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12-25 07:37:1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1

  本周主要授课内容为《整式的乘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幂的运算性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前期所学知识的延伸。这一部分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启后是它是学习整式的除法、分式的运算、函数、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的基础。整式的乘法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分成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

  第二部分是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部分内容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有乘方运算时的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确定。

  第三部分内容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注意带符号运算以及不要漏乘。在混合运算中注意括号运算,不要漏括号。

  在整个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

  1、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

  2、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

  3、注意实际问题主要是图形的面积问题的正确解决。

  在本章教学中,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引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由于所拼图形的面积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几何方法对多项式乘法法则有一个直观认识,再由几何解释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体现了以探究为出发,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思路。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逐渐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2

  1、关注对教学难点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数学思维迅速丰富、过程大步跳跃的地方,所以在本节课难点教学中既注意了化难为易的效果,又注意了化难为易的过程,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不断启迪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又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后的反思,这些将促使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同时提高。

  2、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对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学生要主动构建对外部信息的解释交流,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营造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入手,逐渐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在探究中掌握知识。

  3、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教师

  在教学设计时,结合学生实际,有效整合教材,精选例习题,分层施教。本单元教学是以习题训练为主的,教学时注意选择了有层次的例题和练习,采用“兵教兵”的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探究问题的设计上也是由浅入深,目的就在于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在“做”中学。

  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节课通过拼图游戏,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活

  动中既复习了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又引出多项式相乘的.运算。由于所拼图形的面积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通过对比这些表示方式可以使学生用几 何方法对多项式乘法法则有一个直观认识,再由几何解释的基础上从代数运算的角度将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转化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经历操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不断质疑和释疑,体现了以探究为出发,以活动为中心,注重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教学思路。

  5、加强反思,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涅指出,学习者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获得更多的学习思维和分析思维,将会使它们变得越来越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例如本课中将多项式乘法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转化”的思想,运用乘法分配律时的“整体”思想,拼图列式中运用的“数形结合”思想等,可以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知识,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使教学过程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3

  本单元教学分数乘法,是在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它能进一步促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后面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分数乘整数,一个数乘分数、分数混合运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和求比一个数的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做到一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数形结合

  本单元概念较多,且比较抽象,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因此,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时,我运用适当的图形、图示来说明数学概念的含义,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教学分数乘分数时,例3是李伯伯家有一块1/2公顷的`地,种土豆的面积占这块地的1/5,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若只是空洞地讲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画了一个长方形来表示1公顷的地,先让学生找出1/2公顷有多大,用阴影部分表示,有的竖着分,有的横着分,再找出1/2公顷的1/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用反方向的阴影部分表示。再观察两个阴影重叠部分占了整个1公顷地几分之几,用虚线分好,这样占了1公顷地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公顷。结合图示法学生很自然地推导出了分数乘分数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注重解法多样化,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的思维应该是开放的、发散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注重算法、解决多样化,让学生更爱动脑,数学水平提高一个层次。例如在教学例9这类求地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画出线段图,看图思考有哪些解法。有的学生想到了可以用单位“1”乘对应分率得到对应的具体的量,有的学生想到可以用单位“1”加上或减去多或少的部分得到对应的具体的量,也有的学生想到先求出1份是多少,再求出多份是多少的办法。这样集中各个学生的思维,大部分同学都掌握了三种方法,解题时可选择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在这样的教学下,大部分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较好,只是每次解决问题我基本都让学生画出线段,借助线段图学生较为容易就能解决了,但有的学生比较懒不肯画线段图而往往出错,因为这样的线段图并没有在他脑海中形成,这是我教学中的困惑,我将继续研究。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4

  本部分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幂的概念、字母表示数、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这是承前,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启后是它是学习整式的除法、分式的运算、函数、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的基础。 整式的乘法这一块内容主要分成三块内容。

  第一块是单项式乘单项式,这一块内容主要是要注意运算的法则依据

  是乘法的交换律,分成三步计算:一是各个单项式的系数相乘,二是同底数幂相乘,三是单独的`字母照抄。这部分的计算中往往会混合了积的乘方,要注意运算的顺序,积的乘方应注意复习巩固。

  第二块是单项式乘多项式,这一块内容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要注意有乘方运算时的运算顺序以及符号的确定。

  第三块内容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注意带符号运算以及不要漏乘。在混合运算中注意括号运算,不要漏括号。

  在整个这一块的内容教学中,难点与易错点主要是:一、符号不能正确的判断,其中主要是没有注意带符号运算或者没有注意整体思想,漏掉括号或者去括号错误。二、同时注意整体思想的渗透,作为整体的相反数的的变形,根据指数的奇偶性来判断符号。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整式的乘法》教学反思(通用10篇)11-12

整式乘法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12-06

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03-15

整式的乘法教学设计11-29

《整式的乘法》说课稿09-06

整式的乘法复习教案08-12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04-03

关于整式的教学反思10-25

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10-10

整式的教学反思示例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