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1
一、导入新课
有缘才相聚,相聚是首歌。我来自美丽富饶的齐国古都临淄,我和大家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在这美丽的校园相聚,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片,请欣赏。课件出示有关俄罗斯的照片,看了图片,你知道这是哪一个国家吗?对,是俄罗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罗斯》。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日本》和《印度》,请同学们想一想,学习这两个国家时,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学习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从自然地理,例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从人文地理,例如工农业、交通运输、民族文化等方面学习。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气候。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与自主学习
学生分组,根据导学练案自主学习,不会的问题由小组讨论解决。
四、展示交流:
分小组展开对抗赛。能够提出问题和答对问题的给予加分。
(一)地理位置
1.出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图》,你能根据此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吗?
2.出示《俄罗斯的海陆图》,你能运用此图提出什么问题?
探究:为什么俄罗斯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
(二)地形
出示《俄罗斯地形图》,你能根据俄罗斯的地形图指出俄罗斯主要的地形区和河流吗?说说你的记忆方法。
探究:俄罗斯的地势分布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分析出来的?
展示俄罗斯地形分布简图。
(三)气候
出示《俄罗斯气候图》
1.在课本图7.45中描出俄罗斯主要的纬线,说明其纬度位置。描画出北极圈,说出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阅读图7.46,描画出主要的等温线和年降水量线,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变化趋势。
3.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探究:从气候方面分析俄罗斯的铁路应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利用简表形式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六、当堂检测反馈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2
一、教学设计思路
《俄罗斯民族风情》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10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中的一节课。课本选取了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考虑到这两首乐曲篇幅都比较长,我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整为欣赏穆索尔斯基最具代表性
的歌曲《跳蚤之歌》和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通过欣赏,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通过聆听歌曲《跳蚤之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幽默、欢快的音乐情绪,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深刻寓义,对“强力集团”有初步认识。重点欣赏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格林卡,熟悉乐曲两个性格鲜明的音乐主题,通过聆听及体验活动,理解这两个主题旋律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民间音乐;并能用抒情、悠扬的声音演唱主题一,能伴着主题二的旋律感受简单的俄罗斯民间舞蹈动作。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突破难点。
整节课通过主题对比聆听、学唱主题及感受舞蹈动作等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深入浅出、层层推进。
二、教学片段实录
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1、简介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于1848年间在华沙写成。这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是俄国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乐作品。
2、主题对比聆听
(1)主题一:旋律来自俄罗斯一首民间婚礼歌《从山后,从高高的山后》
①欣赏并思考这一主题的节拍、速度、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出示这一主题的乐谱)
②学生回答:节拍:3/4拍;速度:缓慢;音乐情绪:悠长、抒情、歌唱性
③唱一唱主题旋律,注意强音记号和跳音记号
师范唱→学生跟钢琴学唱,解决难点→分角色演唱:第一遍老师独唱,第二遍加入女生一起唱,第三遍加入男生一起唱→师点评,提示注意情绪,跟音
乐分角色演唱,师指挥
④聆听第一主题第一变奏:说说与主题一有何异同?采用了什么手法?
欣赏后学生回答,出示:
相同处:主旋律基本不变不同处:演奏乐器出现变化
A1:木管A2:加入弦乐A3:加入铜管
变奏: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修饰或者围绕原旋律作一些变形,使乐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乐曲更好地表现其感情。
(2)主题二:旋律来自俄罗斯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
①欣赏并思考这一主题的节拍、速度、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出示这一主题的乐谱)
②学生回答:节拍:2/4拍;速度:快速;音乐情绪:欢快、热烈,舞蹈性)
③欣赏影片《作曲家格林卡》片段,
了解乐曲创作过程,了解其创作素材来自俄罗斯民间歌舞音乐。
④跳一跳:伴着舞蹈性主题旋律跟师模仿俄罗斯舞蹈动作
4、完整欣赏:思考:乐曲使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联想到俄罗斯农村的生活场景,美丽的姑娘出嫁了,人们聚在一起为她唱歌、跳舞,无比欢乐,想到人们向往幸福自由的生活……
三、教学反思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成功课堂教学之重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中师生间为达成教学目标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接到比赛课题后,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课本选取的是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这两首乐曲篇幅都比较长,对于高一学生来讲,在有限的一节课中完成两首大作品的欣赏存在一定的
难度,且都是管弦乐曲,在形式上也比较单一,所以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
我将迪斯尼动画版本的《荒山之夜》作为课间欣赏曲目,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对新课学习起到铺垫作用。考虑到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我在教材曲目之外,增添了他的一首极具代表性的歌曲《跳蚤之歌》。这个歌曲集中体现了穆索尔斯基的创作风格,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音乐欢快、诙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保留课本曲目——格林卡的《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因为这首乐曲是格林卡最著名的一首管弦乐曲,是俄罗斯第一部真正的民族交响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这样的调整,不仅引导学生了解了俄罗斯民族乐派及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而且丰富了作品的体裁,由易入难,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成功课堂教
学之关键
设计好了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后,我认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这节课的结构,我认为合理的教学结构是成功课堂教学的关键。
这节课,由新课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构成。新课讲授又分为了解“强力集团”、欣赏歌曲《跳蚤之歌》;了解格林卡、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各部分教学时间的安排也很有讲究,教学重点的突出,首先反映在完成教学重点环节的教学时间上。根据这次比赛一节课40分钟来计算,我用列表的方法来呈现这节课的结构: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小计
新课导入图片欣赏分钟
3分钟
简介俄罗斯音乐及民族乐派,引出课题
2分钟
新课讲授
简介“强力集团”、欣赏歌曲《跳蚤之歌》
10分钟
32分钟
了解格林卡、欣赏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
22分钟
课堂小结
归纳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5分钟
5分钟
从表中清晰看出,整节课的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以此为基础,再来设计课的各个环节就显得更加科学、有效。
3.准确选择教学方法,成功课堂教学之保障
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种类很多,在上《俄罗斯民族风情》这节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选择了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因为是借班上课,为了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在新课导入时,我以一组精美的.俄罗斯民间风情图片,作为送给学生的见面礼。精美的图片,加上悠扬、经典的旋律,学生被带入到俄罗斯民间风情中,很好地引出了新课课题。在欣赏《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时,我用对比聆听和填表格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两个主题不同的节拍、速度及音乐情绪,并分别用学唱主题一旋律和伴着主题二的旋律音乐模仿俄罗斯舞蹈动作的方法,引导学习感受、理解这两个主题。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认识到“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作品以人民生活为题材,运用民族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风格特征。在归纳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时,我采用了讨论探究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这些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使教学难点的突破更轻松,师生间的互动更自然,学生的体验、感受活动更积极。
4.恰当增添教学资料,成功课堂教学之精彩
好的教学资料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之前,我在网上搜集到电影——《作曲家格林卡》,其中有一段描写格林卡在民间采风时,看到村民和着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聚在一起跳着俄罗斯民族舞。我剪切了这个片段,添加到教学中。在聆听了主题二后,请学生欣赏这段视频,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很直观地理解了这一主题是以俄罗斯民间舞曲作为创作素材的。有了这样的铺垫,课的最后,学生讨论、归纳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就变得容易了。
精彩、生动的教学资料为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不少色彩。然而,教学资料要巧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在这节课中,有些视频资料的设计,我把握得不是很好。
有一段介绍穆索尔斯基生平的视频资料,全长5分6秒,介绍了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成长经历、参加“强力集团”的情况、音乐作品创作、写作风格、代表作品、晚年生活。备课时我只觉得这么丰富的视频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实际情况却很不理想,课后仔细想想,对这段视频的处理实在太草率。从结构上讲,穆索尔斯基的介绍不是本课重点,只需简单讲。从内容上说,视频中的内容太多,有的与前面所讲内容重复,如“强力集团”的介绍;有的不需要讲,如穆索尔斯基的晚年生活过得十分潦倒,终日以酒和麻醉剂为伴…;有的需要精简,如穆索尔斯基的艺术成长经历和作品创作。
课后,我重新剪辑了这段视频,调整为:师简单介绍穆索尔斯基艺术成长
经历,学生阅读书本文字了解其代表作品。视频了解其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由原来的5分多钟精简为2分多钟,教学方法更多样化,课的结构更完善,主次也更分明了。可见,教学资料要根据课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拿来主义”不可取。
比赛已告一段落,但课堂教学仍在继续。比赛中总结的心得将成为我教学道路中前进的引航灯,激励我向成功的彼岸努力航行。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反思03-08
俄罗斯民族风情说课稿11-02
《俄罗斯民族风情》课件04-11
高二音乐《俄罗斯民族风情》教学反思06-27
俄罗斯民族风情-高中音乐教学设计10-19
俄罗斯性格教案07-29
俄罗斯教学课件03-30
《俄罗斯》教学反思03-29
《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教学反思范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