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通用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 1
四月份参加了学廊坊地区举行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我汇报的题目是《最可爱的人》,上完课后静心思考,感触颇深。
总的来说,本课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是还存在一定不足在:
1、我利用欣赏《谁是最可爱的人》朗诵片段导入本课,学生们听的比较认真,但当我问到这段朗诵节选自那篇文章时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他们没有学过这篇文章,课前我了解学生情况不够。
2、我分为五个篇章去讲述这一课,分为决策篇、出征篇、胜利篇、现实篇和英雄篇五个篇章。
讲述决策篇时设置的问题应结合课本再仔细推敲,提高设问的艺术性。
讲述出征篇时我播放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的影片片段,没有向学生充分说明这是后来拍摄的影片与当时状况是不一样的,脱离了历史。
3、本节课我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一系列活动由各组去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语言表达的能力。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小组学习如何发挥合作与竞争之利,又不妨碍并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而不依赖的品质,这些考虑的还不够周全。
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在这节课中我没有设置小组评价,通过小组评价如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融入到集体之中,体现不出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如何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在这方面还要努力。
在讲述英雄篇时学生以组为单位有最简单的语言概括英雄人物事迹和最突出的品质,学生概括的很好但音量有些小,还有鼓励学生时我用鼓五下掌的方式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如何鼓励学生这个方面应该多下功夫,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4、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如何突出学科特色,在呈现上如何更科学有序(有针对性有层次)多样化,这些问题都有学问,需要进一步研究实践。
如何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历史、如何设计具有历史学科特色(如“史学”、“史法”、“史识”等内容)的导学案?应该关注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法研究。应该考虑导学案怎么出,才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
在这节课的最后播放歌曲《英雄的赞歌》,再次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半个多世纪前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师生共同唱响英雄的赞歌,缅怀先烈,激励自己。
对于讲课,我自身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经过历史老师们的共同商讨,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随时结合教学内容,不仅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要通过具体的史料锻炼学生自我设计问题,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的去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 2
我们学校的课改在坚定不移的前进着,我的课改之路也在举步维艰的进行着,上节课我上了一节课《最可爱的人》,我感觉很是失败。
首先,思路不清晰,有些乱。因为课堂语言在教学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平时课堂语言是较贫乏的,我想锤炼自己的课堂语言,备课时把问题分解了,结果没加以整合,致使思路不够清晰。
其次,准备不充分,致使中间环节没处理好,最后草草收场。
第三,没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开始可能由于听课的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在展示的过程中不是很积极,老师又没能及时的引导好,我感觉是这节课气氛教闷的原因。
总之,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会不断反思+实践,争取在课改的道路上有所收获。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 3
1、本课导入、结尾部分注意到了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衔接,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2、本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史论结合”方法的指导,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3、问题导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培养其自学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同时也提高了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 4
在《最可爱的人》教学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展示抗美援朝战争的珍贵影像与图片,直观呈现志愿军英勇作战场景,学生们的注意力被瞬间吸引,对 “最可爱的`人” 有了初步感性认识,这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分享对志愿军事迹的看法,思维碰撞出火花,较好地培养了合作与表达能力。
然而,教学也存在不足。在讲解志愿军精神内涵时,方式稍显单一,多为理论阐述,未能充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导致部分学生理解浮于表面。课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前半部分讲解耗时过多,小组讨论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意犹未尽,发言不够充分。
改进方向上,后续教学会增加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如邀请老兵讲述经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感悟志愿军精神。同时,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分配时间,给予学生更充裕的讨论与交流空间,让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 5
回顾《最可爱的人》教学,我通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故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多数学生被英雄事迹打动,课堂氛围热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上取得良好成效。知识讲解方面,对战争背景、重要战役的介绍较为清晰,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知识框架。
但反思后发现,教学互动存在短板。提问环节,问题设置不够开放,限制了学生思维拓展,主动参与回答的.学生集中在少数活跃分子,部分学生参与度低。此外,对学生个体差异关注不足,基础薄弱学生在理解复杂战争局势时较为吃力,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
针对这些问题,之后我会精心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全员参与度。关注每个学生学习状态,为基础薄弱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使教学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 。
【《最可爱的人》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04-04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04-11
《可爱的汽车》教学反思04-15
《可爱的小猫》教学反思10-12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08-28
《可爱的娃娃》教学反思05-08
可爱的小象教学反思09-26
可爱的动物教学反思06-24
可爱的校园教学反思05-26
可爱的小象教学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