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11-05 11:26:10 晓璇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材分析】

  这单元内容分为两部分: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本课时是笔算乘法的起始课---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材首先呈现的是一个问题情境,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计算乘法,最后介绍笔算乘法的方法。因此,理解乘法意义、掌握表内乘法、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以及笔算加减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上、方法上的基础,同时,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知识又为后续学习笔算进位乘法、笔算多位数乘多位数提供算理依据和算法模型。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建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体会乘法竖式学习必要性。

  2.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自主建构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呈现两组题目: “同学们,你会算吗?”

  (1) 8+16= 45-9=33×2=?? 42×2=? 13×2=??

  177+64= 305-87=

  二、建构方法

  (一)体会笔算必要性

  出示情景图

  学生列出算式12×3(板书:12×3)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怎么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指算式)(讲完再贴:多位数乘一位数)

  “那么,12×3你会怎样算呢?”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况:

  ※ 根据乘法意义变乘为加算出得数,

  ※ 口算

  这时,学生根据刚才汇报的算法,联系加、减法可以笔算,推测乘法也可以笔算。(板书:笔算)我对学生大胆地猜测加以鼓励,并提出:如果可以笔算,我们就从竖式写法、笔算顺序和结果定位三方面来研究吧。

  (二)探究笔算方法

  1、多种算法、引发矛盾

  借助口算算式提出疑问:“同学们,根据口算的过程你能写出心目中的乘法竖式吗?”

  放手让学生带着思考,自己尝试写出乘法竖式。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这些笔算中,哪些是合理的呢?”

  2、比较算法,分析矛盾:

  (1)竖式写法

  因数位置如何写?学生会借助加、减法竖式的书写格。“棒极了!孩子们,写乘法竖式时因数的末位要对齐。”

  (2)笔算顺序

  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前2个竖式,其中的6、30、36,分别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会结合口算算式说理,是用3分别去乘12个位的2和十位的1,再把积合起来。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笔算乘法是用第二个因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

  (3)结果定位

  “那么,这道竖式结果也是36,怎么算的呢?”我充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展现笔算过程,结合学生的.说理先动态演示,30的零可以省略不写,直接在十位上写3,合起来就是36。然后我在黑板上完整地示范笔算过程。

  (三)优化笔算方法

  为了进一步巩固乘法的笔算方法,我出示两道对应的练习:

  4 1 2 3

  × 2 ?× 3

  学生完成后,我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同学算得这样快?你有什么小窍门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用这种方法算得又快又准,我喜欢这种简单方法。”真的吗?我们用这种简洁的笔算方法尝试再算两道题。并且边算边说出笔算过程:

  2 1 1 1

  × 2 × 5

  三、巩固应用

  (一)基础练习

  (1)出示课本第74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进一步掌握积的书写位置,自主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体会简洁笔算方法的优越性。】

  (2) 第 75 页第2题的三小题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算法,形成计算技能。】

  (二)综合练习

  出示课本第75页第1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四、总结提升

  这个部分,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行回顾。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切身感受、经历笔算乘法的整个过程,最终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熟练计算不进位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列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了整十数乘一个数的计算,现在大家来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口算:10×3 20×5 40×6

  2、导入新课

  圣诞节很快要到了,小强、小丽、小雨都想亲手画一张画送给他尊敬的老师,大家请看图:

  3、师生共同走进新课①想想:图中他们共准备了几包彩笔?每包彩笔是几枝?(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记录)

  现在图中的小精灵有一个问题:怎么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同学们能不能帮上忙?试着列式。(给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列式,教师可到各组检查,并汇报列式情况,同时要求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情况:12+12+12;(理由:3个12共多少就列加法)12×3(几个几的简便算法,可以列乘法算式)

  ②让我们来探究12×3的`结果是多少?也许有些同学们有了自己的想法,请同学分组交流下自己的想法好吗?(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可到各组了解同学们的想法,最后汇报)

  也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12×3就是3个12啊,加起来就知道结果是多少了;第二、12×3可以看做10×3与2×3的和。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交流后,让我们来列竖式看看如何计算出12×3的积,这将为我们今后计算乘法提供很好的方法:

  1 2 × 3 ————— 3 6列竖式时要注意以的问题:相同数位的数一定要写对齐;第二,用一条分隔线把两个因数与积分开;

  以上竖式我们如何理解及计算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我们先算2×3;再算1×3;

  同学们,是不是感觉到很不可思议了?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该是10×3,而这里怎么变成了1×3了?其实,只要大家认真观察下现在的1的位置大家就明白了。(十位上的1就是10)在横线下面该如何写下计算的结果呢?

  当然也是要注意了:相同的数位要写对齐哦。让同学们练着写写,并说说算式。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的计算方法:用第二个因数与第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分别相乘;一般从个位开始。

  4、巩固练习:

  比一比谁做得又准又快: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5、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这是我们今后计算乘法算式很好的方法。希望大家回去好好练练,做到能熟练、规范的列竖式计算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果。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四的相关练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学生回顾上两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50×10 70×20 40×40 500×70 600×80

  12×300 240×2 130×2 90×3 11×30

  选择一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3、听算练习:

  40×10 30×20 30×50 300×10 300×80

  22×40 330×2 120×3 30×6 10×50

  4、估算:

  42×11 68×10 32×47

  45×17 26×18 36×21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是怎样估算的?有多少种估算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养一张蚕需要桑叶约600千克,可产茧约50千克。

  (1)小明家养了4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2)张村共养40张蚕,可产茧多少千克?需要桑叶多少千克?

  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目意思,并弄明白两个问题的不同。

  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讲评。

  2、果园里有28行橘子树,每行32棵。果园里大约有多少棵果树?

  先列出算式,想一想,是求近似值还是准确的值?该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三、综合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四第5、6题,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得。

  2、分组进行“夺红旗”比赛(练习十四第9题)

  3、合作完成练习十四第10、12题。集体讲评。

  四、学习总结:

  生生互相谈收获。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3、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4、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 ……因数

  × 3 ……因数

  ——

  36 ……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思维训练

  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锯成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六、课堂小结

  主《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同学们共同经历了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了乘法竖式的写法,计算时要注意乘的顺序和书写格式。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76页例2,练习十七的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口算

  2 × 4 8 × 7 9× 5

  10 ×4 60 × 7 200 ×7

  4 × 6 + 5 3 × 8 + 2

  2、 竖式计算 ( 板演并说算理)

  2 4 3 1 2 413

  × 2 × 3 × 2

  二、探讨交流

  1、学生观察情境图。

  ⑴、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

  ⑵、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来。)

  2、教学p76中的例2。

  师: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⑴、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

  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⑵、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

  ⑶、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说说本组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⑸、教师将小组的汇报板演到黑板上。

  18×3=54(本)

  1 8 1 8

  1 8 × 3

  +1 8 ——

  —— 5 4

  5 4 答:王老师一共买了54本。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展示算法的基础上,再现乘法竖式理清乘的顺序,竖式的格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三、做一做

  学生在练习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七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2、练习十七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思想教育。)

  3、练习十七题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轻轻轻松做数学。)

  五、全课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

  2、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计算时要注意从个位乘起,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6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 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教科书68——69页例1,练习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会进行相应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① 6个十是多少? ② 8个百是多少? ② 40是几个十?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十多少? 1200是几个十?

  12个10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800是几个百?

  二、探究新知。

  1、示情境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出示例1,进行教学。

  ⑴、出示情境图1。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师:有谁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自由汇报。

  生1: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

  生2:10个2相加是20。

  生3: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

  ……

  ③、教师肯定,鼓励说得好的学生,然后板书。

  2×9﹦18(元)

  2×10﹦20(元)

  答:9人要18元。10人要20元。

  ⑵、出示情境图2。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①师:这个问题,小精灵问同学们会做吗?,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相讨论并计算。

  ②学生汇报,上台板演,学生评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69“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订正答案。通过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有什么发现?

  2、完成练习十五中的.第一题口算,学生独立完成。

  3、练习十五的第2、3题,分小组讨论完成,汇报。

  四、思维训练:

  1、校园里种了3排松树,每排10棵,还种了8棵柳树,一共种了多少棵树?

  2、新华书店平均每天卖出80本字典,3天后还剩260本。书店原有字典多少本?

  3、小亮比小树高22厘米,小红比小树矮22厘米,小亮比小红高多少厘米?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2、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六一儿童节”的时候王爷爷送给三(2)班同学一些书

  名称《科技书》 8本

  《故事书》 9本

  《精版作文选》 8本

  《十万个为什么》5本单价7元6元 10元20元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尝试独立提出问题。可能:

  (1)《科技书》一共要多少元?

  (2)《故事书》一共要多少元?

  ……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二、探究新知

  让学生自由挑题列式。教师板书算式:

  8×7= 9×6=

  10×8= 20×5=

  师:上面的算式,哪题你能很快地报出它的得数?(学生可能说8×7和9×6)为什么你能这么快地算出它的得数?(学生可能会说用乘法口诀)

  师:10×8有乘法口诀吗?没有口诀,你有什么办法快速地算出它们的得数吗?

  生:想(一)8个10相加等于80(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10个8相加等到于80

  (三)把0不看,1×8,再在后面加个0。

  师板书:1个十×8=8个十

  师:明明是10乘8,为什么可以不看0再加0呢?

  生:1个十乘8等于8个十,是80。

  师:假如买的《故事书》不是9本,而是90本,那《故事书》一共要多少元?买900本呢?买9000本呢?你观察一下,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6 × 90=540

  6 × 900=5400

  6 × 9000=54000

  (学生尝试总结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可以将题看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算出积后,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出示20×5=

  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好象和刚才的结论不一样啊,因数和积的末尾0的个数不同

  师:那为什么会不同呢?

  生:哦,一位数乘一位数时,已经满十,多出了个0了!

  师:真不错,因此我们在做题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了。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迎接数学挑战?行么?

  三、巩固提高

  (一)你能快速地计算出下面这些题的得数吗?

  10×7= 10×8= 30×5=

  70×8= 300×3= 500×6=

  (二)数学卡片口算

  4×5= 30×3= 20×7= 200×7=

  3×3= 4000×5= 300×3= 2×7=

  400×5= 3000×3= 2000×7= 40×5=

  (三)师:现在老师要带30个同学们到儿童乐园去玩玩,来到售票处,发现上面写着:

  游乐项目价格表

  名称

  价格1旋转木马2元2碰碰车3元3激流勇进6元4登月火箭8元5过山车10元 师:老师想请他们玩旋转木马和登月火箭,付300元钱,你看我够不够? 学生探究方案。

  汇报方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

  你有什么收获?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设计07-01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9-10

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04-09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范文05-07

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通用8篇)07-15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2-07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教学设计07-06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教学反思06-20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说课稿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