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简单多边形的面积》的评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评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单多边形的面积》的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多边形的面积》的评课稿 1
有幸聆听了宋老师执教的《简单多边形的面积》一课,听课后让我感觉自己要学的还很多。简单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概念比较抽象,是对学过的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整合。本节课宋老师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设置了“平面图形面积复习”、“组合图形面积学习”、“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三个板块,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在我们华杰学校新课改背景下,在“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课堂教学中,本课教学中,宋老师更多地体现为:引导者——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明确的导航目标,组织者——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与支持,使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听课后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1.找准新旧链接,打好知识基础。
组合多边形的面积计算,需要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宋老师在学习新知之前,放手让学生引领复习,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找准新知的最佳切入点,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
2.发挥学生主体性,重视自主探究。
各个小组的展示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不但能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更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简单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宋老师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看看自己没想到的.方法有哪些,根据自己的能力有选择地学习其它方法,一步步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我有不同的分割法。这样有序的学习,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智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宋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自主选择图形的分割法或拼补法,让学生经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究过程,通过宋老师的点拨概括,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主动。
3.学以致用,紧密联系生活。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本节课中,宋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经验,通过让学生计算学校的草坪和所住的小区平面图的面积,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
1.全课宋老师都没有引导学生比较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方法也将越简单的,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的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方法就是失败的。其实这就是在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怎样是简洁高效的。
2.新课例题与拓展题区别不大,是不是应该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组合图多边形的面积,一节课就2道题目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简单多边形的面积》的评课稿 2
这节课成功的地方有2点:
1、以比赛为主线,将整个课有机的串联起来,整个课自然连贯。
上课开始首先进行热身赛,通过比赛达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目的。在讲授完新知识后,要求学生用所复习的旧知识比赛画正多边形,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在学习完重复命令后,又要求学生利用新学的重复命令比赛画正多边形。
操作课由于内容简单,如果设计不好就会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这三个比赛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争先恐后,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突破难点时注意了小学生的身心特点
归纳得出旋转公式是本课的难点。在突破这个难点时,老师先通过直观形象的形体动作让学生得出感性的知识(总转角360度);接着通过表格记录,归纳总结公式,不仅很自然地得出了公式,而且使学生弄清了公式的内涵,能够正确地运用公式。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不够及时,对有问题的小组帮助不够,比如有一个小组三次比赛没有一次获胜,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早点给他们帮助,这样就不会让他们没有一次获胜机会。
【《简单多边形的面积》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多边形》评课稿06-16
《多边形2》评课稿09-08
《多边形》评课稿通用10-23
面积的认识的评课稿06-29
《圆的面积》评课稿10-26
梯形的面积评课稿06-09
圆的面积评课稿05-14
圆的面积评课稿01-21
《面积计算》评课稿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