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事迹材料5篇[荐]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材料吧,根据事迹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到底应如何拟定事迹材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家庭事迹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1
小胡,女,1972年4月出生,泗流山村党支部书记,家中4口人。该同志在日常言行中,爱国守法,模范遵守廉洁家庭行为公约;家庭成员有较强的廉洁意识、法律意识及自警意识,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互助亲朋、热心公益,在邻里有较高的群众威信,是群众心里的好书记。
一、自觉学习,提高认识
小胡同志刻苦学习,她只有高中文凭,却持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学习态度,毫不放松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她借助学习先进典型的氛围在群众开展“家庭助廉”活动,自觉当好反腐倡廉的带头人,有效地提高了群众家庭助廉思想意识,加强了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小胡家庭文明、向上,在全村树立了廉洁家庭的良好榜样。
二、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小胡是村书记的同时也是一名家庭主妇,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烙印在她身上: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她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孩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小胡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她都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本色,处处以身作则。
三、努力改善,村居环境
走在平坦洁净的通村水泥路上,时不时的能听到老百姓的赞美声:“胡支书的工作确实做的好,前几年来路两旁存在的'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等现象,现在都基本见不到了,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变得舒服多了。”她提倡老百姓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不“乱搭乱建、乱丢乱扔、乱堆乱放”,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她还经常和村保洁员一起清扫村主干路两旁、村庄周围、水塘周边和房屋周围的卫生死角,并根据村里的条件,抓好绿化美化工作;引导群众美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文化品位,自觉树立与时代发展相符的新思想、新观念,更加自觉地参与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2
文化新村西区有一名退休阿姨叫景夕珍,她勤俭节约,热心助人,她礼让邻里,团结互助;她发挥余热,更是社区的好帮手。她是平凡的人,但她却用生活工作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着人间的真爱,受到邻居的一致好评。
这是一个幸福美满、十分令人羡慕的家庭。景夕珍一家共有6口人,老两口同女儿、女婿、孙子、孙女生活在一起。本人在扬中市粮食局面粉厂退休,老伴朱正保是转业干部,退休前一直在扬中市人民法院工作,夫妻二人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女儿女婿孝顺懂事,孙子、孙女品学兼优,一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
女儿朱静在扬中市一中当老师,年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女婿在镇江市交投公司工作,工作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景阿姨退休后一直在社区担任网格长发挥余热,老伴儿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整个家庭子女尊重长辈,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家庭。他们是周围邻居的好榜样。孙子现在已经上初中,孙女在省扬高中上高一,老两口为了子女安心工作,一直照看孩子的起居饮食。
景夕珍一家始终保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从不铺张浪费。为人忠厚,遵纪法,爱党爱国,家庭成员关系和睦、相互信赖。他们始终信守着"邻居好赛金宝,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语,做邻居是缘份。他们对邻居总是以诚相待,每天出门进门,见了面主动打招呼问好。哪家有大事小事,小孩无人照看,或哪位老人身体不好,都会热心给予帮助。邻居家有了婚丧事宜,总不忘招呼帮忙,时时处处体现文明家庭风范,在邻里间享有较高的`威望。
景夕珍一家秉承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每天观看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各项动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家庭生活中,全家做到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敬,几十年来,夫妻俩共同面对和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共同分享生活中的欢乐和喜悦。景夕珍家庭的幸福还不仅仅因为夫妇互敬互爱,还来源于家庭共同的兴趣爱好。夫妻俩一起在小屋前院里种花养花,不仅锻炼了身体,美化了环境,而且增加家人之间的感情。朱正保退休后主动承担起家中的大事小事,默默支持景阿姨社区网格长的工作,为社区发展尽力量,为社区居民做好事。特别是在今年的“文明城市”创建中,不计报酬,协助社区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并主动帮助社区工作发放居民道德规范等宣传材料,宣传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她的帮助下,提高了社区的凝聚力,社区形成了弘扬正气、支持社区、关心家园的良好风尚。
建立家庭,就是为了幸福地生活,而幸福需要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社会也才会更和谐。景夕珍阿姨一家让我们深深的感到:勤俭节约、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关爱社会、热爱生活是家庭幸福、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基础。只有这样,一个和谐的社会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国家才能更加繁荣昌盛。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3
小香一家,家庭人口共4人,全家人遵纪守法、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禁赌禁毒,男女老少,和谐发展,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平安家庭”。小香,现年65岁,初中文化;退休在家。
小香家庭成员思想积极向上,家庭成员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种有益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禁毒知识,在他们的带动下,周边的邻居不但提高了自身素质,也倡导了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区移风易俗做出了贡献。
小香一家与邻居的关系一直相处得很好,因为住得是单位宿舍,即是同事又是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做邻居也是缘分”。他们对邻居总是以诚相待,每天出门进门,见了面主动打招呼、问个好。在节假日,她经常主动清扫楼道,打扫公共卫生。更是一个热心人,邻居家有了婚丧事宜,他总忘不了招呼帮忙,遇到有时候居民家中夫妻吵架,他们也总是上门做调解工作,化解矛盾使吵架的夫妻和好如初,她在邻里间团结互助,经常帮助有困难的邻居,如:辖区一些生活有困难的居民,他经常拿出钱和物接济他们;他们一家把辖区的一些困难受当作自家的亲人来关爱,得到邻居们的.一致称赞。她的形为有力地推动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是全面提高家庭成员文明素质,促进家风和社区风尚健康向上的有效途径,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和谐平安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4
小吕家庭是一个以孝字为先,和谐幸福的大家庭,有一个105岁的老母亲,并育有4个优秀的儿子。小吕,65岁,先后任赵集乡赵东村主任、书记。在37年的工作期间,他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村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创业致富。他们夫妇尊奉百事孝为先的宗旨,一生对母亲尽心尽孝,精心照顾,目前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这和小吕夫妇平时的营养饮食精心侍奉分不开的`。老人笑呵呵地说:“子孙们都很孝顺,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哇!”儿子小吕则谦逊地说:“孝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只是做了儿子应该做的事情。”4个儿子及孙子事业也都有所成就,尊奉着百事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5
“富二代”回农村创业养虾年收入500万
夏天,重庆市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天气异样闷热。27岁的张xx以及工人一道,正忙着将一张张捕满鲜虾的网从虾池里捞上来,再装上车。“这么闷热,但愿不要下雨,否则,这些虾就运不出去了,如果雨下大了,又像上次那样,就惨了。”张xx有些耽忧地望着天,豆大的汗珠一串串地从脸上淌下。
左近村民们都很奇怪,这个“90后”的年青人,为啥子要放着城里的好日子,来这里吃这类苦。
军旅人生,让“公子哥”变了样
张xx家在沙坪坝,在周围朋友眼中,他是“富二代”,父母做了30多年海产品生意,优胜的人生前提让张xx这辈子哪怕不工作,也会衣食无忧,朋友们常开玩笑叫他“张公子”。
20xx年,父亲张佐明将高中毕业的张xx送进了部队,退伍后不久,张xx骤然对父亲说想在重庆自我弄个海虾养殖场。尽管儿子的'设法让张佐明既诧异,又欣慰,但他其实不放心:“他没吃过苦,我耽心他干不好。”
较了几个月的劲,张xx终究说服了父母,专程到福建考察学习了海虾淡养技术。20xx年,父母帮他投入了近1000万元,在合川区太以及镇沙金村建成为了重庆傲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张xx流转了260亩土地,平整后建起了20多口虾池。又从沿海空运来基围虾苗以及海水,再就地逐步淡化饲养。目前在重庆市,用这类技术养虾的,只有两家。张xx恰是看中了这一产业的市场前景。
张xx说,是3年部队人生扭转了他:“我不能一生啃老,自我的未来得靠自我双手努力。”
不怕吃苦,就怕总是下雨
就这样,张xx一个人来到偏远的沙金村,租了一间民房,开始了以及以往完整不同的人生。每一天,他都以及聘用的农民工一块儿,顶着酷寒酷暑在工地上忙活着,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两年下来,张xx白净的皮肤变得漆黑,人也瘦了一大圈。
才到太以及时,张xx很不习气,这里没有闹市的灯红酒绿,没有舒适的家。对他来讲,更难捱的是孤单。“之前晚上往往以及朋友一块儿出去饮酒唱歌,可现在这里,晚上只能一个人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发愣。还好,现在渐渐适应了。”张xx说他不怕吃苦,就怕总是下雨。
虾场位于涪江边上,张xx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涪江优良的水源,可恰是这条涪江,让他连续两年遭受了巨大损失。
去年7月以及前不久的暴雨让涪江水位上涨,漫进了虾池,虾以及大闸蟹跑了许多:“每一次损失都在20万元以上。”张xx说,他打算拉网,或者将虾池堤坝抬高加固,否则年年都会因而遭受损失。
对张xx来讲,下雨还会呈现一个问题。“虾场到太以及场镇其实不远,可有一段约1千米长的陡坡土路,一下雨,运虾车根本出不去。”令他欣慰的是,目前当地政府正在斟酌硬化这段路。
他学到的,不单单是如何创业
张xx请了十多个当地农民工,虾场闲时,还将他们介绍到其父位于渝北三亚湾海鲜市场的餐馆帮忙。
“张老板人好,随以及,一天80—100元的工资,从不拖欠。而且咱们每一天只工作8小时,超越时间,还另算加班费。”左近农民周纯友说,虾场建起后,他以及好几个村民都再也不外出打工,到这里挣钱来了。
目前,张xx的虾场每一年可产两季,每一季虾饲养约3个月便可上市,年产量60多吨,年收入500万元。
“销路不愁,价格也能够,每一斤都在35元以上,只是这些虾池一年总有约半年时间闲着。”张xx说如果盖上大棚,安装锅炉加热,冬天也可养虾,便可实现一年3季。但这需要更庞大的资金,张xx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等自我挣了钱,再扩展范围、改良设施吧。还得将父母为我提供的成本还上。”
“部队人生让我明白了,好人生要凭自我的双手去首创。这两年养虾阅历让我知道了农村、明白了挣钱的不容易,这或者许是我这两年最大的收成吧!”张xx说。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经典)11-27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06-30
农村文明家庭的事迹材料01-07
农村和谐家庭事迹材料01-17
农村清廉家庭事迹材料06-21
农村文明家庭事迹材料01-12
农村健康家庭的事迹材料10-03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优)11-26
农村家庭事迹材料[合集]11-27
农村最美家庭事迹材料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