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航模课程的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教学工作者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目标,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教学计划吧。如何把教学计划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航模课程的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航模课程的教学计划 1
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学校非常重视航模活动的开展。为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及确保在新的学年中能使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1、活跃校内学生科技气氛。以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目的,以航空模型运动为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套层次清晰、结构分明且行之有效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制,领导校内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条件。
3、通过航模运动的展开,在校内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全校学生宣传航空航天知识,使全校逐渐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二、具体做法:
1、作为任课教师继续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航模教学方法、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保证在活动中有效指导学生操作试飞。
2、继续加强对活动课程的开发,规范校本课程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教学方案。
3、请社会上的航模专家来与教师进行交流,辅导学生进行航模活动,与外校教师多多进行交流等。以保证课程开展的丰富多彩,有章有法。
4、在教师博客上,进行一些航模基础教育的宣传,与同学们加强交流。
5、加强管理力度,使航模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6、积极的参与各级举行的各项比赛活动,争取多为学校争取荣誉。
7、在航模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团队协作以及交流能力。
8、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采用探究式教学,如飞机的飞行原理等,就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讨论试验。
9、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以及学校购买的航模书籍杂志开展自学并且了解航模活动的最新动态。
三、航模教学计划
(一)木轮船组
【1】认知领域要求
1、了解模型的分类
2、知道制作的程序(包括调试、验证、竞技等)
3、明白模型制作应用的广泛领域
4、了解使用工具的安全性
【2】情意领域要求
1、珍惜良好的学习条件
2、培养对模型运动的浓厚兴趣
3、自觉维护科技制作教室的卫生清洁
【3】操作领域要求
1、学会砂纸的使用,砂纸板的制作,轮船的打磨
2、学会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胶水的涂抹和粘合
3、能组装简单的模型并进行简易的调试
4、能对损坏的轮船进行维修
5、学会全部三种木制航模的制作技术,并且学会通过调整重心、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等来调整轮船的航行效果。
【4】创新领域要求
能够自己制作木制航模轮船,并进行初步调试航行
(二)电动轮船组
【1】认知领域要求
1、无线电遥控和线操纵的简单原理及操控手法
2、实物与模型间的比例
3、了解遥控电路,线操纵电路
【2】情意领域要求
1、通过对无线电遥控轮船和线操纵轮船的操控,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品质
2、通过参加各级比赛培养学生"为校争光"的精神
3、重视培养自己在比赛中临危不乱心理素质
四、活动计划
队员从五、六年级中自愿报名产生,要求学生必须告知家长并取得家长的支持。
兴趣小组主要以“专题讲座”和“项目实践”方式开展活动。采取室内讲座、室内制作、室外调试、室外飞行、室内维修相结合的方式活动。每次活动后填写“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备案。
兴趣小组的主要活动地点为:航模教室,时间暂定为周二下午的校本课。
(1)第一阶段
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2)第二阶段
项目实践(试水):初步使学生了解航模试水的基本要领。
(3)第三阶段
项目实践(制作):使学生了解航模制作的一般规律。掌握航模制作的基本技术。
(4)第四阶段
项目实践(改进制作)
航模课程的教学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工作意见指导下,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作为工作根本,围绕学校“科技特色”这一重点,开展航模社团活动。通过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科学的兴趣和能力,树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二、工作重点:
1、航模普及活动:
(1)、教师培训:教师是上好模型制作课的核心,在本学年中适当安排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工作。
(2)、航模校本教材使用:本组辅导员要合理使用教材,使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3)、课程教学:本组辅导员按照教学进度,在学校规定时间切实开展航模校本课,认真备课与组织,充分准备器材,认真教学,合理安排室内与室外课,注意室外课的`管理与效果。
(4)、本组活动中,要适当穿插有关知识的介绍与当前前沿信息的传播,使学生不但动手动脑,也有知识的消化吸收。
2、航模提高队的训练、比赛:
(1)、在普及基础上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竞赛队”训练。
(2)、航模专业队训练:校航模队员在每周四早晨训练。
(3)、航模各类竞赛的辅导鼓励优秀辅导员担任。
三、活动内容:
1、橡筋动力飞机
2、四驱动力赛车
3、轮船模型
4、火箭
5、考察评价小结
航模课程的教学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活跃校内学生科技气氛:以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目的,以航空模型运动为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套层次清晰、结构分明且行之有效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制,领导校内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通过航模课程的开展,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通过航模的制作和飞行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普宣传:通过航模运动的展开,在校内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全校学生宣传航空航天知识,使全校逐渐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二、具体做法
教师能力提升:任课教师继续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理念、航模教学方法、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确保在活动中能有效指导学生操作试飞。
课程开发:继续加强对活动课程的开发,规范校本课程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
专家交流:邀请社会上的航模专家来校与教师进行交流,辅导学生进行航模活动,同时与外校教师加强交流,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管理力度:加强管理力度,确保航模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比赛参与: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级举行的航模比赛活动,争取荣誉,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技水平。
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飞机的飞行原理等,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和试验,以加深理解。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以及学校购买的航模书籍杂志开展自学,了解航模活动的最新动态。
三、课程内容安排
航模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可分为四期进行:
认识飞机:阐述人类航空发展的历史、航空器、天空、气流、飞机的组成、飞机的布局与分类等相关知识。开展关于“气流”运用的活动课程,制作模型作品,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飞机为什么会飞:介绍航空模型基础知识、三视图的'概念以及飞行原理及应用。结合飞机的布局制作模型飞机,在制作、调整、试飞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如何飞得更好:讲解飞行的三轴运动、舵面及其作用、稳定飞行等基础知识。开展纸飞机的制作、飞行特点、调整与试飞等活动课程。通过仿真纸飞机的制作和训练,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点,领悟舵面的正确使用方法。
航模遥控飞行基础:介绍KT纸飞机的制作、机身、动力、操纵各部分的组成,了解相关零件的选配原则、安装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感受遥控飞机的外场飞行,对电动遥控飞机有初步认知。介绍遥控器、接收机、充电器的相关知识及正确使用方法,进行模拟飞行训练。
四、评估与反馈
定期考核: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和教学策略。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通过这样的教学计划,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航模制作和飞行技能,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航模课程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做航模作文07-18
航模表演作文09-28
做航模作文12-24
课程教学计划06-18
航模大赛作文范文06-03
课程教学计划范文06-14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03-08
舞蹈课程教学计划07-18
古筝课程教学计划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