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顺序》评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100以内数的顺序》评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顺序》评课稿 1
100以内数的顺序是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张老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给数宝宝找房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概括的能力。
亮点:
1.教师的语言富有儿童趣味,课堂常规落实到位。一年级的`孩子非常天真、朴实,教师的语言符合学生特点,富有童趣,通过给数宝宝找房子,学生感觉非常地亲切、自然。在教学中,教师不断强化课堂教学常规,比如:静静地翻书,书写时既要写的数字要漂亮、规范,还要写得快一些,让学生在有组织、有纪律约束的情况下认真听课,并能跟随老师的指令完成课堂任务。
2.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独立填写百数表,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能够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不同角度发现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在发现中共享集体的智慧。
建议:
1.教学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学生在独立填写100以内数的顺序时占用了很多的时间,教师在讲解规律时时间上感觉节奏过快,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足。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口算的方式填写百数表,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2.练习难度较大,学生没有切实掌握好运用100以内数的顺序规律去解决问题,导致学生填写出错。对于发现的规律是否越多越好,还是应凸显主要规律,需要认真揣摩、认真思考。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顺序》评课稿 2
听了赵老师这节课,我不由得由衷的赞叹:赵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率的常规课。因为她虽然没有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但她能大胆突破教材,另辟奚径,勇于创新,将一节传统的新授课变成了一节活动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老师把游戏式的有趣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首先设计了一个抽签的游戏:
a.宣布游戏规则:
将学生分成男生队和女生队,每队派一名代表抽签,先抽个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个两位数大哪个队就赢。
b.先比个位。
抽签,问数字大的队为什么这么高兴?为什么数字小的队有同学说没关系?(关键看十位。)
c.再比十位。
先请一队的学生抽,问另一队你希望抽几?为什么?再问先抽的队,你们希望对方抽几?为什么?
同时,设计这种游戏来完成新授课的任务,需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生成的能力。预设与生成的和谐是教学的追求。本节课力求体现二者的完美结合,在预设中体现教师教学的组织者、引导着者、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在生成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怎样比较百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单纯的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顺序》评课稿 3
《100以内数的顺序》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展开的,将认数的范围不断扩大。本节课卢老师注重在整体让学生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1、充分利用数表,多方面研究,增强学生的数感和对数的整体把握。
教师由20以内的数表开始,让学生按照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填写空着的格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后一个数比前一数多1。紧接着出示一张百数表,让学生先把百数表填写完整,写生可以横着填,也可以竖着填,在填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横着填时:后面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竖着填时:下面的数比上面的数大10。横着、竖着看完,再对角线看,感受个位、十位上数的`变化。
2、结合游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与数的联系。
教师设计了“幸运大抽奖”的活动:每个孩子手里有一个写着学号的纸条,教师出示条件,如比69大1的数是多少?学号符合条件的孩子获奖。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数与数之间的联系。
3、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加强对数感的培养。
在利用百数表探究数与数之间的联系时,要充分要学生表达横排、竖排相邻数的关系,尽可能让每个孩子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如:横排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1,竖排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大10,帮助学生在完成后面的填数打下基础。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顺序》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顺序》评课稿10-29
《数顺序》评课稿(6篇)12-02
《数顺序》评课稿(通用10篇)06-08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10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2-09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21
1000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07-03
《千以内数认识》评课稿09-01
《10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