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时间:2025-01-04 17:29:59 林惜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通用5篇)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那么优秀的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通用5篇)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1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冰箱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很熟悉的东西。在利用纸盒子改造冰箱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加认真地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然后利用食品包装纸来做成冰箱里的食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

  教学准备:教师:

  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课时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内、外结构的制作)

  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苏果”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

  第二节

  活动一:

  欣赏老师带来的“画王子”冰箱,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彩色包装纸)再打开冰箱们请大家看看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把“食物”发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利用超市宣传资料上的小图片剪贴)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冰箱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活动三: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冰箱请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课后拓展:回去试着用纸盒做一下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教学评价

  1、是否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并表现出对想象、创新的热情。

  2、是否大胆想象,做出、画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景。

  3、是否能在作业中合理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宣传资料等。

  教学反思:

  偶尔在储藏室里找出自己小时候用火柴盒作的写字台、钢琴,勾起了对童年的无限回忆。我把它们带到了课堂上,孩子们喜欢的不得了,但竟有一半的孩子没见过火柴和火柴盒。

  我引导他们把找到的各种形状的盒子放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设计选用不同的盒子组合成大衣橱、电脑桌……甚至是想象中的或是自己设计的家具、家电。在无限空间的联想与创作当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制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许多谈不上完美但充满了童趣的作品。但愿将来有一天,当他们从储藏室里找出这些小制作时,也能为童年时的创造力没有受到压抑而感到自豪。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2

  课题:打开的冰箱

  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 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2.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教具与学具:

  1. 教师准备: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2. 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食品广告宣传资料、包装纸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引导阶段:

  展示冰箱的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

  2. 发展阶段:

  教师清晰地将冰箱的制作方法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冰箱的基本做法。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

  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也可以提倡画想象中的情景,做想象中的冰箱。

  3. 作业:

  完成新型冰箱的设计工作。

  第二课时

  1. 继续发展:

  引导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盒、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与纸工制作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2. 作业:

  完成冰箱的美化工作。

  3. 整理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创作内容较为单一,构图较为千篇一律,没有太多的创作新意。这可能是由于传统冰箱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定势思维,导致他们不敢突破。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突破传统框架。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3

  课题:打开的冰箱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冰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表现出冰箱及其内部的食物。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手工制作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冰箱的作用和外形特征。

  2. 讲授新课:

  展示冰箱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冰箱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冰箱内部可能存放的食物,并鼓励他们进行想象和创作。

  3. 课堂练习:

  学生开始设计新型冰箱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第二课时

  1. 继续创作:

  学生继续完善冰箱的'设计,并添加内部的食物和装饰。

  2.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3.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观察真实的冰箱,了解冰箱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表现出了较高的创作热情,但在作品呈现上仍存在一定的雷同性。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创作素材,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创新。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4

  课题:打开的冰箱

  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 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 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的颜色。

  2. 在美术表现活动中,大胆地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 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冰箱的图片及作业范作等资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学具:铅笔、蜡笔、彩色水笔、剪刀、胶水,各种绘画制作工具以及食品广告宣传资料、包装纸盒等。

  教学过程:

  1. 引导阶段:

  通过展示图片或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

  2. 发展阶段:

  认真清晰地将冰箱的制作方法演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掌握冰箱的基本做法。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

  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提倡画想象中的情景,做想象中的冰箱。

  引导学生利用包装纸盒、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与纸工制作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3. 第一课时:

  完成新型冰箱的设计工作。

  4. 第二课时:

  完成冰箱的美化工作。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5. 整理与整理:

  提示学生整理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

  6. 课堂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观察冰箱及其内部结构,了解冰箱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创作内容比较单一,构图较为千篇一律,没有创作新意。我认为这主要是受传统冰箱的影响,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定势思维,导致学生不敢突破。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5

  课题:打开的冰箱

  课时:2课时

  课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通过想象和实际操作,制作出独特的冰箱模型。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动手制作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难点:

  1.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冰箱模型。

  2. 引导学生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完成冰箱模型的制作。

  教学准备:

  教具:各种冰箱的图片、视频资料以及制作工具。

  学具:纸盒、剪刀、胶水、彩纸、画笔等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阶段:

  通过展示冰箱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基本构造和用途。

  提问:你们家里的冰箱是什么样的?里面放了哪些东西?

  2. 发展阶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纸盒等材料制作一个冰箱模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冰箱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教师演示冰箱模型的基本制作方法,并强调安全使用剪刀和胶水等工具。

  3. 学生制作: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提醒学生注意材料的搭配和颜色的搭配,使冰箱模型更加美观。

  4.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冰箱模型,并介绍其特点和创意。

  教师和同学共同评价每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5. 课堂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冰箱,了解冰箱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冰箱模型,使其更加实用和美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学生通过想象和实际操作,成功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冰箱模型。然而,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在材料选择和搭配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作品不够美观。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材料选择和搭配的技巧。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小学二年级美术第四册《打开的冰箱》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打开的冰箱》美术教学反思09-14

美术课后教学反思08-19

《燕子》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03-05

《背影》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11-09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精选21篇)02-25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03-06

美术课后教学反思(精选26篇)09-01

美术课后教学反思15篇07-11

小学美术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2篇)07-27

美术的教学设计与反思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