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04 13:51:18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但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游戏激趣,在玩中循序渐进、大有收获。

  这节课我力图通过为较难的知识陡坡搭建阶梯,使学生学有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文字描述和符号表示,如零下2℃和-2℃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零下2℃是文字描述,而-2℃是将文字符号化、简明化,体现了数学的特点,同时2℃可以用来表示比0℃高2℃,那么比0℃低2℃用什么表示?这样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负数的必要性,也更加鲜明的体会了正、负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课程的教学反思03-20

新的课程改革之教学反思03-20

《枣核》的课程教学反思(精选9篇)07-03

《我要的是葫芦》课程教学反思(精选11篇)11-27

《不退位减》课程教学反思(通用7篇)09-24

《认识千克》课程教学反思(通用10篇)10-16

《散落的钞票》教学课程设计03-26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课程教学后的反思(通用10篇)06-08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程教学的教后反思(精选10篇)04-19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

用户协议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知识只有是来自于生活中的才会有灵性和活力。但生活中的数学往往只出现其最后的结果,而隐藏其本质的属性,因此,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将生活化常识转变为数学化知识,挖掘其数学本质。本课力图从温度中的正、负数入手,借助温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正负数的意义,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奠定基础。

  1、从直观到抽象,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时获得发展的时期。中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抽象逻辑思维获得较大的发展,但学生一般还不能完全依靠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考,往往还需要具体的形象思维的支持。

  在突破本课难点比较零下温度的高低之前,就借助了具体形象的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度的高低。

  在我和学生一同认识了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之后,将教材上呈现的两个温度计上的温度成为比较温度高低的很好的切入口,有的学生借助了温度计上水银柱的高低来直观形象的辨别温度的高低,有的对温度高低的判断有了比较抽象的想法。

  2、游戏激趣,在玩中循序渐进、大有收获。

  这节课我力图通过为较难的知识陡坡搭建阶梯,使学生学有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比较文字描述和符号表示,如零下2℃和-2℃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零下2℃是文字描述,而-2℃是将文字符号化、简明化,体现了数学的特点,同时2℃可以用来表示比0℃高2℃,那么比0℃低2℃用什么表示?这样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负数的必要性,也更加鲜明的体会了正、负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

【《温度》课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课程的教学反思03-20

新的课程改革之教学反思03-20

《枣核》的课程教学反思(精选9篇)07-03

《我要的是葫芦》课程教学反思(精选11篇)11-27

《不退位减》课程教学反思(通用7篇)09-24

《认识千克》课程教学反思(通用10篇)10-16

《散落的钞票》教学课程设计03-26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课程教学后的反思(通用10篇)06-08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课程教学的教后反思(精选10篇)04-19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