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优秀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01 15:48:1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诗两首》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关《诗两首》优秀的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朗读时把握《我爱这土地》昂扬、深沉的意境和激昂悲壮的感情基调;《乡愁》哀伤柔美的意境和感情基调。

  2、通过理解诗歌的所描写的对象(意象)来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鸟的形象、土地、河流、风、黎明;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我爱这土地》中几个意象的象征意义;《乡愁》中意象的组合及主题升华。

  【教学设想】

  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象征意象来把握诗歌的内涵,分析诗句的表现力,从而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主要教学过程为启发方式展开问题──诱导思维进行讨论──积极发言探究互动──拓展文本创新阅读。

  我爱这土地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朗读《我爱这土地》,体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朗诵这首诗?

  ⑵ 朗读、品味诗句,概括艾青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是哪几个?核心是什么?为什么在描述对象前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

  ⑷ 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象征了什么?诗人对这些意象的描写,蕴含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指导学生寻找背诵思路,快速背诵课文。

  有感情地朗诵(比赛)

  四、拓展阅读

  进一步探究:诗人为什么会有这么炽烈的为祖国而献身的爱国热情?

  赏析诗歌《给战斗者》(节选)、《假使 我们不去战斗》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指导学生以假如我是开头,写一段诗,注意分节和分行,尽可能用一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诗》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07-19

《木兰诗》优秀的教学设计09-27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09-21

《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08-01

《谈中国诗》优秀教学设计02-12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范本09-24

《木兰诗》人教版优秀教学设计08-04

关于《木兰诗》的优秀教学设计08-04

《木兰诗》优秀的教学设计范文08-01

《木兰诗》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