验:枯叶不能舂出叶汁来,绿叶则能舂出绿色的汁液来。
(4)为什么大部分树叶是绿色的?(这是因为叶中的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
(5)我们散步时发现有的树叶飘荡到了地下,为什么呢?
(因为叶子缺乏水分和营养,所以变黄变干了就飘落了下来)
飘落下来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叶子会慢慢枯死,因为水分都蒸发了)
5、了解叶子的用途
(1)这么多的叶子有什么用呢?
(2)幼儿自由谈论,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3)小结:可以美化环境、挡风、遮雨、有的树叶可以加工成茶叶、有的可以做菜吃、
还可以做树叶贴画来布置环境。
活动结束
请幼儿用叶子粘贴图画,在展览区内进行展览。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2
【活动目的】
1、观察叶子的特征,知道叶子的构成(叶肉、叶柄、叶脉),知道叶子有叶绿素。
2、学会由整体到部分以及对比的观察方法。
3、通过枯叶的绿叶的不同,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能相互交流探索的过程。
【活动重点】
观察叶子,感知叶子的特征。
【活动难点】
知道叶子的构成。
【活动准备】
实物叶子、叶子小精灵、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情景导入——–情景表演,激发兴趣。
1、老师扮演叶子小仙子和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律动带入教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让幼儿从叶子小仙子身上取下叶子进行观察,揭题。师:叶子小仙子为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树叶,请小朋友们每人摘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看一看叶子有什么小秘密。幼:(认真观察树叶,相互交流。)
二、游戏活动准备——–借助课件视频,感知叶子的结构。
1、感知叶子的结构
(1)教师出示课件,带领幼儿一起观看,幼儿以小组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结合视频的实物树叶展示叶子的各部分结构。小结:叶子是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的。
2、感知不同的叶子都有相同的结构。
(1)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子,它们都有叶肉、叶脉、叶柄吗?它们的叶肉、叶脉、叶柄在哪里?
(2)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种不同的叶子都有叶肉、叶脉、叶柄小结:树叶有许多大小不同的形状,但都有叶肉、叶脉、叶柄。
3、感知叶子都有相同,还有不同
(1)让幼儿相互走动找找伙伴的树叶与自己的树叶不同之处。
(2)出示课件图片,幼儿相互交流,找出不同。小结:树叶结构虽然相同,但它们的颜色、形状、名称却又不相同,小朋友回家还可以去收集许多不一样的'叶子看看是不是都是这样的。
三、游戏活动过程——音乐游戏“小树叶找妈妈”。
1、师:许多小树叶生病了,它们都有离开了妈妈,我们一起来帮树叶治治病,然后再帮树叶宝宝找到大树妈妈好不好?
2、幼:快速找到树叶,添加叶脉、叶柄,准备音乐游戏。游戏规则:每一个小朋友手拿一片树叶,把画正确的树叶贴在树妈妈身上,等所有的树叶贴好后,看谁用时少。
3、在音乐伴奏声中,幼儿来画树叶贴在树妈妈身上,进行比赛。
4、在比赛结束后,因为树妈妈的孩子回家了,所以她和所有小朋友开心的跳舞,把游戏达到高潮。
四、游戏活动拓展——–树叶秀秀秀。
1、师: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叶子宝宝也是很热情的,它们还想给大家在来表演节目,现在请小朋友们回到自己的坐位上,让我们来欣赏叶子的表演吧!
2、出示课件叶子的艺术品,幼儿欣赏。教师小结(德育教育):叶子宝宝的表演可真精彩,树叶艺术品虽然很漂亮,但我们不能为了作画而随意去折树枝摘树叶,我们应爱护大树妈妈,保护环境!
3、叶子宝宝还要表演,让我们再来看看。(老师把树叶掰开,在白纸上画画,让幼儿来观察)
4、告诉幼儿这是叶绿素,它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会有枯叶和四季长青的叶子?小朋友们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发现叶子的其他秘密。
5、结束语:小朋友们,外面还有好多叶子宝宝在等着我们去玩,让我们去外面玩吧!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叶脉、叶片、叶柄等),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能用语言、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叶子产生探究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家长事先和幼儿找一找关于叶子的资料,丰富幼儿的经验。
材料准备:制作《各种各样的叶子》PPT;各种各样的叶子若干、白菜、包菜、青菜;两盆一样的植物、记录表。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叶子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用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大树的叶子。
1.观察大树的叶子
师:看!画面上有棵大树,这棵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请你仔细的观察一下这些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幼:绿绿的、叶子上面有一条一条的线。
2.师:这些叶子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叶脉、叶片、叶柄)这些树叶都长在大树的什么地方?
幼1:叶子上有像树枝一样的小棒。
幼2:有的叶子长在树枝上,有的长在树干上。
师:高高的大树上长满了叶子,这些叶子都长在大树的树枝树干上,虽然它们长得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是由叶脉、叶片、叶柄组成的。
(评析:树叶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帮助幼儿清晰的观察到树叶的样子,从而打开了幼儿的思维,也为下一个模仿环节做较好的铺垫。)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子,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1.师:那除了大树有叶子,还有什么植物也有叶子呢?(幼儿交流讨论)
幼1:花上面有叶子,小草上也有。
幼2:苹果树上有叶子。
幼3:芹菜上有叶子。
2.展示幼儿采集来的各种各样叶子。
师:原来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植物都长着叶子,我们一起来观察桌子上的的这些叶子,看看它们一样吗?它们长的什么样?像什么?
幼1:它们不一样,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幼2:这个叶子大大的,像一把扇子。
幼3:这个叶子小小的,有一点圆圆的像小葡萄。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植物的叶子长得很特别?(出示枫叶、杏叶)它们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幼1:这个是枫叶,它的叶子分成好几瓣,每个头都是尖尖的。
幼2:这个杏叶像把小扇子,它有的时候是红色的,有的时候是黄色的,颜色会变的。
3.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师:你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叶子,那你知道这些叶子是怎么长大的吗?(播放PPT中叶子生长的视频)请你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它的生长过程。(幼儿分散均匀,用身体动作模仿叶子的生长过程)
(评析:通过观察实物叶子和PPT中的叶子,丰富了幼儿的相关经验,在观看叶子的生长视频时了解了叶子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用身体动作表现叶子的生长过程,这给整个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孩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用肢体动作表现了叶子的生长过程,更是表现了不同叶子的形态。)
三、多种形式了解叶子的多样性。
1.出示白菜、包菜、青菜
师:叶子慢慢长大后都有不同的作用,我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叶子请你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说说这些叶子都有什么用?(可以食用)
幼1:这个是白菜的叶子,它是可以吃的。
幼2:这个是青菜的叶子。
2.师:原来叶子还可以让我们人类食用,那它还可以做成什么呢?(出示PPT中一些用植物的叶子制成的中药药材图片)我们平日里生病了会用到一些中药,这些给我们人类治病的药材有的也是用一些特殊的叶子做成的。
(评析:本环节通过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中发现叶子的多样性,从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拓展幼儿的各种思维,丰富幼儿的知识面,也为幼儿的自主发展开渠。)
四、集体实验观察讨论叶子的作用。
1.师:叶子的用处可真多,那植物为什么要长叶子呢?叶子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幼:
1.它不长叶子就很难看。
2.出示两盆一样的植物和记录表
师:这里有两盆一样的植物,我们把其中一盆植物的叶子剪除,放置一边,然后过两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盆植物的变化,也看一看被剪除的叶子和以前有什么区别,最后把它们记录下来。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变化,并将变化记录下来。
(评析:本环节通过一个小实验让幼儿发现叶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激发了幼儿的继续探究的兴趣,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等。”可见科学领域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和实验,对探索的结果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1.熟悉的材料
来自生活中常见的叶子成了孩子们探寻的主角,“叶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可以吃吗?”在活动中,通过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叶子让幼儿去感知、去探索,从而发现了叶子的秘密,因为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自然而然成为了孩子们最乐意探寻的目标,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使科学活动增色不少,借助现代教育媒体拓展幼儿思维,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孩子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叶子,他们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
2.真实的体验
实物的亮相打破了以往的图片展示,给了孩子们更直接的经验,在平日里孩子们都有食用过各种叶子,也都会有相关的经验和体验,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用手、胳膊等动作表现各种叶子,感受各种叶子的生长过程,在看、闻、摸中感知叶子的多样性,在最后环节和延伸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辅助材料,让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中发现这些叶子的作用和变化,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者,所以能获得了最真实的体验。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4
课程名称:
叶子的秘密
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课程内容:
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片叶子,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脉、叶柄等部分,并介绍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叶子的结构,了解叶子的功能。
4. 总结反思: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教师总结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叶子的重要性。
5. 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的其他功能,如蒸腾作用、吸收作用等。
教学准备:
1. 教具:叶子的模型、显微镜、放大镜等。
2. 学具:叶子、实验材料等。
教学过程:
1.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出示叶子)这是我们的好朋友——叶子。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叶子的秘密。
2. 教师讲解:叶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有很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叶子的基本结构。叶子主要由叶片、叶脉、叶柄三部分组成。叶片上有许多细小的细胞,它们负责进行光合作用。
3. 学生实验: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用显微镜或放大镜观察叶子的'结构。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4. 学生汇报: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5. 教师总结:刚才大家都发现了叶子的结构,非常棒!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
6. 拓展思考:除了光合作用,叶子还有其他的功能吗?请大家课后继续研究。
作业布置:
1. 请同学们回家后,继续观察身边的叶子,了解它们的种类和特点。
2. 尝试用绘画或文字的形式,记录下你对叶子的认识和理解。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叶片、叶脉、叶柄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探究叶子的秘密,让学生理解植物如何通过叶子进行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氧气。
二、教学内容:
1.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片、叶脉、叶柄。
2. 叶子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氧气。
3. 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三、教学方法:
1. 讲解法:教师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观察法:让学生亲自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3.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叶子如何进行光合作用。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或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叶子产生兴趣。
2. 讲解新课:教师讲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叶子的重要性。
3. 观察新课:让学生亲自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4. 实验新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叶子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5. 总结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
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是否能认真观察和思考。
2. 结果评价:通过问答、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叶子的兴趣很大,他们在观察和实验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是,有些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实践操作的训练。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6
活动名称:
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孩子们了解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
2. 引导孩子们思考叶子的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爱护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各种不同的叶子(如针叶、阔叶、枫叶等)。
2. 放大镜、纸和笔。
3. 有关叶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教师展示一片叶子,引导孩子们观察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并提问:“你们觉得这片叶子像什么?”
2. 分组活动: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分发不同的叶子,让他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子的纹理和脉络,并用纸和笔画下叶子的形状。
3. 交流分享: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作品,并介绍他们观察到的叶子的特点。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4. 深入探讨:教师播放有关叶子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孩子们了解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5. 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让他们亲自寻找不同种类的叶子,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体验大自然的魅力。
6. 总结反思: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孩子们谈谈他们对叶子的认识,以及这次活动的收获。
7. 布置作业: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他们在活动中发现的叶子的秘密,并尝试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叶脉、叶柄、叶片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叶子的秘密。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叶子对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1.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脉、叶柄、叶片。
2. 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3. 叶子对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1.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各种叶子,让学生自己发现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如观察叶子在光照下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发现叶子的秘密。
3.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叶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述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各种叶子,让学生自己发现叶子的特点。
3.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验发现叶子的秘密。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叶子的功能和重要性。
5. 总结新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叶子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地观察、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评价学生对叶子的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叶子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8
课程名称:
叶子的秘密
年级:大班
学科:科学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各种不同的叶子(如橡树叶、梧桐叶、竹叶等)。
2. 放大镜或显微镜。
3. 纸张和画笔。
4. 课件或图片展示叶子的结构。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靠什么生长的吗?”学生回答:“叶子。”教师进一步引导:“那么,你们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2. 观察叶子:教师分发各种不同的叶子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或显微镜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叶子。
3. 讲解叶子的结构:教师利用课件或图片,向学生介绍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脉和叶柄。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橡树叶的锯齿状边缘,梧桐叶的掌状分裂等。
4. 讨论叶子的功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的功能,如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的想法。
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寻找不同种类的叶子,观察它们的生长环境。学生可以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的发现。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总结叶子的结构和功能。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叶子的哪些特点让它成为了植物生长的重要部分?”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 作业布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叶子的知识,并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叶片、叶柄、叶脉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叶子的秘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
1. 叶子的基本结构:叶片、叶柄、叶脉。
2. 叶子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3. 叶子的形状和颜色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 实地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叶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和颜色与环境的关系。
四、教学步骤:
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叶子的秘密。
2. 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公园,观察不同种类的叶子,比较它们的形状、颜色、大小等。
3. 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了解叶子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和颜色与环境的.关系,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5. 总结回顾: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地观察、实验操作和讨论交流,评价学生对叶子秘密的理解程度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10
活动名称:
叶子的秘密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各种不同的叶子(如树叶、菜叶等)。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记录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4. 有关叶子的科普书籍或视频。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教师:“你们看,这片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它是什么颜色的?它的纹理是什么样的?”
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叶子的细节。
教师:“现在我们来用放大镜看看叶子的细节,你看到了什么?”
3. 讲解叶子的结构。
教师:“叶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叶片、叶脉和叶柄。叶片是我们平时看到的绿色部分,叶脉是叶片中的血管,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叶柄则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
4. 分组讨论叶子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你们觉得叶子有什么作用呢?”
5. 分享并总结叶子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叶子主要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功能。光合作用是叶子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我们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非常重要。”
6. 绘画叶子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现在请你们画出叶子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7. 结束活动,进行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叶子的结构和功能,希望大家能够更加珍惜和保护大自然,因为我们的生命离不开植物和叶子。”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更多的叶子,了解不同植物的叶子特点。
2. 在班级的自然角设置叶子的展示区,供幼儿随时观察和研究。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和纹理等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教具: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叶子(如柳树叶、枫树叶、樟树叶等);显微镜;叶子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环境:室内或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片绿色的叶子,引导幼儿观察叶子的形状、颜色等特点,激发幼儿对叶子的兴趣。
2. 新课呈现:
(1)教师邀请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叶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和归纳叶子的特点。
(2)教师向幼儿展示叶子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叶子的生长过程和功能。
(3)教师带领幼儿使用显微镜观察叶子的细胞结构,让幼儿了解叶子的微观世界。
3. 活动操作:
(1)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观察和记录一种叶子的特点。
(2)游戏活动:进行“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教师出示叶子的一部分,让幼儿猜测这是什么叶子。
(3)绘画活动:让幼儿用水彩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叶子,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4. 小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叶子的特点,巩固幼儿的认知。
5.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不同种类的叶子,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叶子的认识程度。
2. 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通过幼儿的作业,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叶子的秘密大班科学教案06-10
叶子小秘密大班科学教案03-06
大班科学:叶子的秘密08-15
《叶子的秘密》中班科学教案02-12
大班雨的秘密科学教案02-23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叶子》12-20
大班科学叶子小秘密教案03-14
科学叶子的秘密教案03-25
大班科学教案:《叶脉的秘密》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