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与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究的兴趣。
2、借助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工作原理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二、重、难点
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
要想知道飞机为什么能在夜间完全飞行,首先得揭开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这节课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
2、小组合作,了解试验的过程。
⑴ 科学家们是怎么做的?课文哪些段落写了这些内容?(4—6小节)
快速默读课文,完成表格上的内容,并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目的
次序
方法
结果证明 1 2 3
⑵ 小组派代表汇报,复述试验过程。
3、学习7、8自然段。
⑴ 蝙蝠的嘴和耳朵是如何配合起来探路的呢?齐读第7自然段。
⑵ 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夜间是如何飞行的。
师板书:
⑶ 看着教师的示意图说一说。
⑷ 自学第8自然段,想想夜航飞机与夜间飞行的蝙蝠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并仿照教师的方法给雷达画一个示意图。
⑸ 指名一生演板,说一说。
⑹ 对照两份示意图,说一说蝙蝠夜间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
⑺ 相机出示课后的填空题。
⑻ 小结:
雷达的发明确实的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这种从研究动物的特别功能后得到启发,发明出科学仪器,机械为人类服务科学叫仿生学。请大家想想,平时,我们看到的哪些仪器、机械和动物的特有本领有密切的联系?(如乌贼鱼──汽垫船;响尾蛇──空对空导弹;鱼──潜水艇……)
4、读写结合,仿写课文1、2、7、8自然段。来当一回小作家,从中选择潜水艇这一发明,仿照课文1、2、7、8自然段的写法,也来写一篇仿生学的小短文,按照“提出问题──揭开秘密──发明创造”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写,写得好的就投稿到我们的校刊上,好吗?(学生练写)
5、课外延伸: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会在生物的启示下将会越来越多的发明创造。课后,大家可以阅读12课中的《大自然的启示》一文,相信将会带给你更多的启发。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8篇)03-19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03-01
白鹅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9篇)03-15
《黄继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02-21
《匆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通用7篇)04-27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13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