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时间:2024-10-30 09:10:43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卡用眼技巧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很多朋友,经过标准训练,2—3天后一般可以保持残像15秒以上

  下面我们简单的讲解下,残像保持15秒以后的用眼技巧。

  黄卡用眼技巧一:(适合刚学习2—3天,残像残留时间10—20秒之间的朋友)

  1、首先打开你的黄卡图(或者打开有黄卡的书)

  将黄卡放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的地方

  呼吸调整:(平静心绪) 吸气(1、2、3、4),肚子鼓起来,吐气(5、6、7、8),肚子凹下去。要慢!

  注意:看黄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分心在呼吸上,要忘掉你正在调整呼吸

  2、看黄卡,看20秒左右,可以自己慢慢数1、2、3、4 ......30

  注意看的过程中不要转动你的视线, 尽量不要眨眼。可以盯住中间的圆看

  3、看完后,闭上眼睛,静静的什么也不想。

  注意看前面(注意是闭眼啊),看前面眼帘,看到了残像吧

  4、等到眼前的卡片消失,睁开眼睛,快速的用力眨几下眼睛(3—5次)。

  5、看完后,闭上眼睛,静静的什么也不想。注意看前面眼帘,残像再次出现了吧!

  6、等到眼前的卡片再次消失,睁开眼睛,看白纸或者墙面(浅色的都可以)

  这时就可以在纸上(墙面上),看到卡片的残像。

  纸上或墙上的残像消失后,重复训练 步骤2—6 要求残像至少保留25秒以上。

  自己20分钟看到3D图一层的经验分享

  其实很简单:打开3D图片,把显示器当做镜子,眼神刚好通过3D图的边沿 看镜子里面的东西(比如后面的柜子等等),如果注意力、眼神集中的话,不超过20s,你就会发现3D图里突然有东西悬起,然后试着把眼神焦点往3D图的中央移动,多试几次就完全可以了;我练习了20分钟,现在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第一层,立体感很强烈,但毕竟是刚开始,眼神初始定位感觉比较难找,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吧!同志们努力啊。

  顺便作以下引用:

  悬页其实是人眼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人如果闭着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观察事物,叫做单眼视辐,(两只眼就叫双眼视辐了,相对一只眼睛看东西,两只眼睛看更加具有深度感、距离感、立体感)。当我们调整两眼的视焦,也就是焦点,就会产生类似虚浮的影响(悬页),

  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试验:伸出两个食指,相对,两食指中间留一定的距离,眼睛看着着两个手指,当你的视焦在两个手指上时,看到中间是有分开的,再把视焦不要放在手指上,放在手指前面的物体上,你就会发现,虽然你的手指没有动,手指却连起来了,而且还有时是重叠的,(恭喜你悬页练成了,但是你觉得神秘吗,简单吧,呵呵)。让书本出现悬页也是同样的操作!

  我练黄卡的新感受

  练习黄卡到今天快两个 月了,我也想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来说说,共同促进。

  刚开始时连残像出现的时间也很短,大概只有几秒,慢慢时间长了,也清楚了,我是把黄卡做出打成数码样,所以比较方便,我一个贴在床头,一个贴在书桌后的墙上,同时把蓝卡也时刻准备着。

  我刚开始时比较杂,曼陀罗、黄卡、太极图、一心二用、自我催眠等,一股脑全上 右脑开发。除了第一天还感觉不错,后来就没什么感觉了,而且还要上班,有时时间确实不够,没什么进展。

  后来看大家的帖子有所启发,于是专攻黄卡。

  近来感觉既有进展又有一些停滞不前,因为我是把黄卡贴在墙上很方便,残像出现时不但圆圈清楚连底色也非常清晰,但这只是补色,能持续三四分钟左右,原色只是在刚闭眼时一晃而过,我想着时间长了原色自然会出现,可惜不遂人意,在看遍论坛上的帖子后发现在要更正方法,不能太过随其自然了,于是每次练习时就有意识地想(看)原色,并且加强了静坐练习、自我暗示,于是原色从无到有,从只是一闪而过到现在能够在脑海里显现几秒,真的是不容易啊!

  看到原色后,原色的练习不像残像那么容易,我从可以“看”到,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天了还是进展不大,而且图像也不太清楚,不像看残像那么清晰。因为原色一直不很清楚,没有很直观的图像,我又做了蓝卡,通过看蓝卡的残像对黄卡有了非常直观的感觉,也就这样看原色才有了一些进展。

  可惜还是不够呀!今天有些烦燥,对黄卡、对七田真有了一些怀疑。

  但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在看卡的时候还是和平时一样,不同的是我发现(一般情况下我都是盘脚以打坐的形式练习黄卡)有时单纯打坐很难入静,而看看黄卡会快一些入静。

  今天更是如此。

  正常情况三十分钟能入静就不错了,有时一个小时还入不了静,今天不同,在练习黄卡后大概只有几分钟吧,我就入静了,而且效果非常棒,基本上感觉不到外界的事物,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舒服,眼前一片光明,很多图像在眼前闪过,比看电视还清楚,你别说,还真有两扇像窗户似的东西打开着。

  时间并没有维持多久,也许十分钟,也许几十秒。我不知道。

  我觉得真是可笑,我反复听自己录入的七田真诱导词也没有这种效果,就在我都有些动摇的时候却又有了反应,我都不知该说什么了!不过静下心来我还是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还是那句话,我相信我一定行!

  黄卡训练有5个阶段

  速读训练:曼陀罗卡片训练

  速读训练:曼陀罗卡片训练

  最后我们用曼陀罗卡片来进行残像训练。所谓的曼陀罗训练就是紧盯着曼陀罗卡片,记住每个曼陀罗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在记忆里再现的一种训练方法。如果紧盯着曼陀罗卡片看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就能够在想象里面栩栩如生地再现曼陀罗的颜色和形状,这就证明你的右脑想象能力已经被开开启了。如果继续做这种练习的话,很自然地就能开发出你的右脑想象能力。

  下面是曼陀罗卡片练习的具体操作方法:

  (1)请连续盯着曼陀罗卡片;

  (2)看5秒后闭眼5秒,同时暗示自己在闭眼睛时让图像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眼前。睁开眼后,看卡片背面的黑白曼陀罗图像,并将它颜色回忆出来;

  (3)训练的关键是要持续不断,至少也要用3个月,这种方法能激活右脑。

  照相记忆促进创造力

  开发了右脑的孩子和成人,普遍感觉“能想出好点子”了,脑中有很多源源不断的创意,非常惊诧自己怎么突然这么有创造力。照相记忆促进了创造力,为什么呢?

  大脑的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

  爱因斯坦的思考就是左脑和右脑并用的。他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后,我要花很大的力气把它们转化成语言。”

  右脑照相记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记入右脑的。使用照相记忆时,资料转换为活跃的、跳动的形象在脑中重新进行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把那些储藏着的、被认为毫无关系的图像信息联系起来。这种并无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设想也就越新奇,大脑的创造力也就越强。

  创造力不是创造出信息,而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一旦右脑本身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有左脑很好的配合,就会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用右脑照相记忆进行记忆的人,也因此有更大的可能发挥右脑独特的创造能力。

  完全解读右脑中阶训练

  首先要介绍上次说的训练项目,又些人除了黄卡,其他好象都不知道是什么,首先建议大家别急着训练,先看看7田真的书,右脑论坛那有下载,书上都说了很清楚的

  我的训练卡片都是 我买了一本,里面配的卡图,当然卡图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下载"黄卡辅助训练"软件,里面有那些训练,但是要电脑才能训练。

  开始进入正题。

  首先,建议大家做下进入右脑状态的训练,什么呼吸啊,冥想啊,听a脑波音乐啊,想象啊,论坛上都有很多,反正就是调整好状态。

  首先先为刚开始训练的人做点思想工作。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建议大家直接进入主流练习,(例如打算看到原色什么的)

  其实往往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基础练习,

  什么是基础练习,就是3个词,静心,稳定,专注

  有些人觉得静心是废话,但是这个绝对是重点,

  因为练过这些练习的人都知道,心静不下来,不进入状态,练习非常困难,也非常没有效果。

  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没有东西干扰到自己的地方练习,心情不能浮躁,上面说到的进入右脑状态的练习,其实也有静心的效果,任何高效率的学习,记忆,都离不开静心。

  第2,稳

  所谓的稳,就是练习残像时,看卡片的眼神要稳,绝对不能抖,变焦距,眨眼等,否则,会影响到闭眼后看到残像的质量,因而影响"主流练习"。要做到稳定,其实也是需要一定训练的,因而刚开始训练残像练习的人,先别在意主流练习,先练好稳定,练好稳定,同时也是锻炼一个人注意力,练多了"稳定",人的"主动性注意力也会增加,也就是主动集中注意力到自己想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强迫自己注意课本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

  相反被动注意力就是 你看电影小说这些比较有趣的东西,集中力很自然的就被集中了。可学习嘛,不得不靠"主动性注意力"

  第3,专注

  其实专注和第2中提到的集中注意力也差不多,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心很静,看得也够稳的,但说白了你可能在看着走神,因为练习毕竟枯燥,有时看着看着就走神了,走神时,当然看能满足静心,眼睛也够稳的(发呆的人都是看着一个地方眼睛一动不动的),所以要在稳的基础上做到专注,在专注的基础上做到稳。

  上面说的都是看着卡片时的要求,闭眼时也有类似的要求,一开始练习闭上眼眼睛容易很紧蹦,会很累,有时振下振下的,或闭眼时眼睛不自然的调整"焦距",(就是闭着眼去收缩眼球或乱动眼球)或者眼睛一动,残像就动了,然后眼睛又跟着残像动要动去,或者残像时隐时现 右脑开发。等等等等。一开始都会出现类似的诸多问题,请大家别着急,别急于求成一味想着"主流练习",要先做好我所说的"基础练习",闭上眼后放松自己眼睛,别乱动乱抖,闭着眼也要做到"静心,稳,专著"。只有先抓好基础,才是对后面正常练习的最大好处。

  想练好上面的"基础练习",先用3色卡练,最简单,再用几何卡,比较难。(其实这两个练习本意不是开发右脑,而是进入适合右脑的状态,让自己精神集中,说白了,就是训练右脑的基础)

  七田右脑潜能开发训练课程

  右脑训练步骤:

  一、视觉卡片训练 1、黄卡 2、三色卡 3、曼陀螺卡

  二、想象力训练

  ESP感觉训练(即指睁开眼睛进行想象并在眼前产生清晰心像,而非广义的ESP概念)

  三、视野训练

  (不包括黑点&3D)这个是关键,也最难练,如果这个不过关前面视觉训练里面的曼陀螺卡也没法过关。

  注意:以上三种训练同时训练,而第一项视觉训练里面的三项则按顺序过关后再进入下一项。

  其他训练的说明:

  1。 其他卡片(如右脑训练营,太极图等

  2。 1000图训练

  3。 黑点&3D训练

  4。 气味视觉训练

  5。 直觉图像训练

  6。 挂钩记忆

  7。 “只管朗读”法

  8。速听

  常见问题:

  1、 为什么我训练黄卡这么久都还是看不到原色呢?

  答:这个更多是训练量不够和训练时间过于分散导致的,另外,训练时可以稍加暗示(比如反复用语言暗示自己前方有一个蓝点)以及尽量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2、 黄卡是看出来的还是想象出来的?

  答: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心象的形成是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即外界刺激和自我想象,前者指全现心象,也就是闭眼后100%重现物象的能力,而后者指闭眼后自由创造清晰心像的能力,这比前者更高级。所以,其实黄卡是看出来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至于我们训练时作出的暗示(注意是语言上的暗示,而不是心理上的暗示)只是为了提升注意力而不是为了想象。

  3、 曼陀罗是怎么训练的?

  答:不用按书上的方法做填色,其实看一眼曼陀罗图片再闭眼后能够产生全现心象就OK了,不过前提是你的视野首先得练好,不然你会发现怎么也产生不了完整的清晰心象。

  4、3D图是怎么训练的?为什么用看3D图的方法看书会出现字重叠的现象,怎么解决?

  答:3D图采用平行法来看,就是通过增大左右眼的瞳孔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瞳距来实现的,关键点是尽量让焦点发散,而不要集中到一点上,如果长时间训练后还无法看出来,可以考虑先放一放,因为往后当你做ESP训练的时双眼自然就会处于这种开放式聚焦的状态下,当然这跟3D眼还是有点区别,但那也只是眼肌调节的幅度上的不同而已,3D眼对眼肌调节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长时间训练会觉得眼睛很累。至于字重叠的问题,我想这个主要跟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应该是通过作视野扩大训练来解决而不是继续作3D练习,而且在实际作波动速读的过程中并不需要3D眼那样大的眼肌调节的幅度,使用3D眼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一种对阅读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至于变大变清晰倒是其次,当然这(指字变大变清晰)有助于加快信息进入大脑的速度,在视野没有取得突破的时候强硬的上3D眼来阅读而只会导致重叠和大量的盲点,这不但没有加快信息摄取的速度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实在得不偿失,所以过度的3D眼训练反而会不利于将来实现波动速读。

  5。 什么是ESP?怎么进行ESP训练?

  答:广义的ESP指的是包括想象力、透视力、预知力等一系列超感官能力的总称,而我这里所讲的ESP训练仅仅只是指想象力训练,就是在睁开眼睛的情况下进行想象力训练,比如说刚看过的一部电影在眼前重现一次,当重现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渐渐从眼前的意识视觉中抽离出来(想象一下自己发呆的情景吧),而慢慢进入到自己内心的潜意识视觉里面来,训练状态好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正在看电影一样。 ESP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潜意识无比靠近自己的意识,让自己瞬间进入到右脑状态中,通过ESP训练我们就能够很容易的引导出潜藏在潜意识里面的记忆了,这时候照相记忆&波动速读就随手可得了,所以说ESP训练是整个训练的核心也就不为过了。还有一点要提的是,我们并不一定要通过卡片训练获得全现心像力后才开始ESP训练,ESP训练跟全现心像没有绝对关系,当然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比如象本人在通过训练获得全现心像之前就已经具备ESP能力,只是在获得全现心像能力后ESP的图像更为清晰和真实而已。

  6。怎么进入右脑状态?

  答:其实上面的问题与答案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进入右脑的公式就是放松然后想象,通过ESP训练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入到右脑状态了,另外,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个潜能开发机,有人说用脑波发生器软件就可以了,那就错了,那是因为你没有使用过的原因又或者你使用的只是低档产品而已,虽然说原理上一样的,但是实际效果差好远的,如果将来第二代产品全面采用视觉分离和听觉分频技术那就更加牛了,说了这么多,结论是——不推荐使用,因为就像吃药一样会产生依赖。

  7、照相记忆的效果到底如何?

  答:照相记忆其实就是右脑式的机械记忆,把记忆的内容当成是图片存入到右脑中,当需要的时候再图片拿出来,而且100%正确所以细节毫无遗漏,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不过要通过很大量很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算你好不容易获得了ESP能力但还没有进行过超大量的记忆训练,这时候你会发现当你雄心勃勃兴奋无比的扫了一眼内容而自以为胜券在握眼光所到之处尽收右脑巨细无遗之时,原来脑子里没有图片有的只是碎片,连忙大叫:“还不出来还不出来”,使劲的敲脑袋,砰砰砰,结果图片真的出现了,问题是图片没办法消失了……医生叽叽咕咕着:这家伙有病啊,居然上门来要求切除右脑。言归正传,初期的照相记忆只能通过多次的反复阅读来记忆,多次?没错是多次,但一般不会超过五次,如果你还不满意的话那我也没有办法了,因为这比起左脑记忆来已经是厉害很多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遗忘率实在是低的恐怖。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在练习挂钩记忆,但客观的说,除了记忆大量顺序性的内容,我不觉得挂钩记忆有任何优势,你可以说你现在的挂钩记忆用起来比我的照相记忆强,但那只是人和人的差别并不是方法上的差别造成的,就像拼音输入和五笔输入法的区别,你的拼音输入快过我的五笔输入并不代表拼音输入法就快过五笔输入法。

  8、波动速读与影像速读的联系与区别?

  答:波动速读和影像速读使用了潜意识系统,区别是前者还让左脑的意识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而后者则完全屏蔽了左脑意识完全交给潜意识单干,所以这也造成了两者用眼方式上的区别,虽然两者同样要求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但前者是在对阅读内容尽可能清晰的前提下提出的,而后者则恰好相反,虽然不是说越模糊越好,但绝对不能是清晰可读的,否则就可能屏蔽不了左脑意识了。另外,由于上面提到的第一点区别也同时导致第二点区别就是对视野的要求,前者要求近乎苛刻,而后者就几乎没有这样子的要求了,在这点上,对右脑的要求也是同样如是,这也导致了影像速读可以拿起来就用,而波动速读就必须通过大量艰难的训练才可以进行。

  所以,波动速读即使即时活化,而影像速读就是事后活化,于是这就造成了两者在效率效果上的巨大差别,前者只需按从超高速到一般稍快的速度的次序来回几次翻书,就可以理解书本内容了,感觉就像做一次思维拼图游戏而已,而后者就不知道要活化多少次才能理解了,呵呵。

  9、如何消除音读现象?

  答:要完全消除音读的冲动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消除音读现象却是可行的,因为当你掌握了波动速读以后,意味着你的思考方式已经从语言转向了图像了,而且在超高速阅读下只有通过图像与意念才能理解阅读内容,这时候就几乎不存在音读现象了。

  黄卡用眼训练

  1、黄卡训练就是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心像——也就是激发出内视觉。把这个目的叫作右脑的视觉活化,通过这种视觉活化而看到精神层面的视觉实相。在超意识ESP训练班,以黄卡作为提升学员视觉化的辅助训练手段。

  2、将黄卡放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的地方,凝神30秒,然后闭上眼睛,眼前出现残像。再凝神30秒后迅速拿开卡片,将视线移到一张白色纸上,这时会在折色纸片上看到残像。凝神残像。开始时残像大约维持20-30秒就消失了。随着训练的次数的增多,残像保持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七八十秒钟,有的人甚至可能维持大约3分钟。将残像维持在眼前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凝神黄卡时,尽量不要眨眼。看到的残像会发生如下变化。起初,残像是蓝色纸上出现黄色圆形的补色。不断进行残像训练,残像留存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看到的将不再是补色,而是原色。有些人从一开始就能够看到原色。这不是因为这些人有什么奇特,而是因为想象力非常好,所以可以放心。如果看到的残像是原来的颜色,此时的描绘想象图像的力量就已经被激活了。即使不看黄卡,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看到想看的彩色圆形,所以要坚持训练,不要半途而废。在下一阶段中,将能够自由改变最初出现的残像的颜色和形状。蓝色变黄色,形状也可以从圆形变成形、星形等,随心所欲。自己练习。再下一阶段,将能够自发地看到想象图像。闭上眼睛发动意识,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像。在这一阶段中,想让自己也出现在想像图像中就能够让自己出现。如果能够到达这个水平就大功告成了。想象考试得了100分的自己,想象在足球比赛中射球入门的自己,这一切就都能变成现实。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相关文章:

文案撰写的技巧总结11-16

总结10采购技巧03-20

坡道定点的技巧总结03-19

捕捉强庄股的技巧总结02-22

酒店酒水推销的技巧总结03-28

写作技巧各种总结03-20

老司机总结的开车省油技巧03-19

弯道行车技巧总结03-19

计算机常用小技巧总结12-20

说话的技巧08-18

用户协议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黄卡用眼技巧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

  很多朋友,经过标准训练,2—3天后一般可以保持残像15秒以上

  下面我们简单的讲解下,残像保持15秒以后的用眼技巧。

  黄卡用眼技巧一:(适合刚学习2—3天,残像残留时间10—20秒之间的朋友)

  1、首先打开你的黄卡图(或者打开有黄卡的书)

  将黄卡放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的地方

  呼吸调整:(平静心绪) 吸气(1、2、3、4),肚子鼓起来,吐气(5、6、7、8),肚子凹下去。要慢!

  注意:看黄卡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分心在呼吸上,要忘掉你正在调整呼吸

  2、看黄卡,看20秒左右,可以自己慢慢数1、2、3、4 ......30

  注意看的过程中不要转动你的视线, 尽量不要眨眼。可以盯住中间的圆看

  3、看完后,闭上眼睛,静静的什么也不想。

  注意看前面(注意是闭眼啊),看前面眼帘,看到了残像吧

  4、等到眼前的卡片消失,睁开眼睛,快速的用力眨几下眼睛(3—5次)。

  5、看完后,闭上眼睛,静静的什么也不想。注意看前面眼帘,残像再次出现了吧!

  6、等到眼前的卡片再次消失,睁开眼睛,看白纸或者墙面(浅色的都可以)

  这时就可以在纸上(墙面上),看到卡片的残像。

  纸上或墙上的残像消失后,重复训练 步骤2—6 要求残像至少保留25秒以上。

  自己20分钟看到3D图一层的经验分享

  其实很简单:打开3D图片,把显示器当做镜子,眼神刚好通过3D图的边沿 看镜子里面的东西(比如后面的柜子等等),如果注意力、眼神集中的话,不超过20s,你就会发现3D图里突然有东西悬起,然后试着把眼神焦点往3D图的中央移动,多试几次就完全可以了;我练习了20分钟,现在已经能够清楚的看到第一层,立体感很强烈,但毕竟是刚开始,眼神初始定位感觉比较难找,可能还需要更多的训练吧!同志们努力啊。

  顺便作以下引用:

  悬页其实是人眼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人如果闭着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观察事物,叫做单眼视辐,(两只眼就叫双眼视辐了,相对一只眼睛看东西,两只眼睛看更加具有深度感、距离感、立体感)。当我们调整两眼的视焦,也就是焦点,就会产生类似虚浮的影响(悬页),

  有兴趣的话可以做个试验:伸出两个食指,相对,两食指中间留一定的距离,眼睛看着着两个手指,当你的视焦在两个手指上时,看到中间是有分开的,再把视焦不要放在手指上,放在手指前面的物体上,你就会发现,虽然你的手指没有动,手指却连起来了,而且还有时是重叠的,(恭喜你悬页练成了,但是你觉得神秘吗,简单吧,呵呵)。让书本出现悬页也是同样的操作!

  我练黄卡的新感受

  练习黄卡到今天快两个 月了,我也想谈谈我的一些感受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也请大家来说说,共同促进。

  刚开始时连残像出现的时间也很短,大概只有几秒,慢慢时间长了,也清楚了,我是把黄卡做出打成数码样,所以比较方便,我一个贴在床头,一个贴在书桌后的墙上,同时把蓝卡也时刻准备着。

  我刚开始时比较杂,曼陀罗、黄卡、太极图、一心二用、自我催眠等,一股脑全上 右脑开发。除了第一天还感觉不错,后来就没什么感觉了,而且还要上班,有时时间确实不够,没什么进展。

  后来看大家的帖子有所启发,于是专攻黄卡。

  近来感觉既有进展又有一些停滞不前,因为我是把黄卡贴在墙上很方便,残像出现时不但圆圈清楚连底色也非常清晰,但这只是补色,能持续三四分钟左右,原色只是在刚闭眼时一晃而过,我想着时间长了原色自然会出现,可惜不遂人意,在看遍论坛上的帖子后发现在要更正方法,不能太过随其自然了,于是每次练习时就有意识地想(看)原色,并且加强了静坐练习、自我暗示,于是原色从无到有,从只是一闪而过到现在能够在脑海里显现几秒,真的是不容易啊!

  看到原色后,原色的练习不像残像那么容易,我从可以“看”到,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天了还是进展不大,而且图像也不太清楚,不像看残像那么清晰。因为原色一直不很清楚,没有很直观的图像,我又做了蓝卡,通过看蓝卡的残像对黄卡有了非常直观的感觉,也就这样看原色才有了一些进展。

  可惜还是不够呀!今天有些烦燥,对黄卡、对七田真有了一些怀疑。

  但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在看卡的时候还是和平时一样,不同的是我发现(一般情况下我都是盘脚以打坐的形式练习黄卡)有时单纯打坐很难入静,而看看黄卡会快一些入静。

  今天更是如此。

  正常情况三十分钟能入静就不错了,有时一个小时还入不了静,今天不同,在练习黄卡后大概只有几分钟吧,我就入静了,而且效果非常棒,基本上感觉不到外界的事物,浑身有种说不出的舒服,眼前一片光明,很多图像在眼前闪过,比看电视还清楚,你别说,还真有两扇像窗户似的东西打开着。

  时间并没有维持多久,也许十分钟,也许几十秒。我不知道。

  我觉得真是可笑,我反复听自己录入的七田真诱导词也没有这种效果,就在我都有些动摇的时候却又有了反应,我都不知该说什么了!不过静下心来我还是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还是那句话,我相信我一定行!

  黄卡训练有5个阶段

  速读训练:曼陀罗卡片训练

  速读训练:曼陀罗卡片训练

  最后我们用曼陀罗卡片来进行残像训练。所谓的曼陀罗训练就是紧盯着曼陀罗卡片,记住每个曼陀罗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在记忆里再现的一种训练方法。如果紧盯着曼陀罗卡片看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就能够在想象里面栩栩如生地再现曼陀罗的颜色和形状,这就证明你的右脑想象能力已经被开开启了。如果继续做这种练习的话,很自然地就能开发出你的右脑想象能力。

  下面是曼陀罗卡片练习的具体操作方法:

  (1)请连续盯着曼陀罗卡片;

  (2)看5秒后闭眼5秒,同时暗示自己在闭眼睛时让图像尽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眼前。睁开眼后,看卡片背面的黑白曼陀罗图像,并将它颜色回忆出来;

  (3)训练的关键是要持续不断,至少也要用3个月,这种方法能激活右脑。

  照相记忆促进创造力

  开发了右脑的孩子和成人,普遍感觉“能想出好点子”了,脑中有很多源源不断的创意,非常惊诧自己怎么突然这么有创造力。照相记忆促进了创造力,为什么呢?

  大脑的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

  爱因斯坦的思考就是左脑和右脑并用的。他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后,我要花很大的力气把它们转化成语言。”

  右脑照相记忆与照相机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记入右脑的。使用照相记忆时,资料转换为活跃的、跳动的形象在脑中重新进行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把那些储藏着的、被认为毫无关系的图像信息联系起来。这种并无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他们联系起来的设想也就越新奇,大脑的创造力也就越强。

  创造力不是创造出信息,而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再加工。一旦右脑本身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有左脑很好的配合,就会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用右脑照相记忆进行记忆的人,也因此有更大的可能发挥右脑独特的创造能力。

  完全解读右脑中阶训练

  首先要介绍上次说的训练项目,又些人除了黄卡,其他好象都不知道是什么,首先建议大家别急着训练,先看看7田真的书,右脑论坛那有下载,书上都说了很清楚的

  我的训练卡片都是 我买了一本,里面配的卡图,当然卡图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下载"黄卡辅助训练"软件,里面有那些训练,但是要电脑才能训练。

  开始进入正题。

  首先,建议大家做下进入右脑状态的训练,什么呼吸啊,冥想啊,听a脑波音乐啊,想象啊,论坛上都有很多,反正就是调整好状态。

  首先先为刚开始训练的人做点思想工作。

  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不建议大家直接进入主流练习,(例如打算看到原色什么的)

  其实往往更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是基础练习,

  什么是基础练习,就是3个词,静心,稳定,专注

  有些人觉得静心是废话,但是这个绝对是重点,

  因为练过这些练习的人都知道,心静不下来,不进入状态,练习非常困难,也非常没有效果。

  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没有东西干扰到自己的地方练习,心情不能浮躁,上面说到的进入右脑状态的练习,其实也有静心的效果,任何高效率的学习,记忆,都离不开静心。

  第2,稳

  所谓的稳,就是练习残像时,看卡片的眼神要稳,绝对不能抖,变焦距,眨眼等,否则,会影响到闭眼后看到残像的质量,因而影响"主流练习"。要做到稳定,其实也是需要一定训练的,因而刚开始训练残像练习的人,先别在意主流练习,先练好稳定,练好稳定,同时也是锻炼一个人注意力,练多了"稳定",人的"主动性注意力也会增加,也就是主动集中注意力到自己想要注意的地方,例如强迫自己注意课本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

  相反被动注意力就是 你看电影小说这些比较有趣的东西,集中力很自然的就被集中了。可学习嘛,不得不靠"主动性注意力"

  第3,专注

  其实专注和第2中提到的集中注意力也差不多,但是很多时候往往心很静,看得也够稳的,但说白了你可能在看着走神,因为练习毕竟枯燥,有时看着看着就走神了,走神时,当然看能满足静心,眼睛也够稳的(发呆的人都是看着一个地方眼睛一动不动的),所以要在稳的基础上做到专注,在专注的基础上做到稳。

  上面说的都是看着卡片时的要求,闭眼时也有类似的要求,一开始练习闭上眼眼睛容易很紧蹦,会很累,有时振下振下的,或闭眼时眼睛不自然的调整"焦距",(就是闭着眼去收缩眼球或乱动眼球)或者眼睛一动,残像就动了,然后眼睛又跟着残像动要动去,或者残像时隐时现 右脑开发。等等等等。一开始都会出现类似的诸多问题,请大家别着急,别急于求成一味想着"主流练习",要先做好我所说的"基础练习",闭上眼后放松自己眼睛,别乱动乱抖,闭着眼也要做到"静心,稳,专著"。只有先抓好基础,才是对后面正常练习的最大好处。

  想练好上面的"基础练习",先用3色卡练,最简单,再用几何卡,比较难。(其实这两个练习本意不是开发右脑,而是进入适合右脑的状态,让自己精神集中,说白了,就是训练右脑的基础)

  七田右脑潜能开发训练课程

  右脑训练步骤:

  一、视觉卡片训练 1、黄卡 2、三色卡 3、曼陀螺卡

  二、想象力训练

  ESP感觉训练(即指睁开眼睛进行想象并在眼前产生清晰心像,而非广义的ESP概念)

  三、视野训练

  (不包括黑点&3D)这个是关键,也最难练,如果这个不过关前面视觉训练里面的曼陀螺卡也没法过关。

  注意:以上三种训练同时训练,而第一项视觉训练里面的三项则按顺序过关后再进入下一项。

  其他训练的说明:

  1。 其他卡片(如右脑训练营,太极图等

  2。 1000图训练

  3。 黑点&3D训练

  4。 气味视觉训练

  5。 直觉图像训练

  6。 挂钩记忆

  7。 “只管朗读”法

  8。速听

  常见问题:

  1、 为什么我训练黄卡这么久都还是看不到原色呢?

  答:这个更多是训练量不够和训练时间过于分散导致的,另外,训练时可以稍加暗示(比如反复用语言暗示自己前方有一个蓝点)以及尽量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

  2、 黄卡是看出来的还是想象出来的?

  答: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心象的形成是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即外界刺激和自我想象,前者指全现心象,也就是闭眼后100%重现物象的能力,而后者指闭眼后自由创造清晰心像的能力,这比前者更高级。所以,其实黄卡是看出来的而不是想象出来的,至于我们训练时作出的暗示(注意是语言上的暗示,而不是心理上的暗示)只是为了提升注意力而不是为了想象。

  3、 曼陀罗是怎么训练的?

  答:不用按书上的方法做填色,其实看一眼曼陀罗图片再闭眼后能够产生全现心象就OK了,不过前提是你的视野首先得练好,不然你会发现怎么也产生不了完整的清晰心象。

  4、3D图是怎么训练的?为什么用看3D图的方法看书会出现字重叠的现象,怎么解决?

  答:3D图采用平行法来看,就是通过增大左右眼的瞳孔之间的距离,也就是瞳距来实现的,关键点是尽量让焦点发散,而不要集中到一点上,如果长时间训练后还无法看出来,可以考虑先放一放,因为往后当你做ESP训练的时双眼自然就会处于这种开放式聚焦的状态下,当然这跟3D眼还是有点区别,但那也只是眼肌调节的幅度上的不同而已,3D眼对眼肌调节的幅度更大一些所以长时间训练会觉得眼睛很累。至于字重叠的问题,我想这个主要跟视野不够开阔有关,应该是通过作视野扩大训练来解决而不是继续作3D练习,而且在实际作波动速读的过程中并不需要3D眼那样大的眼肌调节的幅度,使用3D眼的目的主要是掌握一种对阅读内容整体把握的能力,至于变大变清晰倒是其次,当然这(指字变大变清晰)有助于加快信息进入大脑的速度,在视野没有取得突破的时候强硬的上3D眼来阅读而只会导致重叠和大量的盲点,这不但没有加快信息摄取的速度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实在得不偿失,所以过度的3D眼训练反而会不利于将来实现波动速读。

  5。 什么是ESP?怎么进行ESP训练?

  答:广义的ESP指的是包括想象力、透视力、预知力等一系列超感官能力的总称,而我这里所讲的ESP训练仅仅只是指想象力训练,就是在睁开眼睛的情况下进行想象力训练,比如说刚看过的一部电影在眼前重现一次,当重现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渐渐从眼前的意识视觉中抽离出来(想象一下自己发呆的情景吧),而慢慢进入到自己内心的潜意识视觉里面来,训练状态好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正在看电影一样。 ESP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潜意识无比靠近自己的意识,让自己瞬间进入到右脑状态中,通过ESP训练我们就能够很容易的引导出潜藏在潜意识里面的记忆了,这时候照相记忆&波动速读就随手可得了,所以说ESP训练是整个训练的核心也就不为过了。还有一点要提的是,我们并不一定要通过卡片训练获得全现心像力后才开始ESP训练,ESP训练跟全现心像没有绝对关系,当然它们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比如象本人在通过训练获得全现心像之前就已经具备ESP能力,只是在获得全现心像能力后ESP的图像更为清晰和真实而已。

  6。怎么进入右脑状态?

  答:其实上面的问题与答案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了,进入右脑的公式就是放松然后想象,通过ESP训练就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入到右脑状态了,另外,有条件的话可以买个潜能开发机,有人说用脑波发生器软件就可以了,那就错了,那是因为你没有使用过的原因又或者你使用的只是低档产品而已,虽然说原理上一样的,但是实际效果差好远的,如果将来第二代产品全面采用视觉分离和听觉分频技术那就更加牛了,说了这么多,结论是——不推荐使用,因为就像吃药一样会产生依赖。

  7、照相记忆的效果到底如何?

  答:照相记忆其实就是右脑式的机械记忆,把记忆的内容当成是图片存入到右脑中,当需要的时候再图片拿出来,而且100%正确所以细节毫无遗漏,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是的,就是这么简单,不过要通过很大量很大量的训练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算你好不容易获得了ESP能力但还没有进行过超大量的记忆训练,这时候你会发现当你雄心勃勃兴奋无比的扫了一眼内容而自以为胜券在握眼光所到之处尽收右脑巨细无遗之时,原来脑子里没有图片有的只是碎片,连忙大叫:“还不出来还不出来”,使劲的敲脑袋,砰砰砰,结果图片真的出现了,问题是图片没办法消失了……医生叽叽咕咕着:这家伙有病啊,居然上门来要求切除右脑。言归正传,初期的照相记忆只能通过多次的反复阅读来记忆,多次?没错是多次,但一般不会超过五次,如果你还不满意的话那我也没有办法了,因为这比起左脑记忆来已经是厉害很多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遗忘率实在是低的恐怖。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在练习挂钩记忆,但客观的说,除了记忆大量顺序性的内容,我不觉得挂钩记忆有任何优势,你可以说你现在的挂钩记忆用起来比我的照相记忆强,但那只是人和人的差别并不是方法上的差别造成的,就像拼音输入和五笔输入法的区别,你的拼音输入快过我的五笔输入并不代表拼音输入法就快过五笔输入法。

  8、波动速读与影像速读的联系与区别?

  答:波动速读和影像速读使用了潜意识系统,区别是前者还让左脑的意识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而后者则完全屏蔽了左脑意识完全交给潜意识单干,所以这也造成了两者用眼方式上的区别,虽然两者同样要求对阅读内容的整体把握,但前者是在对阅读内容尽可能清晰的前提下提出的,而后者则恰好相反,虽然不是说越模糊越好,但绝对不能是清晰可读的,否则就可能屏蔽不了左脑意识了。另外,由于上面提到的第一点区别也同时导致第二点区别就是对视野的要求,前者要求近乎苛刻,而后者就几乎没有这样子的要求了,在这点上,对右脑的要求也是同样如是,这也导致了影像速读可以拿起来就用,而波动速读就必须通过大量艰难的训练才可以进行。

  所以,波动速读即使即时活化,而影像速读就是事后活化,于是这就造成了两者在效率效果上的巨大差别,前者只需按从超高速到一般稍快的速度的次序来回几次翻书,就可以理解书本内容了,感觉就像做一次思维拼图游戏而已,而后者就不知道要活化多少次才能理解了,呵呵。

  9、如何消除音读现象?

  答:要完全消除音读的冲动是几乎不可能的,但消除音读现象却是可行的,因为当你掌握了波动速读以后,意味着你的思考方式已经从语言转向了图像了,而且在超高速阅读下只有通过图像与意念才能理解阅读内容,这时候就几乎不存在音读现象了。

  黄卡用眼训练

  1、黄卡训练就是为了能够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心像——也就是激发出内视觉。把这个目的叫作右脑的视觉活化,通过这种视觉活化而看到精神层面的视觉实相。在超意识ESP训练班,以黄卡作为提升学员视觉化的辅助训练手段。

  2、将黄卡放在距离眼睛30-40厘米的地方,凝神30秒,然后闭上眼睛,眼前出现残像。再凝神30秒后迅速拿开卡片,将视线移到一张白色纸上,这时会在折色纸片上看到残像。凝神残像。开始时残像大约维持20-30秒就消失了。随着训练的次数的增多,残像保持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七八十秒钟,有的人甚至可能维持大约3分钟。将残像维持在眼前的时间尽可能延长。凝神黄卡时,尽量不要眨眼。看到的残像会发生如下变化。起初,残像是蓝色纸上出现黄色圆形的补色。不断进行残像训练,残像留存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看到的将不再是补色,而是原色。有些人从一开始就能够看到原色。这不是因为这些人有什么奇特,而是因为想象力非常好,所以可以放心。如果看到的残像是原来的颜色,此时的描绘想象图像的力量就已经被激活了。即使不看黄卡,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看到想看的彩色圆形,所以要坚持训练,不要半途而废。在下一阶段中,将能够自由改变最初出现的残像的颜色和形状。蓝色变黄色,形状也可以从圆形变成形、星形等,随心所欲。自己练习。再下一阶段,将能够自发地看到想象图像。闭上眼睛发动意识,就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图像。在这一阶段中,想让自己也出现在想像图像中就能够让自己出现。如果能够到达这个水平就大功告成了。想象考试得了100分的自己,想象在足球比赛中射球入门的自己,这一切就都能变成现实。

【黄卡用眼技巧总结】相关文章:

文案撰写的技巧总结11-16

总结10采购技巧03-20

坡道定点的技巧总结03-19

捕捉强庄股的技巧总结02-22

酒店酒水推销的技巧总结03-28

写作技巧各种总结03-20

老司机总结的开车省油技巧03-19

弯道行车技巧总结03-19

计算机常用小技巧总结12-20

说话的技巧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